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140km/h单层内燃动车组动力车车体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应用薄壁杆件自由扭转理论对车体中常见的梁和薄壳组合型式进行了分析。利用I-DEAS软件对车体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考虑车体弹性的铰接式高速车辆模型及响应计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引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对高速铰接式车辆进行建模及动力响应计算分析,建立了计及车体弹性效应在内的多体系统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可与多刚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相互修正,为车辆动力性能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车辆试验台试验轮/轮接触有别于线路的轮轨接触,具体分析在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时,试验台试验与线路之间的差别,本文以160km/h准高速客车为例,进行数学建模和稳定性计算分析,并通过试验以验证建模和计算方法的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车辆不同悬挂参数下试验台稳定性试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提速客车转向架橡胶球铰的结构特点,结合橡胶的本构模型及相关系数,利用ABAQUS软件对其径向刚度、轴向刚度、偏转刚度和扭转刚度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能指导橡胶球铰及同类产品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具有水介质条件下的轮轨粘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高速粘着试验台的基础菜了具有水介质条件下的粘着机理试验研究,得到不同速度条件下的β-ξ特性曲线和最大粘着系数,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间存在的差距。通过研究。为制定粘着控制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台试验及与线路试验间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车辆试验台试验轮/轮接触有别于线路的轮/轨接触,具体分析了在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时,试验台试验与线路试验之间的判别并以160km/h准高速客车为是机车内燃在损工况监测与进行数学寞和稳定性分析,通过试验验证,该建模和计算方法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车辆不同悬挂参数下试验台稳定结果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京广线石家庄百孔大桥受腐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受力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用静载试验验证。首先对实际桥梁进行了简化计算处理;对正常梁体和腐蚀梁体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给出实际桥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实际桥梁静载试验的加载图式和测点布置;最后,将实桥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吴锋 《广西铁道》2010,(3):23-25
为检测黎湛线K271+857平坡仔中桥桥梁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鉴定桥梁承载能力,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桥梁的影响线分布,选定桥梁中受力最不利部位进行了静动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桥梁设计计算可靠,强度、刚度和动力性能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正常运营后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9.
结合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的单轮对蠕滑力试验,介绍其试验系统,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计算,例如试验系统所特有的轮轮接触蠕滑率计算、轮对运动方程推导、试验过程的动态仿真计算。最后通过试验和计算结果的对比,对轮轨蠕滑力计算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软土变形参数的实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深圳某软基处理项目的现场实测沉降数据,分析推算了淤泥的压缩指标,并与室内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该地区的淤泥,用常规室内试验得到的压缩变形参数与软土的实际变形特性是相近的,可以满足一般的设计要求。文中还分析了残积土的变形特性,发现用室内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沉降量明显偏大,而用标贯实验结果估算的变形参数计算沉降量与实测结果一致,因此残积土的沉降量宜采用原位试验结果推算的压缩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11.
自锚式悬索桥作为一种特殊的桥型,在设计理论和施工监控方面,均与传统的地锚式吊桥有很大的差别。鉴于理论研究方面的滞后性,对一座主跨为160m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进行了模型实验研究,获得了反映该座桥梁结构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初步掌握了该类桥型的工作状态,并且通过与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有限位移理论是适用的。模型实验所得的结论对该桥的设计和施工监控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为该类桥型的计算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主动导向转向架的半车模型进行了多体动力学计算,并进行了滚动台试验,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将半车模型扩展为整车模型后,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导向转向架可以大大提高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直剪摩擦试验、室内模型试验、深井荷载试验和桩基静载试验,研究了各类桩的临界位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所需要的临界位移较桩身沉降而言是很小的,因此,合理地选择桩土荷载传递模型,正确认识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是进行桩基优化设计的前提。本实验研究为桩的荷载传递分析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赵显琼  郑伟  唐涛 《铁道学报》2012,34(5):70-80
随着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对列控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形式化测试案例和测试序列生成方法,并应用于ETCS-2级系统的测试中。首先提出有色Petri网(CPN)的建模规则,保证CPN模型适应测试生成的要求;然后,提出一种自动化的测试生成方法,包括测试案例自动生成算法和测试序列搜索算法。为提高整个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测试生成与测试执行的无缝结合,整个测试生成方法的输出是XML格式文件集。最后,以ETCS-2系统的车载子系统为例,运用CPN Tools工具完成建模,实现相应的算法,实现测试生成过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CPN的测试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并且生成的测试案例集能够覆盖CPN模型反映的所有ETCS-2系统需求规范信息。  相似文献   

15.
桥隧相连工程是桥梁、隧道结构及围岩、洞口边仰坡岩土体及其防护工程的复杂组合体。其中,桥梁和隧道结构各部位及周围岩土体的力学行为及损伤机理与其结构和基础类型、相对位置、地形地质条件及外部荷载情况等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国内外对桥隧相连工程这一特殊工程实体研究较少的现状,结合相关工程实例开展Ⅳ、Ⅴ级围岩条件下的桥隧相连工程多源损伤室内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依据相似理论并结合桥隧相连工程的特点,采用量纲分析法分析模型试验中桥、隧及洞周岩土体各结构或部位中各物理量的相似指标与相互关系;拟定桥、隧模型的相似比及围岩相似模拟材料的配合比,并进行相关的材料试验。文中介绍的模型试验平台及测试方法,可为同类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连拱隧道模型试验中的量测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采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试验数据,以连拱隧道的模型试验为例,研究采用压力盒、数码图像分析系统、自制沉降板等仪器以及基于图像相关分析的模型试验变形场量测方法,进行应力、应变及变形场的量测。通过对量测结果的分析对比表明,数码图像分析量测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的模型试验,所测变形场规律性好,与试验过程中各种现象拟合好,与对应点沉降板的测量结果很接近,并且与传统方法相比,量测变形场范围广,对模型试验本身基本无扰动和影响;在一定变形范围内,模型试验无需布设任何实际量测标点或描画网格,直接利用数码图像分析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且经济实用的变形场非接触量测方法。多种量测方法的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拱隧道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应力及变形场的量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隧道砂卵石围岩具有结构松散、级配分布不均匀,透水性强的特点,在进行注浆加固地层时,应合理确定注浆参数。以甘肃省渭武高速白鹤桥隧道为工程依托,结合砂卵石地层的特点,针对单水泥浆浆液易析水、水泥颗粒易沉降、凝结时间难控制、结石体易收缩、注浆压力及小导管间距难确定等问题,通过室内注浆材料试验、改性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试验及注浆模型试验对注浆加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注浆控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注浆参数为:水灰比为1∶1;水玻璃波美度为38Be′,用量为3%;悬浮剂用量为1.4%;注浆压力取0.2 MPa;注浆小导管间距取30 cm。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列举了牵引电机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及研究性试验所需进行的各试验项目,分别介绍了电阻直接消耗法和回馈法两种电机试验线路,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和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采用回馈法进行了牵引电机的换向试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跨连续曲线铁路箱梁桥的模型试验,探讨了该结构在预应力和使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支座反力及径向位移。试验为益阳至永州段宝庆东路立交桥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弯梁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广州轨道交通岩溶地质模型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广州市轨道交通多条线路均穿过石灰岩分布区域,沿线地下水丰富,岩溶洞穴十分发育。为保证岩溶地区地铁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采用模型试验对岩溶地质环境下轨道交通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而相似材料的选择是模型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首先在对广州市轨道交通沿线岩溶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提出概化地质参数。然后根据平衡微分方程和相似原理,推导出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的相似系数。最后,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相似材料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配比。并将该配比应用于岩溶地质模型的制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