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进行评估,指出大桥通航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桥桥区水域相对应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为桥梁主管部门及船舶安全过桥提供参考,对缓解大胜关长江大桥桥区水域通航环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通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江苏北部城市融入上海经济圈,对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桥区的水流情况和通航状况,给出了海船通过苏通大桥的航行导则、基本航法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改善桥区通航环境的建议和解决办法,以利于保障大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上大桥建设陆续增多,桥区发生事故的情况日益突出,在建大桥的安全保障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海上大桥建设对附近水域通航的影响,提出海事主管、施工单位和通航船舶分别应采取的对策,以促进桥区水域航行安全,减少海上大桥建设中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大桥施工期和营运期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桥区水域船舶航路设置方案要适应营运期船舶安全航行的要求.文中在介绍泰州长江大桥桥区水域航道尺度和船舶流量的基础上,就航路设置方案进行研究,分析比较航路设置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山区河流桥群河段的选址、桥梁间距及桥跨布置对桥区通航条件的影响较大。长江菜园坝桥群河段通航环境复杂,通过模型试验,按建桥的顺序研究桥梁建设对该河段通航水流条件、船舶操纵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石板坡重庆长江大桥对桥群河段通航条件的影响相对最大,航道变得狭窄、弯曲,通航净宽尺度不足,桥群河段的通航条件较差;菜园坝大桥主通航孔虽然一跨过通航水域,但与石板坡间距较近,下行船舶在通过菜园坝大桥后应及时调整航向和船位。为保障通航安全,应整体考虑桥群河段的通航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跨江大桥的建设恶化了内河水域通航环境,对船舶通航形成障碍,同时也给港监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温州瓯江水域管理实践。探讨了跨江大桥建设和建成后的水域通航安全维护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桥梁水域的界定对桥区的通航安全和桥梁自身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风流影响下船舶在桥梁水域的漂移量计算,得出限制航宽下桥梁水域的取值范围,为桥梁水域的界定和船舶在桥梁水域的通航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几个船舶过桥事故的案例分析,探讨了跨江、跨海桥梁设施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提出了船舶在桥区安全航行的对策,以避免船舶过桥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船舶停车冲程和倒车冲程,运用跟驰理论,建立了船舶安全尾随距离计算模型.在船舶交通流分析的基础上,选定黄冈长江大桥桥区水域为目标水域,应用该模型计算典型船舶在目标水域的安全尾随距离.将计算结果与长江干线能见度禁航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比较,认为该计算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为长江干线能见度禁航标准的量化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大桥附近的码头通航安全,分析影响码头能力损失的因素,确定受大桥影响的码头能力损失指标,提出了基于灰色模糊的码头能力损失模型。根据灰色关联度的隶属度求解,用层次分析法分配计算各个因素权重,以甬舟大桥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选取5个有效的指标因素,完成了对码头能力损失的定量分析。研究有利于加强码头安全规划管理、保障桥区船舶通航安全,为桥位线的选线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能见度不良船舶的行动规则及近距离避让两方面着手,阐述进江海轮在能见度不良时的操纵避让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使船舶驾引人员能从中得到启发,对进江海轮在能见度不良时的安全航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驾引人员的实际应用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江苏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长江航道的整治改善,进出长江的海轮日趋大型化、大吃水化。本文在讨论了进江超大型海轮的操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引领好望角型海船进江及停靠张家港海力码头的实际经验,就超大型船舶在长江上的航行、避让、锚泊及靠离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通航的特殊性,提出一种船舶领域的实证方法,以定量界定LNG船移动安全区尺度,并构建LNG船通航模式下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根据五号沟LNG码头所在航道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对所提出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NG船移动安全区尺度误差在15~28 m,具有较高的精确度。LNG船进港通航影响下的同向和逆向航道通过能力分别为110~250艘·h-1、120~230艘·h-1;LNG船出港通航影响下的同向和逆向航道通过能力分别为140~240艘·h-1、90~230艘·h-1。从通航效率的角度, 建议LNG船在满潮前1 h的白天时段进港,航速可保持11 kn以上,但不应超过规定的最大航速; 从通航安全的角度,建议 LNG 船在满潮后 1 h 的白天时段出港且航速保持 9.5 kn 以下,以保障 LNG船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位船长的航行经验及相关建议,文章在分析渤海湾冰情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渤海湾冰区航行问题的解决策略,对于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和渤海湾港口的使用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珠江口水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该水域开展地质调查作业使得水上交通风险增大,如何在特定的水域实施特定的作业工艺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笔者通过珠江口实际案例分析开展通航安全保障性探讨,针对珠江口水域通航环境进行水上交通风险分析。从涉及到的作业施工方、作业水域周围过往船舶以及海事管理等其他保障服务部门诸方面,在分析地质调查作业整体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相关风险耦合后存在的风险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通航安全保障性措施建议,以此来降低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风险概率,并为类似的水上地质调查项目开展通航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铜鼓滩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铜鼓滩处于两反向河湾的过渡段,枯水期上口水深浅,不满足尺度要求,中段航槽落湾,弯曲半径小,下口流速大,流态乱,上下水船舶航行危险。在有关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滩段的演变规律及碍航机理,对弯道浅险滩的整治方案和整治建筑物结构等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这对山区河流类似滩段的治理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港口改造引发的通航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角B电厂煤码头水工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为实例,对珠三角地区港口改造升级引发的水上通航安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改造方案和水上安全生产对策,为港口码头改造升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