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阮艳彬  吴万平 《公路》2012,(4):65-69
受自身结构特点与地势条件的影响,下挖通道地势低洼,积水易、排水难,是低路基公路排水的重要环节.为了彻底解决下挖通道排水困难的问题,提出从地表排水、结构排水、地下排水等3个方面进行通道排水设计,并根据我国南北方地质特征,结合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分析现有通道排水装置的利弊,创新性地提出了具有调蓄功能的下挖通道排水装置.基于节能环保的下挖通道调蓄式泵站排水装置和基于节地环保的下挖通道调蓄式渗井排水装置,实现了下挖通道快速自流排水的设计目标;而且所述下挖通道排水思路对低路基公路、下穿道路、隧道等低洼路段公路排水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平原区高等级公路的路基高度,采用了下挖通道集水净化渗滤系统技术.阐述了下挖通道集水净化渗滤系统的组成,并提出了3种设计方案.分析了通道集水净化渗滤系统设计的主要关键问题,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工程实践当中.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平原区高等级公路下挖通道的排水问题,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大胆提出了通过设置下挖通道来降低路基高度的思路,并结合大广高速公路项目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利用渗透排水系统解决了下挖通道的排水问题。该创新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充分保护了耕地资源,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推动了平原区生态化低路基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低路基高速公路横向下挖通道容易积水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渗透技术将通道雨水融入地下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对沿线地质水文条件的调查及土层渗透性能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下挖通道渗透排水方案及渗透池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项目工程为依托,介绍了渗透排水技术在下挖通道排水系统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该排水技术方案的提出解决了目前在华北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采用低路堤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制约性难题,为低路基高速公路在平原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渗透排水技术通过在大广高速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对类似工程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公路下挖通道排水中浅层渗井的使用性能,利用SEEP/W软件模拟调蓄式渗井向非饱和带岩层的排水过程,并分析井深、井径、渗水段长度及渗水岩层土水特性等参数对井流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井流量与这些参数均成正相关关系,其中渗水层渗透系数最敏感,其次为井深、井径和渗水段长度;井深设置到潜水面之上2 m左右处,渗井性能最优;井流回灌过程中,非饱和带岩层径向影响范围为1~2倍井深,渗井排水结束后再经过1/2排水时间,渗水层中水丘基本消散,仅在渗井周围残留有局部滞水带.  相似文献   

7.
雨水进入透水性沥青路面后,需在结构层建立排水通道,使雨水能被迅速有效地排出道路外。排水通道包括:铺筑稀浆封层作为隔水层,将平石改造成为具有排水管道的排水平石,改造雨水口井框,使其具有与排水平石相对应的孔道等。  相似文献   

8.
地铁联络通道在软土地基中土体加固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城市地铁规模的不断发展,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在防灾、排水、联络等方面的功能日渐突出,联络通道设计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上海地铁20余个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地基加固技术作一浅析,以期得到更多业内资深人士的关注,寻找更佳的设计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地铁规模的不断发展,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在防灾、排水、联络等方面的功能日渐突出,人工地层冻结法(以下简称冻结法)在地铁区间联络通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上海市轨道交通某区间联络通道为例,就冻结法在地铁区间联络通道中的应用作一浅析,以期得到更多业内资深人士的关注,使冻结法的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0.
陆明杰 《路基工程》2015,(3):200-203
结合泰州市高港区银杏路拓宽改造工程,介绍了U型槽式结构在高速公路下穿通道中应用的结构设计、防水抗渗抗浮设计以及临时开挖支护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实践证明,U型槽式结构在高速公路下穿通道中应用的优点有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目前己竣工通车,使用状况良好。可供城市高速公路下穿通道拓宽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复合通道相关研究的综述,总结了高、快速路复合通道的积极意义,提出复合通道建设的难点主要为通道走廊的选择与布局模式的选取、降低节点复杂程度、解决各系统间的转换需求以及施工组织复杂.并以佛山市广佛新干线复合通道为例简要介绍了上述几个难点的处理思路,最后分析了复合通道建设存在的几个要点问题,为该类型道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SMART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条两用隧道,在同一条隧道内解决吉隆坡城区的洪水及交通拥堵问题。该系统呈现三层结构:最下面一层是永久性的排水渠道;第二层平常用于通车,当遇到5年一遇的大洪水时,第二层就变成排水通道;当遇到特大的极端性暴雨时,车道全部封闭,把直径12 m的整个隧道全部变成排洪道,基本上解决了城市中心区的排涝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我国城市快速路发展实际,分析了城市快速路辅路在规划设计层面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快速路辅路基本职能分三种:服务职能、集散职能、通道职能。辅路因设置目的不同及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标准服务型、集散型、服务-集散型、综合通道型。每一种类型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交通功能及选型条件,以及相应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规模。该文还结合典型的案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新时期公路交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想区域.道路运输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同时又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其交通运输供给能力相对较弱,面临着既要实现交通的正常发展,又要解决环境和资源约束的问题.文中基于长株潭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对长株潭城市群运输通道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阐述在有硬壳层的软土地基上修建箱型通道的沉降变形情况,以探讨在有硬壳层的软土地基上不进行预压反开槽处理而直接修建整体式箱型构造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白车身零件中通道的产品特点和质量育成过程中的主要尺寸问题;对比了零件3种冲压工艺方案,从解决高强钢回弹、减轻零件褶皱等质量问题角度,确定了最佳冲压工艺方案;总结了零件拉延工序设计要点;通过优化拉延筋参数解决了零件局部褶皱问题,通过优化拉延筋参数减轻了拉延筋槽翘曲问题;阐述了侧壁位置回弹是零件尺寸问题关键,回弹问题解决顺序是先解决侧壁型面超差问题、后解决法兰面型面和U型底面超差问题。侧壁回弹需要通过OP10拉延工序做回弹补偿解决,先解决基准孔区域侧壁型面回弹、后解决前后端口侧壁型面回弹,避免基准转换带来的工作反复;总结了模具型面补偿方案和回弹整改要点,对产品造型和基准设置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预压加固中应用的一种新型垂直排水通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炎  陈有华  关秉洪  何宁 《公路》2005,(2):128-130
介绍在预压加固中采用的一种新型垂直排水通道——钢丝透水软管,它比常规的排水板有更大的过 水断面和通水量,在真空排水预压中能更好地传递真空度,减小传递损失,从而使它能适应越来越深的真空排水预 压软基加固(或联合加固)工程,满足工程对工期和工后沉降量的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其为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施 工工艺上尚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进车身的结构,调整进气通道,解决某型特种作业车辆主发动机工作时散发大量热能造成车身两侧卷帘门严重内陷变形的问题。介绍了改进后的车身结构及进气通道气路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双层客车上、下层通道的高度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在整车高度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双层客车普遍存在的通道高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文城  童念远 《隧道建设》2011,(Z1):287-292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联外捷运系统于桃园国际机场路段主要系以潜盾隧道方式通过,全长约7.2 km,共设置7处联络通道,其中最长之CP1联络通道开挖长度约29 m,为目前台湾最长之潜盾隧道联络通道。因其长度较长且邻近有南崁溪经过,对于联络通道之地盘改良、开挖支撑及袪水等均造成不利影响。本文说明CP1联络通道施工过程遭遇问题与解决对策,以提供后续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