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描述了用于揭示气缸内过程的光学诊断技术.说明了可在气缸内安装光学通路的可视化发动机特点和激光诊断技术的原理.给出了典型的测试结果,如气体流动、燃油喷射、混合气形成、燃烧及燃烧产物.此外,探讨了光学诊断技术在发动机内部及外部废气再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实现高效燃烧,使用高速彩色摄影机等光学摄影装置,使观察发动机缸内的燃烧火焰成为可能。介绍了气缸内爆震的观察方法、气体燃料发动机机内着火及火焰传播过程的详细观察技术,以及运用小孔观测器观察柴油机柴油喷束产生的着火燃烧图像。运用上述观察技术将有助于掌握燃油雾化及喷雾燃烧机理,探索抑制爆震、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以及实现高效燃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GM公司介绍了一种以缸内压力为发动机控制基础的均质充量压燃-燃烧过程。一种可变气门机构在工作中控制残余废气量,并且采用直接喷射均衡了气缸差异。研究认为,为了调节最大效率的燃烧重心位置和弥补在实际运行中无法控制的边界条件的影响,必须有一种能对发动机可靠控制的缸内压力传感技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柴油机研发中应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技术不仅对于基本燃烧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由于各种参数优化的复杂性,以及有限的研发时间和成本,它对整个研发过程而言都是极为关键的技术。零维和(或)一维发动机系统模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各种装置及其运行参数的要求,诸如整个发动机系统、涡轮增压器、废气再循环管路及电控喷油系统的设计,以及这些装置运行参数的设定。介绍了2种发动机系统模拟器的实例:(1)一种用于评价发动机进气空气流的模型预测控制逻辑;(2)一种高效率且精确的缸内燃烧模型,被用于分析瞬态燃烧模式的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中速柴油机制造商所面对的满足排放法规要求的可能性(主要考虑采用缸内技术),重点论述在保持低的NOx排放水平的前提下颗粒物减排的潜力。具体介绍里卡多(Ricardo)公司借助于3DCFD分析对一种缸径为170~230mm的发动机燃烧进行的开发,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基于Ricardo发动机的CFD软件——VECTIS。所开发的这种低碳烟燃烧系统除了能够减少发动机的颗粒物(PM)排放外,还有助于降低发动机初始成本、整个寿命期成本以及提高发动机和后处理装置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评价了各种供油条件下单缸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时的性能和燃烧特性。在同一台发动机上,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进气行程缸内燃油的分布,并分析了燃气状态。通过调整喷嘴在进气道的位置,控制混合气形成及其对发动机性能、尤其是热效率和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二甲醚均质充量压燃(HCCI)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测试了废气再循环(EGR)条件下不同喷射量及喷射定时的燃油喷射策略。缸内直喷和EGR导致缸内温度及混合均匀性的改变,也改变了HCCI燃烧相位。随着空燃当量比的提高,总平均指示压力(IMEPgross)升高,碳氢(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降低。由于二甲醚具有更高的十六烷值和更好的自燃性,大部分燃烧在上止点前完成。缸内直啧二甲醚的潜热作用导致滞燃期延长,所以缸内直喷的IMERgross比气道喷射的高。但是,2种喷射的HC和CO排放很接近。直喷时,IMEPgross持续升高,直到喷射定时达到260°CA之后下降。气道喷射时,喷射时刻对IMEPgross的影响较小,因为随着直喷定时的推迟,IMEPgross随缸内气体均匀性而改变。局部较浓的燃烧会产生较高的燃烧温度,导致在较晚喷射时生成氮氢化物(NOx)。研究表明,HCCI燃烧最佳的喷射定时约在260°CA。喷射定时延迟到260°CA之后会使NOx增多。EGR可以提高IMEPgross因为燃烧推迟使燃烧相位从上止点前改变到上止点后,同时,更低的燃烧温度使HC和CO排放增加。缸内直喷和更高的空燃当量比使燃烧效率提高,从而导致更高的燃烧温度。随着EGR率的增大和喷射定时的推迟,燃烧推迟,从而提高了热效率。此外.较大的空燃当量比会导致过早自燃,降低热效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BMW公司的喷束引导式汽油缸内直喷燃烧系统,它解决了壁面引导和气流引导的第一代缸内直喷燃烧系统的最大问题。由于喷油器中置,喷束引导式系统提供了火花塞附近的分层混合气,并显著降低了湿壁效应。外开式压电喷油器的低喷雾贯穿度和高喷雾稳定性可使分层汽油机的运行脉谱拓宽到更高的负荷和转速。压电驱动使喷油器针阀开启非常迅速,能以极短的时间滞后完成多次喷油,可以灵活地标定,以提供高效的燃烧,使未燃HC、CO的排放很低。与传统的节流式汽油机相比,喷柬引导系统在新欧洲测试循环下可节省燃油约20%。此外,与涡轮增压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相比,BMW的喷束引导式缸内直喷燃烧系统具有很大的气门重叠角,气缸得到完全扫气、不留残余废气的运行策略导致在很低的发动机转速下也能得到极好的全负荷性能,发动机的动态响应得到改善,因此很适合涡轮增压。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二维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液体燃料费用的上升,排放标准更加严格,需要采用更经济、更有效的燃烧方法。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由于具于较好的排放特性,爱到研究人员的关门。为了改善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本文采用离散型液滴模型模拟喷雾,采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湍流运动,用多步快速反应模型模拟燃烧化学反应。建立了双燃料发动机二维燃烧模型,并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地得到的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离散求解。对一台单缸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的数值计算正确地反映了缸内燃烧过程的实际规律,能够反映引燃油量、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等运行参数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因而该模型对于进一步优化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揭示影响其燃烧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发动机功率和缸内最高燃烧压力不断提高,在相同甚至较小尺寸的情况下,对发动机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曲轴的结构强度越来越接近临界线。ThyssenKrupp和IAV公司提出一种创新的轴承理念,可明显改善曲轴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苏明 《国外内燃机车》2006,(3):F0003-F0003
Cummins公司于2005年10月在瑞典举办的北欧铁路博览会上展出了它新开发的QSK50L型柴油机。该型柴油机标定功率为1560kW,气缸总工作容积为50L,采用先进的缸内燃烧技术以满足将于2009年开始生效的欧盟关于CO2、NOx和颗粒排放物的3A级标准。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发动机制造厂商正在采  相似文献   

12.
本田公司应用最新的动力总成技术“地球梦科技”,开发了1款3.5I。V6汽油机。该发动机的总体设计目标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向客户提供驾驶乐趣。“地球梦科技”的理念旨在降低排放的同时改善燃油经济性。为达到这一目标,并为用户提供驾驶乐趣,采用了三级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控技术和可变气缸管理系统。将这种配气机构技术与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相结合,可提升3.3%的功率,并降低燃油耗20%。为满足中型豪华轿车对噪声及振动水平的要求,开发了新型发动机悬置系统,以改善3缸运行模式的发动机振动。阐述了带可变气缸管理系统及缸内直接喷射系统的三级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控技术、减摩技术,以及新型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结构及优势。  相似文献   

13.
C.  Reulein  E.  Schunemann  C.  Schwarz  M.  Wetzel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2014,(4):12-15
BMW公司在可变气门机构、废气涡轮增压和汽油缸内直接喷射等技术基础上开发了发动机标准组合部件,未来,它们将被应用于BMW公司的所有汽油机。同时,研究证实,为了充分挖掘燃烧过程的潜力,0.5L被认为是最佳的单缸排量。因此,BMW公司针对140kw以下的功率需求.开发了一种1.5L直接喷射汽油机。介绍这种机型的热力学潜力。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改善发动机热效率的燃烧技术,并概述了汽车、船舶、发电等用途发动机的燃烧技术。汽油机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高压缩比,以及包括直喷、预混合压缩着火在内的稀燃技术和优化进、排气门正时及升程的技术。而柴油机的关键技术是增加喷油速率、多次喷射等喷油系统控制及高增压技术。进一步缩小发动机排量、增加燃烧控制系统柔性、回收废气热能将是未来改善系统效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柴油机性能研究的理论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机车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和燃烧室系统故障的主要形式及其主要故障的诊断问题。诊断方法的突出特点是直接通过对柴油机燃油喷射和燃烧过程的分析,揭示导致其性能恶化的原因。由此而建立的高压油管压力波统计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的诊断方法,缸内示功图(倒拖示功图和燃烧示功图)和放热规律分析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燃油喷射及燃烧室系统故障的诊断问题。此外,通过长、短通道实测示功图  相似文献   

16.
《国外内燃机》2009,(4):19-19
Kistler公司研发出一种新的车载发动机燃烧分析系统,被命名为“KiBox To Go”。用这套系统获得的重要燃烧分析参数具有很高的精度,能与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实时状态相一致。通过“CankSmart”技术,车辆传感器的曲轴转角信号也可以用于准确地测量示功图,这样可以省去传统的光学曲轴转角传感器,从而大大节省了安装和维护费用。该系统简洁明了的工作界面、传感器  相似文献   

17.
在一台光学高速直喷柴油机上采用多级喷射方法进行了低温压缩发火燃烧研究。对放热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自然火焰光度摄像,实现了整个循环燃烧过程可视化。测量了排气管内的NOx排放值,分析了引喷定时、引喷燃油量、主喷定时、运行负荷以及喷射压力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低温燃烧模式是通过采用喷射定时远在上止点之前的小量引喷及随后在上止点之后的主喷来实现的。试验结果与传统柴油机(扩散)燃烧进行了对比。在所有低温燃烧下观察到以预混合为主的放热率曲线模式,而在传统燃烧方案下观察到典型的扩散火焰燃烧放热率模式。在传统的燃烧条件下观察到高亮度火焰,而在低温燃烧方案下观察到亮度低得多的火焰。在较高负荷和喷油量较低的方案,观察到在有些方案下有液态燃油喷入低温预混合火焰中。与传统扩散燃烧相比,低温燃烧在相似的运行负荷下取得了碳烟和NOx同时降低的效果。对于高负荷条件,由于缸内温度较高,NOx排放量较大。不过,与传统燃烧相比,高负荷条件下碳烟量有明显降低,这表明,增大喷射压力可显著减少碳烟排放量。  相似文献   

18.
Hamm  T德  Ecker  H  J德  Rebbert  M德  Graten  M德  范明强译 《国外内燃机》2009,(6):16-20
将来,发动机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和零件的热负荷会进一步提高,除机体曲轴箱和曲柄连杆机构外,还涉及到气缸盖。如何才能在结构设计上更好地满足对气缸盖提出的更高要求,FEV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设立了一项内部研发任务,设计了多种气缸盖方案,并彼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新的排放法规和人们不断变化的观念,正推动着船舶的经营者们去关注降低柴油的可见(颗粒、碳烟)和不可见(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会因船舶的具体工作循环和用户偏好而进一步复杂化。为应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而产生的新技术有:液体喷射后处理,颗粒过滤及缸内处理技术。为满足EPA Tier 4和IMO III排放法规,通用电气运输公司(简称GE公司)开发了不需要尾气后处理的缸内处理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GE公司在L和V250MDC系列柴油机开发中的研发、验证过程及在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这些发动机平台的开发始于2011年,最初围绕着V12和V16机型开展,后拓展至L6和L8机型。在批量生产后,首批投入运营的发动机遇到了一些技术上和用户期望解决的问题。其中许多问题源自于发动机平台为满足排放法规而使用的降排新技术。通过机械设计提升和算法上的改进,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目前,有超过30台发动机成功地投入船舶运营,有的发动机运行时间已超过10 000 h。GE公司EPA Tier 4级IMO Tier III柴油机在商业运用中的运用成果及经验教训将在文章中呈现。  相似文献   

20.
Bessonette  P  W【美】  Schleyer  CH  Duffy  KP  Hardy  WL  Liechty  MP  刘俊超译 《国外内燃机》2010,(1):35-43
均质充量压燃(HCCI)为显著改善效率和大幅削减排放提供了可能。然而,在实用负荷和转速下实现重型车用发动机的HCCI运行面临大量的技术挑战。必须把HCCI的运行范围成功地扩展到全部负荷和速度范围,同时要保持适当的燃烧相位,控制最高缸内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并限制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Caterpillar和ExxoMobil公司的合作研究已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评估了燃料对HCCI发动机运行范围和排放的影响。测试燃料是在汽油和柴油的馏程范围内开发的,涵盖很大范围的着火性、燃料化学性质和挥发性。所有燃料均利用Caterpillar3401E单缸油料试验机、在HCCI条件下测评。测量了废气排放和性能等关键变量,以及发动机转速、废气再循环率、燃油喷射定时等参数。结果表明,燃料品质和发动机条件的适当组合可实现重型车用发动机在宽广负荷范围内的HCCI运行,同时显著削减排放。在发动机压缩比为12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发现某种着火性介于目前汽油和柴油之间的燃料可提供最大的高负荷运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