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厉红星  高婷 《隧道建设》2016,36(2):206-211
为了提高地铁领域中降压变电所接地设计技术水平,符合国际IEC标准及我国国家标准,对目前地铁车站中降压变电所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多点接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一点接地”设计方案的优点,提出合理的接地方案;通过对35 kV系统接地故障引起0.4 kV系统中的工频过电压、故障电压的分析,以及弱电系统的阻抗分析,得出接地工频电阻值小于1 Ω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应充分利用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极,不需要设置人工接地网。  相似文献   

2.
地铁低压配电设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艺 《隧道建设》2019,39(1):125-129
为使地铁工程中的低压配电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结合一些设计问题案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低压配电设计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等电位联结设计常见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应按区域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板(LEB),不应互联在一起,并且LEB应就地连接结构钢筋; 通过对安全特低电压(SELV)照明线路保护管选用金属管时存在的电气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地铁场所中的SELV照明线路保护管应选用绝缘型管材; 通过对配电箱进线开关电器选用隔离开关、断路器2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研究,得出设计人员应重视隔离开关的应用,视具体情况选用开关电器; 通过对35 kV系统或0.4 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以及发生雷击时N导体对地电位情况进行研究,得出选择断路器极数时应考虑使用环境场所; 通过对电涌保护器(SPD)应用、区间配电回路接地故障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研究结论对指导低压配电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接地与安全设计中综合接地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武汉地铁二号线车站接地与安全设计的工程实践,介绍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的要求以及接地装置的典型布置;运用比较分析,讨论了接地装置的组成内容、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并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汪乐  王涛  宋磊 《隧道建设》2018,38(12):2006-2012
地铁明挖车站和市政桥梁合建时,为同时满足2种不同类型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需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合理可行的结构形式。依托成都地铁白佛桥明挖车站与其上部市政桥梁的建设,总结国内类似工程经验,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桥梁承台与地铁车站顶板进行固结连接,桥梁跨度与地铁车站框架柱跨进行匹配,同时桥墩避开地铁车站端头井、换乘节点等复杂结构受力区域进行布设; 建立三维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分析上部桥梁荷载对地铁车站结构构件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桥墩影响范围内的车站顶底板和侧墙的厚度及配筋进行增强,桥墩轴线下方的地铁车站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满足合建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裂缝控制等要求。另外,选取LS-DYNA软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合建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 车站板、墙、梁等构件在支座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各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强度及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防雷接地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汉枢  张毅  李卫民  江凡 《公路》2004,(6):170-172
分析了公路隧道防雷接地的特殊性,提出将隧道初期支护的锚杆、管棚、拱架等焊接固连起来多点引出做基础接地体,构成接地装置,并采用拦截、屏蔽、均压(等电位连接)、分流和共用接地系统等综合防雷方案。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对公路隧道防雷接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朝军  刘龙涛 《隧道建设》2018,38(Z1):110-114
为研究地铁车站出入口排烟的合理方案,通过大量工程实例,根据机房位置的不同将地铁出入口排烟设计方案分为5类,从气流组织、土建影响、排烟效果等方面对在车站大系统机房设置排烟风机、在地下通道旁边设置排烟机房、结合出入口设置地面排烟机房、出入口通道顶部设置土建夹层作为排烟机房、在地面出入口屋顶设置排烟风机等5类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对高度超过10 m的多级提升出入口防烟方案进行设计,得出不同情况下建议采取的最佳排烟方案,以期为地铁车站出入口排烟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付一平  张呈祥  尹俊  顾蓉  张安 《隧道建设》2018,38(10):1706-1711
为解决既有基坑锚索侵入地铁车站基坑导致车站基坑局部地下连续墙无法施工的难题,分析处理既有基坑锚索侵入地铁基坑的方案设计难点,对既有基坑采取坑内部分土方回填、增设内支撑和向车站基坑侧放坡3种处理方案进行比选,选取最为经济可行的向车站基坑侧放坡方案,即在完成向车站基坑侧放坡的措施后,在既有基坑坑底回填土方,接着依次拔除锚索,并通过调整车站基坑内支撑的型式,保证车站基坑开挖期间既有基坑与车站基坑的安全。采用PLAXIS软件模拟向车站基坑侧放坡方案在既有基坑锚索拔除后及车站基坑开挖时的基坑和围护结构变形情况,并通过现场监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吻合,采取向车站基坑侧放坡方案处理既有基坑锚索侵入地铁基坑措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如图57所示的简图表示车辆工程技术中使用的三种不同网络类型的原理。第二个字母说明用电设备的接地状态。N:用电设备上的导电壳体通过保护导体或PEN导体与操作地面(产电设备)连接。T:用电设备上的导电壳体与地面电位或共享参考电位(车身)直接连接。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三个常见网络类型:TN网络、TT网络和IT网络。  相似文献   

9.
如何从根本上避免车流与人流之间的交织,在提高路段行车速度的同时保证过街安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文中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既有设施的特点,以地铁出入口为突破口,对地铁车站24 h过街通道展开调查和研究,从定义、类型及规范要求等方面对过街通道进行阐述,并提出叠层过街、车站端部过街和上跨区间过街3种24 h过街通道设计方案,为长沙市轨道站点慢行交通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梁艳  唐春华 《隧道建设》2014,34(3):254-258
随着城市地铁工程的建设以及沿线部分车站与周边用地条件的限制,冷却塔的布置与城市景观不协调的现象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日渐凸显。介绍分析4种冷却塔布置形式(地面冷却塔、下沉式冷却塔、地下封闭式冷却塔和蒸发式冷水机组),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技术特点、工程初投资情况及运营费用等方面对比分析这几种冷却塔布置形式。认为,地铁车站应结合环境评价及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对比,并选取对应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郭莉 《隧道建设》2014,34(4):298-302
现行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对火灾时非消防电源的切除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火灾时切除非消防电源的目的、方式(手动方式或自动方式)及位置并未形成一致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明晰了火灾时切除非消防电源的主要原则和目标,即: 避免造成人员恐慌和二次事故;避免火灾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火灾扑救人员的安全,避免造成触电事故;在保证消防救灾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断电范围。最后,结合地铁车站用电负荷及运营管理的特点,提出车站设备区、公共区发生火灾时切除非消防电源的原则、方式及位置。  相似文献   

12.
杨海 《隧道建设》2013,33(9):746-750
为提高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精细化,分别采用传统二维简化算法和三维有限元算法对2种典型地铁车站(单柱双跨和双柱三跨)的纵梁进行内力对比分析。2种算法的纵梁内力结果差异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建议继续采用传统算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将更符合结构实际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邻近管线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霆  罗富荣  刘维宁  李兴高 《隧道建设》2011,31(2):192-197,207
为了解地层变形引起的管线沉降规律,依托北京地铁10号线黄庄站工程,基于地表和管线沉降的实测数据,利用时程曲线分析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邻近典型管线变形规律。洞桩法车站施工引起的管线沉降主要分为3个变化阶段:初期缓慢变化期,掌子面通过测点时的急剧变化期和掌子面通过后的稳定期。管道与土体在车站施工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沉降差,在管道正下方土体开挖时差异沉降迅速增大,掌子面通过测点一定距离后,差异沉降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李启森  吴雷 《隧道建设》2007,27(4):82-84
 地铁建设中隧道联络通道是重点之一,而在软弱地层中进行联络通道底部泵房开挖则是联络通道施工的关键。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天—五区间二号联络通道泵房的施工,介绍了在富水软弱地层下的土体注浆加固法结合暗挖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曾亮  李璐 《隧道建设》2014,34(5):443-451
为解决城市中心区域的大型客流快速集散难题,往往需要设置多线换乘的地铁综合枢纽。以深圳地铁车公庙综合枢纽为例,运用调查和研究的手段,结合市政工程改造和城市更新发展的需要,从线网规划、换乘方案、客流组织、公交接驳、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解决了在复杂城市环境下设置多线换乘地铁综合枢纽时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姚显贵 《隧道建设》2014,34(9):880-886
用明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的下列部位存在自然形成的围合空间及剩余空间:1)车站小端的附属与主体之间;2)中间站设置的配线上方的剩余空间;3)换乘站设置联络线时,联络线与车站之间的围合空间;4)地下深埋车站的地下一、二层的剩余空间。目前,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均较高,应对上述围合空间进行合理利用:1)作为设备用房或备用房间,减小车站投资;2)进行适度商业开发,作为地铁运营的补贴。如果不利用这些空间,对相应空间进行空置或回填,将会:1)形成永久的死空间;2)可能增加车站的围护结构、主体结构和土方回填等土建费用;3)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若不与车站同期开发,后期再想改造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对围合空间利用存在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表明利用围合空间及剩余空间具备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陈新 《隧道建设》2015,35(8):815-820
目前国内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的设置尚无明确标准可依,为了深入研究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标准,结合青岛、厦门等地的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分析了地铁特长海底隧道的火灾原因及特点,提出了特长隧道内消火栓、轻水泡沫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典型方案设计建议,并对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从方案比选等方面加以论述,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面的思考和体会。推荐消火栓系统+联络通道内设置高压细水雾系统,指出管材及管道结构安全是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清菲 《隧道建设》2015,35(12):1275-1280
以青岛某即将修建的线路下穿既有车站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地铁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在硬岩地区,新建线路采用型钢格栅密贴下穿及采用CRD法近距离下穿2种方案引起的既有站底板位移变化的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为了避免应力集中,下穿线路应尽量避免布置在既有线中柱下方。2)随着2条线路轨面标高距离的增加,开挖引起的既有线底板沉降及最大、最小主应力逐渐减小,当2条线路之间的净距达到3 m左右时,引起的底板沉降仅0.9 m左右,为密贴下穿的14.5%;最大、最小主应力为密贴下穿的75%左右。3)施工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进行换撑施工线路二次衬砌。  相似文献   

19.
石广银 《隧道建设》2014,34(1):24-31
随着城市轨道线网规划规模的不断发展,地铁换乘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设计工作中同期或近期换乘站的设计较为深入细致,而线网规划远期换乘站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在建地铁站设置的位置及预留换乘形式直接影响着远期换乘站的设置及使用功能。本文分析了双线远期换乘的几种形式及特点,通过对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站由于规划相对滞后引起后期改造困难和既有卫星广场站先期站位未充分考虑车站换乘设置,致使后期换乘实施困难,使用功能被削弱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远期换乘站设计应从线网规划、站位选址、换乘节点预留等方面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