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描述非灰气体辐射特性的统计窄带模型与描述粒子辐射特性的Mie氏理论结合,计算了不同条件下富氧燃烧炉膛内烟气的总黑度.结果表明,由于富氧燃烧中CO2和H2O比例增大,颗粒的存在对燃烧产物黑度计算影响的规律发生变化.在煤粉炉常见的粒子浓度范围内,当行程为5 m时,气体辐射和粒子辐射占同样重要的地位,而行程较大(L10 m)时,粒子辐射占主导地位,这时可以不考虑气体辐射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当粒子的浓度较小时,可以不考虑粒子的存在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Fluent6.3软件,采用k-ε组份输运模型,进行基于海上平台热介质锅炉进行二维数值计算,分析了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在空气中形成的烟羽对操作平台和住人平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风速较小时,操作平台和住人平台区域温度较高,烟气浓度较大,氧气浓度适宜;当风速较大时,操作平台和住人平台区域温度较低,烟气浓度较小,氧气浓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PDF湍流非预混燃烧理论,以天津地铁区间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隧道纵向通风后火灾烟气的湍流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通风后烟气湍流反应的模拟结果,并将模拟结果与天津消防所的火灾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火灾时隧道氧含量急剧下降,火灾烟气中含有大量CO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当启动机械通风排烟后,带入隧道的氧气与不完全燃烧产物再次发生氧化反应,烟气的成分及浓度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人的毒性作用也将有所改变.为隧道火灾烟气流动分布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有效组织人员疏散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PDF湍流非预混燃烧理论,以天津地铁区间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隧道纵向通风后火灾烟气的湍流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通风后烟气湍流反应的模拟结果,并将模拟结果与天津消防所的火灾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火灾时隧道氧含量急剧下降,火灾烟气中含有大量CO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当启动机械通风排烟后,带入隧道的氧气与不完全燃烧产物再次发生氧化反应,烟气的成分及浓度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人的毒性作用也将有所改变.为隧道火灾烟气流动分布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有效组织人员疏散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重实验法,实验研究了升温速率、氧浓度和水分浓度对生物质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过大时会发生热滞后现象,着火倾向发生在颗粒表面,对燃烧特征温度、失重速率和剩余质量百分数均有影响;当氧浓度较大时,氧向固体层的质量传递作用加强,使得挥发分与固体层同时发生燃烧,燃烧速率明显增大而燃烬温度降低;水分浓度影响了生物质的燃烧,湿空气燃烧不稳定的原因是水分的凝结与蒸发,湿空气燃烧会造成炉膛热负荷波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隧道重点排烟量对火灾热烟气层与冷空气层温度变化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隧道温度分布和隧道热烟气层、冷空气层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排烟量从 140m3/s增加至220m3/s,隧道内整体温度分布范围收缩明显,当排烟量为220m3/s和240m3/s时,隧道内整体温度分布范围变化不大;当重点排烟模式开启后,隧道内热烟气层和冷空气层的温度均低于未开启排烟口工况的温度。此外,结合重点排烟量对隧道温度的影响特征,进一步建立热烟气层温度衰减预测模型,为类似工程提供研究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汽车突发自燃事故时,自起火到整辆汽车陷入腾腾烈焰中,大约有5~7分钟的燃烧过程。当燃烧5分钟后未能采取有效快速的灭火手段加以扑灭,那么整辆车的温度会急剧加温上升,瞬间温度会上升至100度以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列车车厢内部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以CRH2A动车组的一节车厢为原型,按照车厢车门开启状况、火源功率及空气幕出口风速分别设定9种工况,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对各工况下车厢内的烟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各工况下烟气扩散过程、车厢内部各区域能见度、烟气温度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车门关闭时烟气下降速度快,烟气温度高,烟气层高度低,能见度差;火源功率越大,车厢内实际热释放速率越大;综合考虑防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在车厢内部火灾功率为0.2 MW时,应开启车厢内部车门;空气幕可有效阻挡烟气蔓延,其出口速度为5 m/s时挡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三维数值模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船用焚烧炉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用GAMBIT软件建模,借助CFD计算流体力学燃烧模型对焚烧炉炉膛部分进行燃烧过程模拟,以及对烟囱部分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并分析炉膛内温度场的分布,以及烟囱内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分布.分析结果证实了焚烧炉的结构设计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Mn/TiO_2催化剂,考察Fe含量、水含量、空速、氧气浓度等条件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Mn/TiO_2催化剂在100℃时,NO_x转化率达到90%;Fe/Ti摩尔比为0.2、煅烧温度50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脱硝活性,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窗口较宽,在80~375℃温度范围内转化率保持在80%以上;催化剂制备中所加H_2O含量8%时,催化剂活性最好;氧气浓度对NO_x去除率并无显著影响,只在较低温度阶段有所差别,即氧含量4%时低温100℃NO_x转化率达到80%;空速对催化剂脱硝率的影响主要在较低温度段(10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过程中氧气及温度阶段性的演化规律,搭建了半封闭煤火演化实验系统,探究煤体从常温到燃点过程中氧气浓度及温度变化情况,建立松散煤体自燃蔓延过程自然吸氧强度模型,分析自燃过程中氧气分布特征和温度场水平与纵向阶段性移动特征.结果表明:半封闭煤火演化实验系统能够较好地再现煤自燃“自然吸氧”过程,验证了自然吸氧效应为煤体自燃蔓延提供动力;煤体自然发火过程中,温度变化时间滞后于氧气浓度变化时间,其滞后时间差随煤层纵深变化的增加而增加;在水平方向上高温区域迁移趋势主要受煤体内部裂隙与孔隙分布的影响;自然吸氧强度与测点峰值温度随煤体纵深增加而降低,未发生自燃区域的下方氧气浓度大于其上层氧气浓度.研究成果对开采、运输、储存状态下的松散煤体自然发火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 competition amongsteel companies,the enhancement of productivityof the process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task to sur-vive and succeed in the world trade market.Due to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furnaces accounting fora large percent in steel plants,it has been a trendto improve the heating quality of slab in the fur-nace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s can aspossible. Owing to:(a) the many different typesof slabs to be processed,(b) the strong intera…  相似文献   

13.
在一台改装的单缸气体发动机上进行了缸内直喷低热值气体燃料掺氢燃烧的试验,开展了不同掺氢比例下,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和排放及经济性的影响研究.低热值燃料由天然气含量为45%~65%,N2含量为35%,掺氢含量为0-20%的气体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例的增加,发动机动力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掺氢10%条件下动力性最好;排放污染物中HC排放增大,NOx排放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氢10%条件下排放最多,但CO排放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4.
大量增加的铁路固体垃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将铁路固体垃圾中的可燃组分经过筛选、干燥、加压成型等工艺制成高热值的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解决能源问题.本论文主要是对铁路固体垃圾制备成的C-RDF,在高温管式炉内进行燃烧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垃圾比例增加,燃烧过程中CO和NOx浓度增大;SO2浓度降低.②氧的扩散是控制反应的关键环节,氧浓度较大时,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③采用无烟煤制备C-RDF时,应控制煤掺量,防止形成结焦.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进气氧体积分数,实现汽油机富氧燃烧。氧体积分数分别为21.1%,22.6%,25.5%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在怠速工况下汽油发动机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汽油机中怠速工况下,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增加,缸压、瞬时放热率明显增大,峰值相位出现时刻提前,累积放热量明显增大;进气中氧浓度加大,循环波动率下降,提高了发动机缸内燃烧的稳定性,燃油消耗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怠速工况下实现富氧燃烧,可以大大降低THC和CO的排放,NO2的排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 (NOx) in flue gas by means of nonequilibrium plasma technology is a very prospect and attractive method. As the nonequilibrium plasma micro discharges can generate a powerful energy flux, imparted to the flue gas, the molecules and atoms of pollutants are motivated and decomposed, and then NOx in the flue gas are decomposed and conversed in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Based on nonequilibrium plasma in combination with catalytic principl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NOx decomposition and conversion with AI2 03 catalysts was carriedout and the NOx removal rate up to 95% was obtained. The NOx decomposition and conversion principle with AI2O3 catalysts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车用汽油机采用稀薄燃烧技术,能大幅度地提高燃油的经济性并改善发动机排放性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内燃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稀薄燃烧技术建立在混合气分层燃烧的基础上,在气缸内如何形成适合的混合气浓度梯度分布是稀薄燃烧的关键技术。介绍汽油机稀薄燃烧方式、PFI稀薄燃烧技术、GDI稀薄燃烧技术和汽油机稀薄燃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燃烧过程加以优化控制.文中,.在分析产生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恰当的空气燃气比是保证充分燃烧的关键,并以轧钢加热炉燃烧过程控制为例,简要讨论了复杂燃烧过程的对象特性、可供选择的控制策略和优化的控制算法.成功的工程实践表明,只要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废气污染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