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纵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导向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轮轨蠕滑力出发,研究了纵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的导向机理,通过建立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分析比较了采用纵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横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与全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车辆的导向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纵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轮对具备直线上的对中性能和曲线上的导向性能;在曲线通过时,...  相似文献   

2.
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横向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建立了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出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和传统轮对转向架动力学响应值,比较了两种转向架的横向动力学性能。由于独立旋转的左右车轮无转动约束,所以纵向蠕滑力很小甚至为零,从而消除了轮对蛇行现象。研究还表明,轮轨磨擦系数对独立旋转车轮的对中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地分析了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着重对独立车轮和传统轮对的磨耗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能以15km/h的速度通过半径为50m的曲线;且与传统轮对相比磨耗水平较低,适合在城市轻轨低地板车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新型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并对其总体结构及变轨距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是可行性的,其具有较好的直线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但其直线对中性能和曲线通过性能有待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轮轨横向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和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受力情况。围绕轮轨横向力这一重要曲线通过性能指标比较了三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优劣 ,通过比较发现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最好。然后建立了后轮对独立新型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利用数值仿真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发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6.
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技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有相当多的城市在筹备建设有轨电车系统,许多车辆企业也在积极研发低地板车辆。首先介绍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类型和研究实践。然后,详细阐述了低地板车辆技术特征,包括模块化设计、低地板设计、减震降噪设计、适应城市道路设计、独立轮转向架、制动系统、供电方式以及安全设计。最后指出,低地板车辆在结构、参数和性能等方面的多元化将增加车辆运营和维修的难度,中国应尽快规范化、标准化低地板车辆和有轨电车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7.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向架轮轨横向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理论论上分析了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和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受力情况,围绕轮轨横向力这一重要曲线通过性能指标比较了三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优劣,通过比较发现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最好。然后建立了后轮对独立新型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发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7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车轮磨耗,分析了刚性轮对与独立旋转车轮的导向机理,建立了拖车采用传统刚性轮对与拖车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两种车辆模型,计算了两种车辆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并根据Archard磨耗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下的车轮磨耗情况. 计算结果表明:车辆直线运行时,拖车采用刚性轮对的车辆稳定性及横向平稳性较好,车轮磨耗位置居中且磨耗量小于独立旋转车轮;车辆运行于大半径曲线时采用刚性轮对的车辆曲线通过评价指标较好,磨耗量较独立旋转车轮小;随着曲线半径的减小,采用刚性轮对的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迅速恶化而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车辆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小,在半径为100 m及以下的曲线时,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车辆曲线性能更优且车轮磨耗小于刚性轮对,特别在曲线半径为25 m时,独立旋转车轮磨耗量仅为刚性轮对的60%左右,拖车采用刚性轮对的车辆在直线及大半径曲线时性能较优,拖车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车辆更适用于小半径曲线.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找出了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前后轮对的耦合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传统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比较,发现合理选取转向架前后轮对的耦合度可提高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某低地板车辆焊接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搭建转向架构架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母材、打磨的焊缝边缘部位和不打磨的焊缝边缘部位的3组包络线的许用应力,与11种动载荷的组合变化应力相比较,评价构架的疲劳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结果 表明:转向架构架母材和打磨过的焊缝边缘部位疲劳强度满足要求;在转向架构架安全裕量较小的焊缝部位必须打磨才能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铁路运输欲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其运营速度,以缩短旅客和货物的运行时间,旅客列车提速已成为当今中国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政策。采用摆式客车是在既有线路上提速的有效措施,摆式客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转向架。概述了国外几种主要摆式客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中国铁道线路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线路特点和摆式客车对转向架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以一系柔性定位转向架作为中国高速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高速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初步结构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机车径向转向架运动的基本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机车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型式出发,分析了这种转向架杠杆系统的运动原理及力学特性,阐述了机车径向转向架的设计原则。为便于进行曲绕通过性能分析,提出了机车径向转向架的三参数定位原理,分析了牵引中的轮对导向机理,建立了曲线通过的基本方程。并利用以上研究结果,对机车径向转向架的曲绕通过性能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深入探讨了迫导向转向架所具有的低锥度失稳问题。以三轴、二轴迫导向转向架为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运动学失稳和动力学失稳两种模式。得到不同导向刚度下产生失稳的临界踏面锥度和不同锥度下的临界速度值。研究发现,通过参数的合理匹配,可使临界锥度降至常见最小锥度以下,从而可以避免低锥度失稳,为迫导向转向架的参数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准则。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货运快速重载化发展所产生的车辆系统动力学问题,基于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和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设计原理,参照Scheffel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在转K6型交叉支撑转向架的基础上,对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和迫导向径向转向架进行结构设计,并将这三种低动力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相比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和转K6型交叉支撑转向架在轮对冲角、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整车磨耗功率方面具有性能优越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蛇行稳定性,说明对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结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IIW标准的提速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线路动应力测试得到的动应力谱,考虑焊接结构的特殊性,以国际焊接学会IIW标准中疲劳设计规范提供的焊接接头S-N曲线数据库为依据,利用Palmgren-M iner累积损伤法则,对某提速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预测结果与疲劳试验机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IIW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A型车动车转向架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的方法对转向架进行回转阻力测试,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转向架的回转阻力系数,然后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动车转向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回转阻力系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指导转向架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8.
机车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牵引与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径向转向架是为了解决曲线通过时轮缘磨耗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提高山区运行速度很有前途的一种设计,但是由于机车需要靠轮对传递牵引力,其径向转向架在导向机理以及结构实现方面与车辆径向转向架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对不同驱动扭矩下传统与径向转向架的冲角、脱轨系数、扰动角及纵横向作用力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出了存在牵引力情况下对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导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机车径向转向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机车曲线通过的运行品质,提高机车运行速度,降低钢轨和轮缘磨耗,延长转向架使用寿命,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径向转向架技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措施,介绍了一些国家在机车上采用的径向转向架的结构方案及其特点,希望对我国径向转向架的研究与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提速货车转向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提速货车在滚动振动试验台所进行的动力学性能试验情况,特别是通过滚动振动试验台试验所进行的参数和结构优化过程,分析了这些货车转向架设计中的得失。对货车转向架性能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研究,分析了主要参数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转向架设计和定型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