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倩 《中国电动车》2024,(1):149-151
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培养适应该行业需求的人才,学校和企业开始探索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该模式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实践性的培养机会。文章从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需求入手,阐述了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意义与优势,分析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2.
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然而高校培养出来的跨境电商人才却满足不了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能够有效解决跨境电商供需失衡问题.文章先探讨当前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这些模式背后存在的问题,接着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满足地方特色产业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实施多专业协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整合共享校内外各类教学资源,多专业协同,形成合力,探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升级,被誉为“流量王”的直播带货应运而生,催生了全民直播。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依托教育部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与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引入企业资源和实战项目,依托政行校企四方协同共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直播带货人才。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电商直播行业人才需求与供给现状,提出了产教融合视角下“政、行、校、企”多元协同共育直播电商人才的机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校企协同育人是打造新时代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实践教学现状,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实践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师资信息化水平、强化制度与标准建设、坚持科研育人等措施,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和传统的机械专业的改造提升,赋能...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成果奖《校企协同共育国家汽车教育"售后英才"的创新与实践》在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国际校企合作的汽修专业"BEST"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正为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潜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我校工程系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探索并建立了"现代学徒制"(简称一汽大众校企合作校企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深度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汽车主机厂、汽车经销商、行业学校各方在各自领域内的优势,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办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校企双方合作签订框架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二是校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进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对改善目前结构性失业与提升就业率至关重要,"互联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形成学校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紧密对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联合培养突出技能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形成开放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  相似文献   

9.
1汽修专业"五岗进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汽修专业"五岗进阶"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各个阶段的需要,联合企业开展探岗、选岗、定岗、跟岗和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的目的。该模式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力度不强、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而采用的职业岗位技能螺旋晋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显著上升.职业院校为了适应企业用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尝试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整合学校与企业的教学资源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围绕电气自动化专业探讨发展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希望借助校企协同创新来推动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产教融合实践探索,构建了 2 个汽车专业对接 1 个汽车行业协会,以及联合多家企业的校企合作办学框架,实施“2+1+N”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双导师制度,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搭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互相对接工作岗位的 3 层课程体系,分阶段对应实施教学计划。该人才培养模式可为汽车售后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平 《中国电动车》2014,(5):174-175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由于高职院校往往只从自身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忽视了企业作为经济实体的利益需求,校企合作难以摆脱"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合作的困境"。而以"三对接"为主要特征的校企合作方式恰好能有效破解校企双方融合的壁垒,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连续、课程体系不连贯,以及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标准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按照技能逐级递进、能力渐次提升的规律,构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开发资源,组建中高职混编教学团队和构建“四维度、多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才贯通培养。  相似文献   

14.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深层次体现,是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高职院校培养符合行业需求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能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济效益的汽车维修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既有汽车维修服务市场特点的制约,也有校企合作机制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汽车服务企业对合作进行高职学生培养的态度和要求,笔者与部分企业负责人就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可行性、如何开展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沟通与调查。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广安地区惟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本着立足产业、依托行业、联手企业、贴近岗位、创新机制、全面提升质量的思路,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汽车类高职人才培养之路。随着广安地区近几年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学院为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汽车类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教育改革的深化也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受到更多的重视,当前产生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一起培养学生,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运用工学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所以文中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帮助培养出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基础和建立目标,以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建立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超市"教学体系,评价教学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和完善"课程超市"教学体系,以期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电商人才,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了"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开启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推进校企双主体一体化育人的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联合开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企业顶岗实习》校本教材,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提升双导师、双师型教师的教学研讨能力,实现了学校课程和顶岗实习内容对接贯  相似文献   

19.
郑伟 《中国电动车》2022,(2):146-148
当前,跨境电商行业整体飞速发展.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相比,跨境电商凭借自身具有的多元化优势,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贡献了积极力量,是实现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探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有效发展途径,旨在为我国农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传播和我国国际化发展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军区不断对现有武器装备进行优化升级,为努力实现新时代"强军梦"缩短进程,因此,对高技能型士官人才需求极为紧迫.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承担培养定向直招士官的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自身建设,协同军队和企业共同加大力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响应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践行"三教"改革,创新打造工学结合与校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