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新年     
正树,又添了一圈年轮。那密密的圈圈,向风,向雨,诉说着又一个逝去的故事;为枝,为叶,编织着又一个即将到来的繁茂与昌盛。人,又送走了一年四季。是春的缠绵,把她交给梦中的情人;是夏的热情,把她揉进平凡的工作;是秋的成熟,把她展示在岁月的橱窗;是冬的洁白,把她谱写成一首辞旧迎新的诗行。  相似文献   

2.
每天上班往返近40km的我,很羡慕那些家离单位近的人,觉得那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好朋友朵朵就是我羡慕的人之一,最近她却做了一件让我意外的事,在距单位近40km远的地方又买了一套房子,并且说要住那儿。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为了享受生活。还眉飞色舞地描述了新房子的小区环境:除了没有露天游泳池,跟三亚没什么区别了。我说太远了吧?  相似文献   

3.
徐博英  薄荷 《家用汽车》2009,(12):150-153
李女士是某集团公司的市场销售经理,2009年伴随着她有一段段充满离奇色彩的开车历险记。风华正茂且事业成功的她起初还是恐惧开车的,但是职业的需求,还是参加了驾校的学习,并顺利地考取了驾照,在去年5月份,选购了一台1.3L排量的小型轿车,从此,她的开车历险记就一段段地上演了。  相似文献   

4.
贾可 《家用汽车》2012,(7):160-160
稻盛和夫说,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人格的体现。我希望大家能够做成这样的人:一声蚊子的吟唱让我热泪盈眶:夏天是真的来了一声蚊子的吟唱让我热泪盈眶:夏天是真的来了。张小波最近的这句微博应该说让我也几乎热泪盈眶,它提醒我们,在这个急吼吼的世界上,还有着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还有着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忌惮,还有着一种无妄人生中诗意的存在。我们太需要这只夏日的蚊子了。这只蚊子也确实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5.
郑轩 《家用汽车》2011,(6):114-117
一个笑容,一个姿查,一个眼神,女人柔美的姿态令那冰冷机械带上了灵动的风范。女人和车,刚与柔的体现。初见到赵鲲,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女孩很有能力,说话简洁,办事利索,时尚感很强,而且还非常的懂车,这在女孩中是不多见的。现在的她已经在一家中外合资的公司做到了  相似文献   

6.
正出生于1978年的常洪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她的微笑饱含着内心深处的那份开朗、真诚、坚毅与自信。作为一名1路驾驶员,这不仅仅是她喜欢的一份工作,更是她小时候的一个梦想。现在的她正怀揣着这份梦想,紧跟时代变革的步伐,不断释放出公交人的正能量。她,是共青团号车组的杰出代表从1981年7月至今,被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授予"共青团号"的1路682号车组所用车型历经  相似文献   

7.
张虔  李博彬 《家用汽车》2007,(4):111-117
老司机们都是久经沙场,甭管车辆疾驰的大马路上,还是道路狭窄的小胡同儿里,都能得心应手,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似乎他们渐渐淡忘了驾校里那些还在被学员碾轧着的井盖儿,让学员们闻风丧胆的坡儿起,以及单双边等各种障碍项目。那现在试问一句:“老司机,你们还行吗?”  相似文献   

8.
2008年夏天,期待已久的奥运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在城市道路拥堵不堪的情况下,如果都能乘坐公交车看奥运,那将会极大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正"虽非亲儿女,胜似亲骨肉",这是一位乘客送给一位公交司机生日贺卡上的赠言。颈椎突出,乘客给她送来偏方;寒冬时节,乘客为她送去买棉衣的钱;许多老年乘客,在站台等待专门乘坐她开的车……是什么样的人,能有如此魅力?那让我们调好焦距对准镜头,一起走近被广大乘客亲切称为"微笑天使"的身边——焦作市青年文明号公交28路队驾驶员郭爱萍。  相似文献   

10.
杨建军  戴胜男 《家用汽车》2014,(11):132-137
不知不觉,早晚走低的气温开始让已经习惯夏天温度的皮肤变得有些敏感,秋风划过脸际,微微的凉意沁入心肺,温柔可人的气候悄然来临。树枝上的叶子仿佛感受到了这一切,为了衬托出秋境的美,也将自己打扮得多彩斑澜起来,红色、黄色、绿色的树叶交织成独特的一景。天空的蓝色由于秋风的轻抚显得由浅入深,云朵三三两两的在空中闲庭信步一般地自由滑动,它们似乎要告诉我们,慢一点才能口味出生与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家用汽车》2009,(10):152-152
其实看交警们的确很辛苦,冬天冻夏季晒,春秋吃灰尘,几年前与交警面对面打过交道,就在老北京站那儿,我那宝贝的化油器的普桑,等完红灯就不想干活了,占着路口正中间一动不动,路边有一位年轻的交警,帮我推车,商量着叫拖车,还蹭了一身土,让我很感动。  相似文献   

12.
女人爱运动     
《家用汽车》2013,(3):75-77
改装高调与低调周璐是个热爱汽车运动的女孩,在她的头上有许多的标签,赛车手是其中的一个赛车基本上是属于男人的世界,但周璐骨子里就有种不服输的个性,凭什么要规定这是男人的世界,那是女人的世界,女人也可以玩车、改车。有些男孩子性格的周璐喜欢汽车,热爱汽车运动,她会在汽车速度飙升的时候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她追求把风甩在身后的刺激感。她赛车、改装车,都源于她对于汽车运动的热爱。她的君威被她改造成为了她最喜欢的粉色,车的内饰也搭配车身,全是粉色系的东西。这样拉风的  相似文献   

13.
又是节后春运高峰时,在别人排着长队为了买一张返程火车票而苦苦奋战的时候,从重庆回长沙上班的李菲菲却避开了拥挤的火车,选择乘飞机返回长沙。她说,乘飞机很方便、很舒服、还省时。李菲菲生长在离重庆市还有100多公里的江津县白沙镇。重庆大学毕业后,她被长沙的一家杂志社录用。在长沙工作4年,她就回过一次家。她说,过去回家好麻烦,从长沙到重庆必须坐火车,需要一天时间,从重庆回到白沙又需要近4个小时。破旧的大客车,爬行在一条可以把骨头都抖散架的泥巴石子路上。探亲来回就需要3天,假期大都浪费在路途中,与亲人相聚时间所剩无几。更要命的是,去还好一点,可以用记者证提前订票,回长沙就麻烦了,买火车票简直要命!“今年好了,我选择了打‘飞的’”,李菲菲说着笑了,“说起这次打‘飞的’,还真有不少故事呢……”  相似文献   

14.
在省交通工会负责文秘、宣传、文体活动组织工作的廖卉,同时还兼任省交通体协秘书长。平时,廖卉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目前,她是五家机构的义工和志愿者,同时还兼任“赵广军志愿服务工作室”的常务副队长。2006年,她被广州市义工联合会评为“广州市十佳义工之星”,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了一份爱心。  相似文献   

15.
影子 《家用汽车》2008,(12):114-120
中国兰州以西,过黄河、越乌鞘,就是长约900km的河西走廊,那秦砖汉瓦刻进了烽烟佛影,那城池边墙雕琢了壁画辞赋,那关山月下回旋着羌笛胡笳,那风沙连绵的三古道寥寂……是一个旅者一生中必要穿越的一段文明旅程。  相似文献   

16.
90元,来电     
<正>几十元就能租到一辆车,安全环保,还不用考虑油费,相信没有人会拒绝,但如果这个车是电动汽车,那一切就变得不那么一样了。提起购买电动汽车,很多入依旧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这并不奇怪。虽然电动车既经济又环保,但使用上的不便,尤其是续航里程的限制,让其很难成为现今汽车消费的主流。对于私家车市场而言,电动汽车仅凭目前的技术手段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达不到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分庭抗礼的地步,特别是对目前还没有汽车的家庭或是并不限制牌照的城市,电动汽车车更是难以成为人们的购车首选。于是租一辆电动车代步成为了另一种替代性选择。在一牌难求的  相似文献   

17.
稳健中蕴含澎湃,澎湃中掌控安全,改换了动力总成的全新408由内而外散发着新的激情,那还等什么,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这份“芯”的浪漫吧。  相似文献   

18.
亲亲宝来     
我决定买车似乎是一瞬间的事。春节回乡下过年,到了年初六,得回城上班了。一家人为着怎样回家的事烦心。老妈年事已高,去挤那爆棚的公客肯定不行,几百公里车程的颠簸也是我等无法消受的。儿子还小,但还挺来事儿的,我这边还在烦躁着呢,他就一边说,我同学某某不论上哪,坐的都是他爸带四个圈的奥迪。老爸,你怎么连奥拓也不给咱家攒一辆?我嘴里说,你他妈站着说话不腰疼,找抽啊!但心里却暗自咬牙说,就为着咱这张老脸,这车是一定得买下了。男人有时候就是虚荣,这一点没道理可解释。我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去汽车城。长沙这两年车行生意日渐红火,做汽车销售的几乎布满城区的每个旮旯。几家车行巡视之后,就有一辆一汽大众的“宝来”车眩亮了我的眼眸——那是一辆1.6升舒适型自动档的车。我被它的外型、配置、性能以及浑身上下流淌着的华贵气息所俘虏。当即就作出决定:我得做这“宝来”的主子了。驾照早就考上了,第二天我就去车行提了车,弄了个临时牌照上了路。驾着自己的坐骑去上班,奔驰在宽阔的潇湘大道上,听着很HIGH的音响,那种感觉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爽。同时,心里边也很没出息地想: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咱真正过上了这“行有车,食有鱼”的日子,真得感恩啊!我是一个作家...  相似文献   

19.
正苏轼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诗如今还在传唱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今年四月,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我们来到了英德——这山清水秀、竹林遍野的世外桃源。大山的深处传出机器的轰鸣声,远远看着一排拌合站矗立在山林之中,为秀美的景色增添了些许庄严,写着"金戈铁马中铁十四铸精品,铸路英豪龙怀高速树丰碑"的彩门挺立在道路的两侧,铁军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的夏天,本人曾有幸被公司委派赴日本考察学习了两周。期间到过大阪、东京,还去过南部的鸟区和防府,对日本人性化的交通文明至今记忆犹新。在日本大城市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轨道交通,不论是地下的、地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