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杭州解放路隧道穿越沪杭铁路段的结构计算与设计以及铁路加固设计,对超浅埋大跨近距双洞城市隧道穿越铁路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及铁路加固设计进行了探讨,对今后超浅埋大跨近距双洞城市道路隧道穿越铁路采用暗挖法施工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党平 《隧道建设》2012,(Z1):117-121
为了解决铁路大跨软基浅埋隧道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本文结合石林隧道软基浅埋段施工技术,通过地貌勘察、地质钻探,确定该段施工采用盖挖法(先拱部明挖施作护拱,后洞内暗挖通过的施工方法),并在护拱施作实践中,合理运用长管棚,护拱基底加固处理(找平层、加固桩、托梁)等技术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成功克服了松软浅埋地质及地下水位线以上的长大隧道安全、快速施工难题,为隧道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隧道软基浅埋段盖挖法施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缩短工期、减少投资的优点,通过该技术的成功运用,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罗山隧道左线出口段与V形冲沟斜交下穿和最小埋深2.47 m的工程特点,采用盖挖法施工。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受力、变形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浅埋偏压段盖挖法施工要点。结果表明:在隧道浅埋偏压段用盖挖法施工,可避免大面积明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规避了隧道冒顶坍塌的危险,同时对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是浅埋偏压隧道最佳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4.
大跨连拱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监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跨连拱隧道洞口浅埋段的特殊地质,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陈家桥大跨度连拱隧道为依托,选取典型断面开展施工监控,及时了解该隧道在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动态,分析太跨连拱隧道洞口浅埋段的围岩及衬砌的受力情况,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了浅埋地下工程的基础概念,阐述了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方向,指出了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同时对浅埋暗挖各施工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墙法和交叉中隔墙法、双侧壁导坑法、双CD法及特大断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中洞法、柱洞法、侧洞法和桩柱法)的施工要点,适用范围及条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总结强调了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和比较明挖法、盖挖法及浅埋暗挖法在浅埋地形下的适用性,结合沟谷地形特征和地质情况,提出隧道在穿越沟谷浅埋段时应分区设计施工方案,并对过渡段在施工及支护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和对策探讨。结果表明:以超浅埋界限深度和浅埋界限深度作为U、V形沟谷施工方法选取的界限是切实可行的;采用设置变形缝或预留变形量的措施能有效消除结构间刚度差异;桩长渐变是结构基础埋深差异过渡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于勇 《隧道建设》2013,33(10):874-882
为保证营盘路湘江隧道水下浅埋大跨断面的施工安全,合理地确定施工组织方式、施工措施及超大断面施工方法,通过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水下浅埋大跨段的施工工法设计方案,并利用三维模型对开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及施工监控数据分析证明了施工过程中采取的14部开挖、双层支护、提前扩挖过渡等技术的合理性,成功解决了湘江水下最大跨度隧道施工安全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分岔大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匝道与正洞分岔合流大跨段断面大、变化多、埋深浅、地质差、受力变形复杂。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合流大跨段开挖,介绍了一套完整的分岔大跨合流段施工技术,并对开挖断面渐变分部、异型二次衬砌等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证明,本分岔合流段大跨在埋深浅、地质差、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地层加固措施、不同断面的合理渐变、超大断面的合理分块、保留临时支撑施作二次衬砌等技术是切实有效的,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田佳  刘军  王改鹏 《隧道建设》2012,(Z1):85-89
对国内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法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对比,并以此为基础在合福铁路客专闽赣V标庵源山隧道、凤凰山隧道、范墩坪隧道、九台山隧道浅埋偏压段,采取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利用三台阶七步法快速、安全地完成该四座隧道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根据施工过程及结果,分析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大断面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重点、关键工序、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为以后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距大跨超浅埋双洞分修隧道穿越铁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州解放路延伸线新城隧道采用左、右线双洞分修型式,具有埋深浅、跨度大、间距小的特点,穿越地层地质差,同时需下穿既有沪杭铁路线,施工技术含量极高。文章介绍了穿越铁路段施工中采用的综合技术及相应的针对性辅助施工措施,结合监测信息反馈,分析阐释了浅埋暗挖法及其综合配套技术在施工实际中的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兰秦快速路忠和至水阜段傅家窑隧道浅埋段的施工实践,通过接触法、无接触法监控量测手段,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浅埋段在不同施工条件下的收敛、变形情况,总结了在施工大断面黄土隧道时应注意的施工要点。并详细介绍无接触量测技术观测组成,观测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邵怀高速公路鸡公界隧道为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如何界定隧道浅埋、深埋、超浅埋以及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的确切依据,重点介绍了暗挖法施工隧道偏压、超浅埋段的进洞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13.
京沪高速济南连接线工程浆水泉隧道穿越黄金谷风景区,该区段属浅埋、超浅埋、局部浅埋及外露等突变地形,施工难度大,环保要求高。为顺利通过本段施工,对该区段的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及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确定了对拱顶外露区段采用盖挖法施工,即先小范围挖方,施工拱盖后,在拱盖保护下再进行洞内暗挖的施工技术,减少了对山体的扰动,降低了对风景区的环境破坏,提高了施工速度,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盖挖法施工后隧道围岩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施工方法的隧道安全性满足要求,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埋暗挖隧道近接建筑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云 《隧道建设》2004,24(2):40-43
在城市复杂的环境下,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及管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北京城铁一段超浅埋暗挖隧道下穿一玻璃幕墙并控制其沉降的工程实例介绍,论述了采用动态注浆技术可以控制邻近建筑物沉降,为在城市复杂的环境下,浅埋暗挖法施工保护周边环境开发出另一条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冯建霖 《隧道建设》2015,35(5):473-477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与T2航站楼之间的单层双跨连拱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垂直下穿机场跑道,采用超长管幕下十导洞分步暗挖法施工。通过对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建隧道施工地表最大沉降值平均为9.28 mm,控制变形情况良好,采用超长管幕保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切实可行;2)3个断面变形拟合得到的确定调节系数平均为0.951,地表变形符合Peck公式;3)变形拟合得到的K值平均为1.903,为北京地区常规数值的3~6倍,管幕的存在对新建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具有阻隔及扩散作用;4)变形拟合得到的Vl值平均为0.201%,略低于北京地区常规施工方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笔者所工作过的邵怀高速公路鸡公界隧道为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如何界定隧道深埋、浅埋、超浅埋以及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的确切依据。重点介绍了暗挖法施工隧道偏压、超浅埋段的进洞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隧道浅埋大断面施工中,受开挖断面尺寸和邻近隧道施工扰动的影响,上覆岩体受力复杂,极易发生移动和变形,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错距对改善围岩受力状况、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尤为关键。文中在分析上覆岩体位移变形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采用预留核心土法、台阶法施工时洞内变形和地表变形进行分析比较,并对洞内外变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台阶法施工方便、工序接替快、对围岩扰动少,当左右幅隧道施工错距为1倍洞距及以上时,可有效减小互相扰动的影响,有利于隧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刘伟 《隧道建设》2000,(2):12-15
本文根据重庆市梁万高速公路马王槽右线一号隧道进口段大跨偏压浅埋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了大跨偏压浅埋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研究了隧道整体式衬砌与新奥法(NATM)施工新技术之间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上的关系,解决了正确处理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施工技术,今后为类似隧道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公路隧道车流量越来越大,为了顺应经济的发展,我们设计了越来越多的三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为了确保大断面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为设计提供依据,我们对某大断面隧道浅埋段围岩内部位移和锚杆轴力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盖挖法”在超小净距大跨隧道洞口滑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跨隧道洞口段埋深浅、超小净距及滑坡的工程难点和特点,结合相似工程经验和地铁“盖挖法”设计与施工原理,与传统的明挖法施工方案进行多方面详细比选.分析结果表明,“盖挖法”是最佳的施工加固方案,能够很好地治理洞口滑坡,确保隧道正常进洞;同时也能确保中岩墙的稳定和强度,降低左右洞施工的相互影响及减少对洞口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类似工程情况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