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船电技术》2009,29(5):32-32
【据英国《简氏国际海军》报道】俄罗斯海军两个主要水面舰艇的采购项目——新的护卫舰和轻护舰——已经延误了2年。俄罗斯海军直到2012.2013年才会接收第一艘“戈尔什科夫”(Gorshkov)级护卫舰,或者直到2010年才会接收第二艘“守护”(Steregushchiy)级多用途轻护舰。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荷兰海军逐渐放弃了驱逐舰的发展,将水面舰艇的发展重点放到了护卫舰上,而且在该领域独树一帜。荷兰护卫舰的发展是从获得美援护卫舰开始的。到20世纪60年代,荷兰造船工业建造了6艘“范·斯佩克”级反潜护卫舰,后又于70年代初建成了2艘“特罗姆普”级防空护卫舰。随之不久,荷兰造船工业开始了战后最大规模的舰船建造项目,短短数年间就建造了12艘“科顿艾尔”级护卫舰,后又在该舰基础上建造了2艘“雅克布·范·赫姆斯科克”级防空护卫舰。  相似文献   

3.
陈安刚  金之刚 《航海》2007,(3):15-16
2007年3月29日,德国海军第三艘K-130级轻型护卫舰“爱尔福特”号在北海造船厂建成下水。K-130级是德国海军在建的最新一级轻护  相似文献   

4.
《船电技术》2010,(11):20-20
据《简氏国际海军》报道,波兰国防部(MND)将为波兰海军划拨2亿波兰兹罗提用于“加夫龙”Ⅱ型(621项目)轻护舰建造计划的重启。  相似文献   

5.
陈安刚  金之刚 《航海》2007,(3):15-16
2007年3月29日,德国海军第三艘K-130级轻型护卫舰“爱尔福特”号在北海造船厂建成下水。K-130级是德国海军在建的最新一级轻护舰,据称,该舰机动灵活性强,既能单独遂行作战任务,又能作为战斗群的组成部分,对大型水面战舰实施有力的支援,因而备受德国海军宠爱。尤其是随着MEKO技术的运用,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6.
“不惧”级是前苏联研制的第四代导弹护卫舰,最初人们将其划入“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系列,认为是该级舰的改进型,但后来发现其完全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无论在舰体设计、舰载武器、电子设备上都较“克里瓦克”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更是“克里瓦克”级无法比拟的。该级舰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替换数量众多的“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但是,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原定首批建造3艘的计划在完成首舰“不惧”号后就停止了后续舰的建造,因此“不惧”号成为了俄罗斯目前唯一一艘现代化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7.
《航海》2006,(1):15-15
意大利海军两艘大型地平线级护卫舰中的第一艘于近日在芬坎蒂尼公司下水,到2009年将交付两艘舰艇。地平线级护卫舰和多功能护卫舰项目是意大利与法国合作建造的,法国目前正在建造两艘地平线级护卫舰和17艘多功能护卫舰。每艘舰的价格约为7亿欧元(约合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6日,一则关于乌克兰海军12年来建造的首艘战舰——“特尔诺波尔”号(U209)正式服役的消息经媒体迅速传送到世界各地。报道称,这艘65米长的新舰是自乌克兰独立以来建造的第一艘海军舰艇,它的建成服役是乌克兰自主国防工业的重大突破,增强了乌克兰海军在黑海地区的实力。其实,这艘被乌克兰大力宣扬的新舰并不是其另起炉灶的全新产品,稍微对苏/俄海军有所了解的人都能一眼认出它只是一艘全新制造的“格里莎”V级轻型护卫舰。而且,它也并非是乌克兰使用的第一艘此型舰,它的大哥就是报道中提到的12年前服役的“卢茨克”号(U200)。 “格里莎”V级是“格里莎”大家族中的最后一种型号,也是目前在役数量最多的一型。而“特尔诺波尔”号的服役也充分证明了这种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近海舰艇的确有着优异的技战术性能。  相似文献   

9.
1月8日上午,中国海军第9艘056型导弹护卫舰——“吉安”舰入列命名和授旗仪式在百年吴淞军港举行,这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成为东海舰队某水警区首艘新型导弹护卫舰。“‘吉安’舰延续了此前已经入列的同类舰的建造模式、舰体结构和技术性能,不同的是它的部分设备安装位置作了些微调,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05,(6):40-41
“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是法国为适应北约组织增强海上战略输送能力的要求而建造的,共造两艘,今年第一艘“西北风”号下水、服役。明年是第二艘“雷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