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隧道塌方冒顶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联伟 《隧道建设》2009,29(3):329-333
具茨山隧道右线YK37+671处由于突然出现溶洞而发生塌方,在塌方处理过程中再次发生塌方并冒顶,为降低施工影响,保证运营安全,通过运用对塌陷体进行地表注浆加固、不开挖工作室且使用跟管钻的长大管棚及配合使用注浆小导管的超前支护技术、CRD工法开挖技术、塌方段两端加强衬砌后再处理侵限段的技术和地表陷穴处理技术,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技术手段,成功通过塌方冒顶地段,对隧道塌方冒顶工程的预防和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隧道洞口常处于浅埋段,岩土体稳定性差,能否安全顺利进洞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常需对洞口段进行超前预支护,其中管棚、超前预注浆加固是较常见的手段。文中以吉庆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管棚支护、预注浆及无任何支护作用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不同支护方式的力学效应,为隧道洞口支护形式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路继平  张文新 《公路》2012,(5):335-338
隧道施工中多次发生塌方、掉块、初支变形,经过现场勘察,技术人员分析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了分段加固,完善既有初期支护、局部注浆加固、全断面加固、二衬加强、临时套拱、管棚、拱架施工、预留施工管道、泵送混凝土、吹沙等措施合理整治,成功通过了塌方段.针对塌方整治的难点,总结了处理和预防塌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条件下,在洞内施作大角度长管棚,在管棚保护下施作超前注浆和隧道环向导管注浆,通过注浆,形成管棚以上约4m厚的承载拱作为护拱,再配合其它工程措施,安全通过塌方地段。  相似文献   

5.
在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条件下,在洞内施作大角度长管棚,在管棚保护下施作超前注浆和隧道环向导管注浆,通过注浆,形成管棚以上约4m厚的承载拱作为护拱,再配合其它工程措施,安全通过塌方地段。  相似文献   

6.
乌竹岭隧道塌方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省诸永高速公路乌竹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较大规模塌方,通过采取35m长大管棚,以及管钻施工技术、水泥水玻璃注浆工艺、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等施工措施,对隧道塌方进行有效处理。总结本次塌方处理的施工经验及教训,对今后防范、处理该类隧道塌方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雷公山隧道左线进口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方法,包括地表注浆预加固、长管棚注浆超前支护、超前锚杆注浆支护以及初期支护开裂变形情况、处理措施和中壁法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结合青岭隧道塌方的情况,简述管棚法处理隧道塌方的实施过程,包括:塌方体加固,长管棚支护,注浆管棚,做扇形支撑,二次衬砌等.  相似文献   

9.
坨家山隧道大塌方的管棚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坨家山隧道大塌方处理为例,分析了塌方的原因,详细介绍了管棚法及中隔壁(CRD)工法处理大塌方的施工技术,并探讨了管棚的支护作用和优点,总结了预防和处理塌方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局部塌方现象比较普遍,该文提出采用长管棚超前支护并结合小导管注浆加固措施处理局部塌方区,并采用岩土工程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塌方区段的施工开挖方案以及现场监控量测内容,对比分析试验和计算结果,验证了塌方处治效果和后续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富水粉细砂层隧道开挖引发典型坍塌问题,采用现场勘查、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据监测等手段,对桃树坪隧道塌方处地表和双向开挖掌子面提出科学治理方案。通过注浆填充率、P-Q-t曲线及注浆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坍塌处地层有一定的吸浆能力,虽注浆量逐渐减少,但其抗压逐渐增大,地层得到挤密性加固。注浆后砂层自稳能力明显增强,在稳定性增强的情况下,塌方后的支护体系比塌方前的支护体系增强很多。管棚的数量相对于原管棚设计根数有所减少,但是单根的强度比原设计的管棚单根强度有所增强,管棚施工间距超出设计间距10 cm,可通过超前密排小导管预注浆补强。  相似文献   

12.
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穿越富水软弱围岩时常发生塌方地质灾害,给工程建设带来困难。该文依托江西省昌宁高速公路莲花山隧道塌方实例,运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软件对典型断面进行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定量分析了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塌方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以及渗流场响应特征,研究了塌方发生机理。基于稳固处治原则,采取了包含塌体稳固、塌方影响段加固、塌方情况物理探测、管棚支护参数设计、塌方段洞内管棚注浆支护、短开挖强支护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塌方处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秦辉辉  赵占厂  李晓博 《公路》2013,(1):302-307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案例为依托,对该隧道塌方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软弱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台阶长度及下台阶开挖支护时机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软弱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应采用短台阶法施工,下台阶开挖时应立即施作支护,以抑制洞周围岩变形及塑性区的发展,避免围岩失稳、崩塌。并结合工程情况,提出采用多循环管棚注浆方案通过塌方段,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某高速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段塌方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施工过程的控制。处理过程中采用CRD法开挖及长大管棚钻进、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等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管棚法在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青岭塌方的情况,简述管棚法处理隧道塌方的实施过程,包括:塌方体加固,长管棚支护,注浆管棚,做扇形支撑,二次衬砌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实际隧道塌方实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隧道贯通段开挖三维模型,分析水平岩层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围岩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同时深入分析隧道贯通段塌方产生的力学机理和地下水、爆破振动、空间效应和施工等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深埋隧道现场判断隧道贯通塌方起因和预测隧道塌方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庙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法雨 《隧道建设》2011,31(3):385-390
玉庙隧道是一座平行双洞四车道浅埋公路隧道,围岩软弱且含有地下水,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施工前期左洞出口发生了塌方。对玉庙隧道的塌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地表和洞内注浆加固及加强支护结构参数的处理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洞内注浆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选择比较合理的方案。结果表明:实际采用的塌方处理方案安全可行,经济合理,保证了隧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雷公山隧道进口段预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健华 《公路》2002,(2):108-110
介绍了雷公山隧道进口浅埋软弱围岩段的预加固施工方案的选择,包括地表注浆预加固及长管棚注浆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金山隧道塌方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塌腔,通过搭设“安全棚架”使施工人员在棚架下安全施工,消除施工人员的恐惧心理.文中分析了该隧道塌方的原因,分别说明了塌方影响段和塌方段的处理技术及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G045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改建工程将军沟隧道右线YK582+461~+400段隧道在施工中发生了较大塌方和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等事故。论文在分析将军沟隧道变形侵限机理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将军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段施工处理方案,以及将军沟隧道该段处理变形侵限的临时支护形式、加强支护手段和隧道该段塌方变形段采用的CRD开挖方案。将军沟隧道变形段在论文介绍方案的指导下顺利通过,实践证明了论文方案的可行性,论文介绍了将军沟隧道大变形侵限段的处理技术对同类隧道的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