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一家合资汽车企业的外方老总和记者聊天:他说,过去对中国市场判断过于乐观,13亿人口,只要有一小半人买车,也将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市场?几年做下来,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汽车消费有很大局限性。这个老外认为,除了宏观政策和使用环境的局限外,中国的汽车消费人群相对集中,还远未到普及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路邦 《汽车与配件》2000,(34):23-23
随着WTO离我们越来越近,汽车消费逐渐升温,保有量加大,汽车本身的消费也为中国市场带来滚滚商机,汽车养护业就是众多汽车消费经济中的一项。 “汽车养护”是个对国人相对陌生的概念。前些年,马路上车辆少,车型也不多,人们对汽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成为热点议题,但汽车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汽车工业发展水平。本文从中国汽车文化的历史沿承、发展趋势及精神内涵的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利用汽车文化做好营销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汽车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文化发展理论认为,文化与经济是"车之双轮",应同步发展,文化经济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的共同提高。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用文化引导消费。汽车行业就是通过汽车文化的繁荣带动汽车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汽车文化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在中国还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谈论汽车文化,但能够把什么是汽车文化准确地表述出来的,却是极为鲜见。伴随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的演变,汽车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影响着汽车生产和消费等众多领域,并对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杨再舜 《时代汽车》2009,(12):106-111
一、宏观分析 延续刺激汽车市场的部分政策能否优惠重卡? 在世界金融危机尚未消退和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大投资力度已经成为2010年我国的主要政策导向。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对GDP增速的稳定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为2010年汽车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扩大内需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住房和汽车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要力量。因此,促进中国汽车消费是一项长远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运输消费特别是公路运输消费在其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同寻常,如何有效地启动、维持和扩大国内包括汽车消费在内的运输消费,对维持美国经济的正常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美国运输消费中,汽车消费是与运输相关的国内需求中的主体,其发展对美国运输消费乃至整个国内消费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汽车消费在扩大美国内需方面的主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体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型载货汽车主导国内汽车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型载货汽车市场应寻找市场需求的新生长点,即中型载货汽车的专用化、农村化和中型载货汽车市场的国际化。1998年宏观经济环境较好,但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要减弱。1998年中型载货汽车消费将进一步向个体消费转化,出口力度有所加强。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将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但总需求仍呈下降趋势。预计需求量仅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消费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汽车消费软、硬环境两方面入手,对影响中国汽车消费的道路、停车设施、车价、税费、汽车消费信贷、汽车租赁及维修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如何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文研究分析了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和我国汽车消费现状,提出了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满足汽车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在产品消费中,汽车产品属高档消费品,对大多数人而言,购买一辆汽车绝对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万事达国家组织开展的中国信贷消费系列调查显示,汽车信贷已经超过教育信贷,成为第二种最适合百姓信贷消费的对象。国内目前有购车能力的家庭也已经超过了700万户。据国家机械局“十五”汽车市场需求预测课题组的报告显示.到2005年,我国汽车总需求量将达到289~3l8万辆,  相似文献   

12.
影响我国汽车消费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15):13-17
最近几年,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一时间汽车成为我国继住房之后又一消费热点,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私人汽车消费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但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过高的汽车价格、沉重的税费负担、恶劣的汽车消费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我国汽车消费的增长,延缓了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现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开始了行业的新一轮建设,借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在这个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国里,汽保行业势必会攀至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久陵 《轿车情报》2006,(2):32-33
在“十一五”期间,拉动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汽车消费是仅次于住房之后,十万元级的主力消费产品。按保守计算,全社会汽车饱有量的年度使用费至少为3600亿元人民币。因此汽车消费对我国拉动内需、减少对外贸的依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展望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是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理由可概括如下 :第一 ,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表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汽车开始成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产品 ,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大众消费趋势 ,是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历史性标志。第二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汽车产业动向已影响到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同时 ,中国汽车市场由潜在的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三大地区市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崛起 ,是世纪之交世界汽车产业最重…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里,中国的汽车行业迅速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也以其飞快地速度走进一个个普通家庭,汽车消费成为又一新的消费领域.在此消费中,汽车的维修与保养成为最为重要的支出项目.本期介绍一下汽车修补中所使用的底漆.底漆对于我们汽车维修人员是再熟悉不过了,而对于我们每个汽车用户就比较陌生,汽车维修人员会在施工过程中对底材的认识来选用底漆,同时配合产品的配套来保护好顾客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7.
晨风 《汽车情报》2007,(35):1-1
时下,中国汽车消费群体中老年人越来越多。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将迎来银发购车潮。  相似文献   

18.
《车时代》2009,(1):104-105
Q:如何评价中国的汽车文化和汽车运动氛围。 A:中国的汽车文化和汽车运动氛围还在一个起步阶段.大概相当于20年前日本或者欧洲的阶段。毕竟中国人大规模地消费汽车是从03年开始的.现在的中国消费者还处在一个买车用车的阶段。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广东、上海、北京等已经开始涌现了后汽车的消费时代,比如汽车美容改装、民间赛车等.但就整体而言中国的汽车文化和汽车运动氛围还在起步阶段,还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9.
当业内人士因1月汽车销售短暂超越美国而沾沾自喜,我不禁更要期许,中国除了是汽车消费的大国,未来更要成为汽车文化的大国。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2004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汽车消费特别是轿车消费日益大众化,作为汽车整车制造业的配套产业,汽车零部件业也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达到3 188亿元人民币,市场销售额为3 102亿元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