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BOT模式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为了解决项目管理中的难点,更好的对项目进行管控,以重庆南川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为依托,对BOT模式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业主管理主要程序、管控要点和风险应对进行阐述,为该模式的项目建设业主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工程代建制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上正逐步推广运用,但在BOT项目上很少采用。樊魏高速公路作为湖北省高速公路招商引资项目,采用了工程委托代理建设制,这种建设管理模式湖北交通界称之为"樊魏模式"。该文分析了在高速公路BOT项目中应用工程代建制的优缺点,介绍了樊魏高速公路运用工程代建制而形成的"樊魏模式"的情况,探讨了这种模式的实际内涵、作用和效果,对类似BOT项目采用工程代建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模式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在中国公路项目建设中得以应用,但在该模式下,公路建设及运营项目不但存在着传统模式下项目建设风险,还存在许多新的风险.文中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BOT模式下公路项目风险进行研究,并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给出了主要影响因素,以便业主在项目管理中能抓住主要风险因素进行防范与管理,从而有效降低整个项目的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4.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阐述了高速公路BOT融资项目的优势,分析了高速公路BOT融资项目的风险及风险规避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勇 《交通科技》2013,(4):81-83
BOT模式是国家积极推行的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方式。文中通过对广西高速公路BOT项目的调查,分析了民营企业投资的特点及优越性,结合湖北省保康至宜昌高速公路现状,得到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分析与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忠辉 《中外公路》2007,27(2):200-204
该文对高速公路BOT项目进行了风险分析,指出在高速公路中,存在政治风险、完工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金融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环保风险等几大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的分担原则,并对以上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监控措施,希望给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在高速公路BOT建设过程中对风险监控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日,四川绵(阳)遂(宁)高速公路遂宁段BOT项目正式动工,拉开了2008年四川全省6个BOT公路项目的开工序幕。  相似文献   

8.
以BOT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公路建设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具有多种优越性.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将成为今后我国引进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的重要方式,但由于BOT方式过程的复杂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从事公路建设BOT项目融资建设的项目公司业主如何做好项目融资的财务规划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已从起步建设阶段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现有投资体制,大部分高速公路新建项目仍将采用BOT模式,需要通过明确企业作为项目投资主体负责高速公路BOT项目的建设、经营和管养。高速公路作为重大基础设施有其特殊性,有必要对其投资风险、特别是不完全受控的外部风险进行分...  相似文献   

10.
结合榆林至佳县高速公路BOT项目安全管理的实际,分析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项目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榆佳项目针对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所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我国高速公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供高速公路项目安全管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影响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析,在模糊数学原理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繁多复杂等特点,为保障PPP项目的成功实施,提出基于改进熵权灰色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考虑风险动态性特征,采用Delphi法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按阶段进行有效识别,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 其次,通过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利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实现风险指标信息的透明化,借助模糊理论计算风险综合评价值,判断项目风险等级,并采用改进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主客观权重; 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青岛地铁3号线实际案例中。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风险等级为“中等”,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某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说明其实用性,为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的评判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关于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和工程质量风险的研究基础上,立足业主角度,从防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的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影响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的风险因素,对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指标进行了确定,并建立了施工单位信用评价、总投资进度计划等16项目指标的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模型,将模型运用到HT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实践中,。最后根据HT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国容 《隧道建设》2005,25(5):73-75
从项目公司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项目公司和政府签定的广西岑溪至梧州高速公路BOT合同中主要的风险性合同条款,讨论如何通过设立BOT合同条款这一手段认识、管理项目风险。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关注的重点,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检测与经验判断来评价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滞后与主观意见等影响。本文根据浙江沿海高速公路信息化平台所监测到的混凝土梁施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混凝土梁施工质量评价体系;然后,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最后以台州沿海高速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监测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施工标段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建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评价体系可及时、客观对不同标段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质量进行评价,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影响;浙江沿海高速台州段不同施工标段预应力混凝土梁总体施工质量优良,各标段评价结果与该工程质量检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王卓甫  洪伟民 《公路》2007,(5):121-124
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做好工期延误的责任归属和量化对于监理工程师公平、公正地处理工期索赔,维护业主和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多主体和多事件交叉干扰下,工期延误责任归属和量化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基于Shapley值的工期延误分析法,直接将工期延误责任定量化地分摊到相关活动中,然后针对具体活动再确定业主和具体承包人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整个分析计算过程是建立在一系列公式的基础上,可操作性强,易于计算机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高速公路景观安全协调性进行分析,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安全评价细分为线形、中央分隔带、路侧、桥梁、隧道、交叉口、服务区、附属设施等8个评价要素,分项提取和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其景观安全协调性的优劣程度,以重庆涪陵至石柱沿江高速公路的景观安全协调性研究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有效可行,简洁易实现,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多层次模糊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多因素影响下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对策选择问题,在全面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和技术对策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预养护对策多层次模糊决策模型:首先确立决策指标的层次结构,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准则层和指标层各个因素的权重赋值;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了方案层个体评判指标的特征矩阵,由模糊数学运算得到各个方案的综合排序,以此确定最佳预养护措施。所建立的决策模型综合考虑了预养护对策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层次划分与模糊运算,将定性指标量化,从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合上海市浦星公路预养护工程进行的实例研究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沥青路面预养护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