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当前交通的迅猛发展,很多原有桥梁都存在较多病害,无法满足现有交通通行的要求,必须对旧桥进行加固处理,以满足现行荷载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旧桥加固已成为交通管养部门关注的问题。石家湾桥通过采用"释能法"加固方式,改变了原桥受力体系,并将该桥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采用"释能法"加固后的石家湾桥受力性能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有一定提高,能满足正常运营要求,达到了加固的目的,并节省了大量加固费用和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石拱桥的加固方法。以某空腹式块石拱桥的同心桥为例,针对其病害提出了该桥的整治加固措施;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M idas和现场荷载试验的方法对同心桥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与评估。加固后,该桥的结构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Ⅱ)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石柱黄龙大桥的承载能力,使其能满足公路-II荷载等级的要求,通过全桥检查和荷载试验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对该桥目前的技术状况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箍、高压注浆等综合技术进行加固处理。该桥加固后经2 a多通车运行证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白洋淀大桥的系统检测,将检测数据和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旧桥的承载工况。提出了此桥的加固方案,并对加固方案进行了理论计算。加固后的桥梁满足现行公路-Ⅰ级荷载标准。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连续梁桥的工程概况,对该桥进行了外观及荷载试验检测,提出了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案。利用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的桥梁荷载,结果表明,该桥加固后承载力显著提高,该加固技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旧桥加固工程中尽管各桥的功能情况不尽相同.但具有一定的受力杆件的力学共性,归纳起来,对有病害缺陷的旧桥加固和改造的技术方法有:减轻荷载、加固临界杆件的刚度、改善结构的受力体系、提高结构在活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座无设计资料旧桥现场汽车加载试验,进行静态、动态测试及材料强度测定,估算出控制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数量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实测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支座截面抗弯承载力较高,而跨中截面承载力较低。按道路改造设计要求跨中截面必须加固。此次车载试验结果为此类旧桥承载力评定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由于特种车辆需要通行某石拱桥,需对该桥进行了检测评定和结构验算,提出了增大截面的加固设计方案,再以加固后的拱桥为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建模分析。通过结构计算、现场检查和荷载试验等工作,评价了该桥加固后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为该桥在特种车辆安全通行提供了保障。对于今后同类桥梁的加固设计及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旧桥加固工程中尽管各桥的功能情况不尽相同,但具有一定的受力杆件的力学共性,归纳起来,对有病害缺陷的旧桥加固和改造的技术方法有:减轻荷载、加固临界杆件的刚度、改善结构的受力体系、提高结构在活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等。粘贴钢板法是当交通量增加;主梁承载力不足或纵向主筋出现严重锈蚀的情况下导致出现横向裂缝时,在梁或板  相似文献   

11.
唐瑜陵 《交通标准化》2014,(23):119-121
以承秦高速公路40m连续T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挠度和应力状况,结合静载试验,对结构的实际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桥梁设计合理,受力性能良好,满足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双曲拱桥加固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超 《交通标准化》2010,(9):112-115
双曲拱桥最主要的受力构件是主拱圈,对其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是加固计算的关键。采用Midas软件,计算主跨50m双曲拱桥在各种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内力状况,通过内力计算结果找到结构破坏的原因,并根据其破坏状况确定相应的加固方案,这可为以后同类桥梁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某简支板桥的建成时间较长,出现了较多病害。为了桥梁运营安全及为该桥的后期运营或改造提供依据,对其进行静载试验检测,确定桥梁的静力性能,从而评定其现有承载能力及状态。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该桥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且各板刚度良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但其实际横向刚度稍弱,呈现出明显的"单梁受力"现象,从而导致对称加载时,实际挠度明显不对称。  相似文献   

14.
斜跨异型拱桥拱肋同时受到面内和面外索力作用,为双向压弯构件,受力具有明显空间特征.采用梁单元纤维模型材料非线性方法,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对张家口通泰大桥进行极限承载能力全过程分析.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吊索逐根达到承载极限;拱肋同时发生面内、面外变形;一侧拱脚附近截面在轴力和面内、面外弯矩的共同作用下,逐步进入塑性;最后吊索全部屈服,主梁受力接近于简支梁,跨中截面形成塑性铰,全桥结构达到承载极限.纤维模型能够准确模拟拱肋双向压弯荷载下截面逐步进入塑性的全过程,适用于复杂受力构件梁单元材料非线性计算.  相似文献   

15.
运用ANSYS进行钢筋砼刚架拱桥的非线性分析,探讨了单元特性以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完成非线性分析.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荷载分布方式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用ANSYS进行钢筋砼刚架拱桥的非线性分析,探讨了单元特性以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完成非线性分析.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荷载分布方式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少伟 《北方交通》2012,(10):75-77
通过近几年石安高速公路处理单板受力桥梁的施工,对桥面铺装在通车振动状态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出现的平整度差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平整度差的原因,提出整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加固后的源村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计算。通过结构计算、现场检查、荷载试验等工作,评价该桥在加固后的工作性能和承载能力,为该桥加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对于今后同类型桥梁的试验测试方法和结构承载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南京长江三桥初步设计方案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和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并且计人施工过程变形和应力的叠加效应,对南京长江三桥初步设计方案(独塔双柱、双塔独柱和双塔双柱)钢斜拉桥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施工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问题,计算得出3种初步设计方案钢斜拉桥在施工阶段结构的弹性稳定安全系数为4.9~10.2,非线性稳定安全系数为2.1~7.9,表明3种方案钢斜拉桥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弹性稳定性和非线性稳定性都是足够的.最后,评价了施工过程中极限承载能力状态下的结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20.
癞子沟大桥高墩盖梁采用体内埋设网钢作为施工承重构件并结合贝雷桁架施工.介绍该桥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工序及施工要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