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侧扫声呐图像对比度低、噪声强度大特点导致的部分传统滤波方法降噪能力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剪切波变换的侧扫声呐图像降噪方法.首先对侧扫声呐图像进行剪切波变换,在考虑噪声水平的基础上,对剪切系数进行阈值处理,再将修正后的系数进行剪切波逆变换,重构侧扫声呐图像,实现了侧扫声呐图像的降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维纳滤波、...  相似文献   

2.
动目标成像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背景中检测与跟踪运动目标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热点,困难之一是消除运动背景的影响。采用基于均匀稀疏采样仿射变换的参数模型块匹配算法将图像分成许多固定大小的像素块,通过将每一个像素块在下一帧的一定范围内搜索其最优匹配,由此产生的偏移矢量即为该像素块的运动矢量,对上一帧图像进行补偿与下一帧图像差分,用形态学运算图像处理,对图像目标进行识别跟踪。  相似文献   

3.
从运动背景中检测与跟踪运动目标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热点,困难之一是消除运动背景的影响.采用基于均匀稀疏采样仿射变换的参数模型块匹配算法将图像分成许多固定大小的像素块,通过将每一个像素块在下一帧的一定范围内搜索其最优匹配,由此产生的偏移矢量即为该像素块的运动矢量,对上一帧图像进行补偿与下一帧图像差分,用形态学运算图像处理,对图像目标进行识别跟踪.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导航雷达图像的噪声和杂波干扰,通过分析噪声主要特点及各种常见的图像去噪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变换和形态学的雷达图像去噪方法,利用小波的多分辨率特性对图像细节进行处理,再结合形态学闭运算,在降低噪声的同时有效保留了图像细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雷达图像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采用小波变换和Hough变换结合的对SAR图像中舰船尾迹检测的算法。该方法首先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降低相干斑噪声的影响;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对SAR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并利用归一化Hough变换对不同尺度的子图像进行处理,检测图像中的直线,再将多个尺度的直线检测结果结合起来考虑,剔除错误判断,选定准确的舰船尾迹检测直线。最后通过实验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舰船尾迹。  相似文献   

6.
拼接方法是改善舰船图像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拼接好坏直接影响舰船图像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当前舰船图像拼接过程中存在的速度慢、精度低等缺陷,设计了基于安卓平台的舰船图像拼接方法。首先对舰船图像拼接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分析它们的局限性,然后采集舰船图像,采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尺度的子带系数,对于不同子带系数采用不同的配准,实现舰船图像拼接,最后设计了舰船图像的安卓平台,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对舰船图像进行完整的拼接,拼接后的舰船图像可以更好描述所要表达的信息,提高了舰船图像拼接质量,舰船图像拼接效率比较高,其舰船图像拼接效果明显优于对比方法,为舰船图像拼接问题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光谱红外舰船图像质量差影响应用性的问题,提出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红外舰船图像多级融合方法。利用多光谱红外热成像仪采集舰船图像数据,对红外舰船图像实施中值滤波处理,增强图像的视觉传达效果。通过非下采样变换方法,将红外舰船图像划分为高频方向子带与低频子带。依据高频子带融合方法和低频子带融合方法,分别融合红外舰船图像的高频方向子带与低频子带。对融合后的高频方向子带与低频子带实施非下采样逆变换处理,获取红外舰船图像的多级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光谱频段红外舰船图像的多级融合,融合后图像的互信息量、边缘信息保留量均高于0.7,有效提升红外舰船图像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40-144
为有效实现对点扩散函数的参数辨识,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运动模糊角度的辨识算法。在获得运动模糊角度之后,采用对运动模糊图像频谱图投影求和的方法,成功辨识其运动模糊长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参数辨识算法计算量小,对运动模糊方向的辨识误差不大于3°,对运动模糊长度的辨识误差不超过0.3像素,满足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UKF的水下目标纯方位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毅  刘忠  GUO Rui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7):133-136
将基于无迹变换的UKF方法运用到水下目标运动分析中,给出了具体步骤,讨论了其目标运动分析问题.利用测得的纯方位序列,建立了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中,UKF方法在滤波精度上有较明显的提高;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计算量小、实现简单,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海面运动舰船目标的定位检测是军事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海面对光线的折射放射对检测的准确性造成了干扰。本文重点对目标检测法进行研究,分析了算法利弊。为解决目标检测算法对于目标背景的敏感度问题,以及提高算法的实时性,把小波变换运用到目标运动检测中,通过小波变换更新图像背景框图,使实时图像在可变模板背景进行运动物的提取。最后,设计基于DSP的仿真系统,通过实验证明新的方法能较好解决因背景更新以及目标物变形造成的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指纹图像的特点对指纹图像二值化方法作了探讨,提出了指纹图像的二值化改进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指纹图像的方向特性,采用梯度法计算指纹的块方向图,将其量化为8个标准方向,以块方向代替点方向对指纹图像进行二值化。实验表明,此方法对于不同质量的指纹图像都有着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宋杨  林焰  张明霞  王运龙 《船舶工程》2013,35(Z2):22-24
针对航行于海上船舶的横摇运动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探索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简称HHT)方法研究船舶在波浪中的非线性横摇运动的响应特性,对几种不同海况下的船舶的典型运动响应,首先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提取典型横摇响应信号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再对分解得到的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求得典型横摇响应信号的Hilbert谱,通过分析所得谱图的特征,获得船舶非线性横摇运动响应的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HHT方法在分析船舶非线性横摇运动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船舶运动分析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流冲刷下的床面是推移质运动的场所,研究微观床面形态对推移质运动的影响,有利于探究床面上推移质运动的规律,对河道治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经过系列水槽试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视频,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视频中运动的物体进行标记,分析推移质在床面运动的规律,探究水流冲刷对推移质运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颗粒在床面上的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形成一个小于30°的、路径较直的夹角;小颗粒在床面的运动受近底流速的影响,聚集体会对河床表面水流进行树枝型分流,导致小颗粒的运动方向时刻变化,与水流方向夹角范围在0°~90°,在2个聚集体之间加速较为明显;不同形态的聚集体的稳定性不同,且聚集体之间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在气垫船高速行进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其运动参数进行精确控制时,需要对海浪进行实时预报,以减小滤波的滞后.文中基于ITTC双参数谱对海浪数据进行了仿真,并将灰色GM(1,1)模型用于海浪信号的实时预报.针对海浪数据的特殊性,提出一种新型的数据预处理方法.预报结果可知,经过镜像数据预处理后,灰色GM(1,1)模型完全可以对海浪数据进行实时预报,其精度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利用常规方法对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颜色校正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在多特征形成的特征空间上对图像进行区域分割,然后利用常规方法融合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并采用小波变换对融合图像进行区域上的颜色校正,从而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通过与IHS、BT和PCA几种常规融合方法的比较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融合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不同设备、不同信道和不同应用的要求,数字图像处理中需要改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传统的改变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办法是抽取和线性插值。本文基于小波分析提出由高分辨率图像可得到各种较低分辨率图像的多分辨方法符合人的视觉系统特性。为了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本文根据小波子带间的相关性等特点,提出由低分辨率的高频细节预测高分辨率的高频细节方法,从理论分析到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而且优于传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雷达图像数据量大,不便于传输、存储等问题,提出了将整数小波变换、哈希算法和集分割嵌入式编码相结合的雷达图像快速无损压缩算法.通过对雷达图像信号的压缩实验,该算法在不影响事后对雷达数据进行分析的情形下,提高了图像的压缩速度和压缩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讨论在搜索雷达分扇区录取目标点迹的前提下,完成目标航迹建立的问题。通过延迟半个扇区处理的方法,有效避免了目标因跨扇区飞行所产生的航迹重新建立问题。在航迹处理过程中,将航迹分类处理,有效地解决了航路交叉问题,同时又利于计算机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爆破挤淤填石法作为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广泛应用于沿海养殖围堤、围海造地、护岸以及防波堤等水工工程的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在对岱山樱连门促淤围垦工程围堤地基爆破挤淤处理产生的悬浮泥沙输移扩散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爆破挤淤对周围海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挤淤所产生的悬浮泥沙的输移扩散受潮流的影响较大,其输移扩散的范围及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爆破后工程区域附近潮流的水动力强度及方向。爆破挤淤后产生的悬浮泥沙浓度增量由于扩散和沉降作用迅速减小,在爆破3 h后基本降至10 mg/L以下。爆破挤淤施工中产生的悬沙对周围的水环境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持续时间并不长,且影响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