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盐湖区桥涵设计建造的主要技术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我国的盐湖分布广泛,随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越来越多的铁路需要穿越盐湖地区。根据察尔汗盐湖区的工程环境特点,分析盐湖地区桥涵修建的主要技术难题,研究提出盐湖地区桥涵的主要设置原则、综合防腐措施及施工方法。研究结论:在总结西宁至格尔木铁路相关设计、研究及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盐湖区桥涵设计建造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措施:选择受力明确、施工简便、耐久性好的桥涵结构形式及基础类型,进行恰当的构造处理,采用耐久混凝土,设置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合理运用环氧涂层钢筋、钢筋阻锈剂、纤维混凝土、硅烷浸渍、防腐涂层、渗透性模板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附加措施。  相似文献   

2.
铁路既有线桥涵基础及顶进施工关键技术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查找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桥涵基础及顶进桥涵施工中关系铁路行车和施工安全的关键过程、技术与方法. 研究结论: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桥涵基础及顶进桥涵与管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较大,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把握住关键过程,综合采用可靠、有效、成熟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卡死主要环节,把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确保铁路行车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桥涵混凝土基础表面涂刷沥青油渣防冻胀层,是青藏高原铁路多年冻土区线下结构物施工中的特殊要求。在缺乏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情况下,如何施工好桥涵基础混凝土表面沥青油渣防冻胀层,从而满足设计对防冻胀的要求,提高结构物抗御恶劣环境条件的性能显得十分重要。对此,在青藏铁路线下施工中,通过对沥青油渣防冻胀层使用材料的合理选取、防冻胀技术指标测定、配合比对比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反复探索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青藏高原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涵基础混凝土表面沥青油渣防冻胀层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结构物基础防冻胀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察尔汗盐湖区含盐地层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对结构物的超强腐蚀性,在总结既有西宁至格尔木铁路相关设计、研究及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西格二线工程盐湖区桥涵的设计实践,提出了含盐地层中桥涵基础的设置原则及合理类型。比选制定各类基础的防腐蚀措施,并对基础的施工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研朔黄铁路桥涵结构的运营现状,分析30t轴重货物列车运营条件下各种跨度桥梁运营活载效应与设计活载效应比值,提出朔黄铁路大轴重重载运输强化改造设计活载图式,开展朔黄铁路30t轴重货车实车综合试验,根据各类桥涵结构特点和试验结果,得出大轴重重载列车对桥涵结构的作用规律。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普通高度预应力混凝土梁、低高度及超低高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梁支座、钢筋混凝土涵洞及框构桥和墩台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大轴重重载运输条件下桥涵结构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研发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强化、辅助梁强化、小跨度桥涵强化等技术,研制了新型重载支座。各强化技术与措施经朔黄铁路工程实施与强化效果验证,可提高桥涵结构承载能力,能满足30t轴重货车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6.
孙彤 《铁道勘察》2006,32(6):50-53
介绍了严寒地区桥涵特殊病害的概况及分类,对特殊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了防治多年冻土区特殊病害的几条措施:引排水;隔水;换土;保温;通风;改良土壤;深基础。  相似文献   

7.
铁路立交桥涵施工重点为桥涵预制和铁路架空顶进,桥涵顶进是立交桥施工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桥涵顶进施工采用多种方法,如:一次顶入法、对顶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入法等,常用施工方法为一次顶入法。顶进施工常见质景通病为后背变形过大终止顶进、滑板下沉断裂、桥涵扎头开裂、线路横移影响行车等,本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桥涵顶进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常见质量事故,提出了预防及处理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本篇文章所提出的桥涵顶进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切实可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温度测试的方法和测温过程,对测试结果结合混凝土材料特点及桩周冻土类别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和桩周土回冻所需时间,并通过对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反应出混凝土入模温度与强度发展的关系,对多年冻土区桥涵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抗硫酸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在临策铁路桥涵工程中的试验应用情况,分析在不同技术要求、不同施工环境中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桥涵结构专用混凝土的耐久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铁路桥涵结构专用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指标以及现场实际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青藏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长期耐久性能的若干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两方面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宽带化、平台化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的现状、移动通信演进路线,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集群宽带化、平台化演进的路线。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MarkV型公铁两用车的结构特点,在国外的运用状况及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对该车进行的有关试验情况,论证了MarkV型公铁两用车在我国铁路上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我发展公铁两用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铁火灾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对世界各国的地铁火灾进行分析,阐述了地铁火灾产生的原因和危险性,介绍了地铁设计中的通风空调系统,探讨了火灾研究的手段,并通过实例进行模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焕 《铁道建筑》2004,(11):49-51
介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路堑爆破开挖施工中的爆破器材选择、爆破设计参数的试验研究 ,由于施工中采用了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5.
柯敏  李洪所 《铁道建筑》2006,(11):37-38
沈阳北站无站台柱雨棚工程是在既有铁路客运站内修建的大型钢结构工程。文章结合施工实际,针对工程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确保了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并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某滨海填土区地铁盾构隧道,在运营8年后出现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结合区间隧道所在地区地质情况及结构特征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①地质情况复杂,隧道处于淤泥质地层中,衬砌结构发生不均匀变形;②道床结构与衬砌管片之间不密实,道床与管片结构变形不协调。根据病害原因,制定以适用的材料填充道床结构与管片结构间缝隙的病害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7.
实施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和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大多数站段及下属车间的管辖范围、管理跨度、设备和人员等都成倍增加,所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压力都普遍加大,这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控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提升现场的安全控制能力?结合电务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重予以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铁路运输是使运送对象改变空间位置的经济活动,铁路经济规划的目的是满足运输需求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其规划的特点之一在于与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通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实验,可以分析、研究和确定规划的效果,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研究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最终获得满意的规划依据.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铁路经济规划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模型、理论基础、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栈桥上轨道连接道岔的种类,结合烟大轮渡工程情况,重点研究栈桥上轨道分别以普通道岔、转动短轨、滑动道岔连接时的平面布置方案,分析各方案优缺点,根据轮渡作业特点推荐滑动道岔连接方案。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高原、冻土和环境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难题,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铁路史上独一无二.由于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异常复杂并具有多变性.因此,为保证青藏铁路路基长期稳定和运营安全,应加强对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系统研究.研究结论:多年冻土斜坡路堤的稳定性计算,不仅要参考普通斜坡分析的方法,也要考虑边坡失稳的时间因素;除此以外,还可以从填料的选取、铺设土工格栅、采用抗滑桩加固等方面提高多年冻土地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对今后的高原铁路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