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双模式TBM是单护盾TBM与土压平衡EPB盾构机的优化组合,拥有针对不同围岩状态的两种掘进模式,对地质范围的适应性更大。在煤矿斜井深埋复杂地层条件下,由于地质因素、TBM掘进参数控制不当等原因,易导致围岩坍塌。对此提出在TBM掘进前、掘进过程中不同阶段防治坍塌控制方法,即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加固预处理和掘进参数监测与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了TBM围岩坍塌现象。  相似文献   

2.
敞开式TBM适合硬岩掘进,其在软弱围岩中掘进时易出现坍塌、变形、撑靴反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兰渝铁路西秦岭特长隧道工程的实际施工条件,探讨软弱围岩地段对TBM选型的技术要求,使其适应所在施工段的地质条件,以实现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朝东岩公路隧道爆破掘进过程中国岩振动的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隧道爆破掘进过程中,采用分段控制爆破在围岩中产生振动效应并不随同时起爆的装药量成正比增长,振动最大的是掏槽爆破。不同围岩类别的应力波衰减规律有明显的差异,且均可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较好地模拟,同时在围岩内应国波的频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实际施工爆破方案优越于理论爆破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定量对比盾构掘进花岗岩地层时的掘进效率,提出一种表征掘进效率的特征参数,并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进行掘进试验和地层参数现场量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和掘进效率的相关性,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层的掘进效率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岩体的完整性系数均与掘进效率负相关,可用幂函数近似表达地层参数和掘进效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可用反比例函数近似表达掘进效率与总推力之间的经验关系,总推力对掘进效率的影响程度随地层坚硬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推力高转速的掘进参数组合在微风化地层中效率较高,中等风化地层中总推力、刀盘转速分别为14000±1000 kN、1.6±0.1 rpm时掘进效率较高,可以通过牺牲掘进效率的方法来在该掘进速率水平上短期内提高掘进速率.  相似文献   

5.
隧道的稳定性是隧道设计与施工中重点考虑的部分,直接影响隧道在施工过程和后期使用的安全问题,而围岩应力是评价囤岩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之一.针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围岩应力变化,采用钻孔应力计法对隧道围岩应力进行了测试分析.获得多个深度的围岩应力状态.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重要信息。以大广高速烧锅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在隧道两壁安装钻孔应力计,测量固定点钻孔应力随隧道掘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锚杆、格栅钢架和喷射混凝土组合的支护技术,以及微差光面爆破的掘进技术,通过监测控制围岩变形,充分发挥和保护了围岩的自承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由于地质环境变化引起的TBM掘进施工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特长隧道TBM 掘进施工方案并进行研究与应用。以围岩边缘屈服准则和发展塑性准则作为TBM 运行的约束条件,以强度和刚度为基础分析围岩状态,制定相应施工方案。方案的顺利应用表明,在经济、环境与社会等效益方面该方案均有一定执行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健 《吉林交通科技》2000,(2):33-34,43
延图高速公路地处山岭重丘区,隧道地质多为花岗岩和沉积财,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差,因此在施工中地浅埋Ⅱ类围岩、浅埋Ⅲ类围岩、深埋Ⅲ类围岩;Ⅳ、Ⅴ类围岩分别采取不同的掘进和支护方法,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尚峰利 《交通标准化》2014,(14):201-204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控量测等手段对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损伤演化,获得了损伤变量与围岩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围岩力学参数的预测方法。通过岩体破坏机理、围岩损伤应力影响范围以及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各个因素综合研究,建立了卸荷状态下的围岩损伤本构关系和基于能量耗散的损伤本构模型。基于一般弹塑性数值分析原理,建立了考虑围岩参数劣化过程的隧道围岩损伤演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开挖应力状态下隧道围岩的弹塑性损伤演化机理。建立了基于经验公式和基于围岩渐进性破坏理论的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演化趋势及预测模型,提出了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演化趋势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初期支护是新奥法的主要承载结构,它是密贴于围岩的柔性结构与控制围岩变形的松弛,而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条件下修筑的,初期支护是二次初砌的基础,初期支护大量变形的整治和预防成为软弱围岩隧道掘进的关键。章针对初期支护大幅变形的危害,分析了芙蓉山隧道钢架加锚喷初期支护大幅变形的原因,提出了初期支护大幅变形成功的整治和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