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转变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指导思想一要实现由营区固定式训练向野战机动式训。练转变。车辆装备保障训练要适应未来作战突发性、应急性和机动性强的特点与要求,必须走出营区,走向野外,在抓好营区固定式保障训练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以野战机动保障为主的训练,实现营区固定式保障稳定可靠,确保野战机动式保障快速高效。二要实现由平时常规式训练向应急超常式训练转变。着眼未来作战保障应急、快速的特点,车辆装备保障训练要改变过去的一般性、常规性训练方式,针对特定作战对象和战场环境,以作战样式和战法为牵引,以作战行动保障为重点,从难、从严研究并细化训练的内容和标准设置,在按纲施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应急保障训练,使训练更贴近实战要求、更加实用,实现作战任务与保障训练的有机结合,加快形成随时能够遂行保障任务的能力。三要实现由粗放式训练向集约型训练转变。车辆装备保障要做到准确、及时、高效,精确化训练非常重要,必须尽快从习惯于传统的“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和车、钳、电、焊、铣、刨等单一机械式维修的粗放式训练,转变到注重运用先进维修理论和高新技术,大力加强车辆装备技术与物流数据交互化、查询自动化、流程可视化、过程可控化、保障精确化的训练上来,积极开展智能化检测、远程技术支援和模块式维修保障训练,努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更新观念,在加强装备基础建设上下功夫。一是着眼发展,加快车辆更新的速度。司训大队担任着驾驶员新训和战时保障的双重任务,但目前司训大队的车辆装备仅仅能够适应新训工作需要,若要遂行战时应急保障任务,车辆装备现状必须得到改善,要有重点、分批次地加快装备更新速度,在组织新训科目上,把握“需要什么就训什么”的原则,优先保障作战部队需要。二是加强保障,发挥现有装备的作战效能。针对队训练车辆性能老化、车况不好的实际,应加大车辆维修保养的力度,严格落实车辆维修制度,做到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和及时维修,严格控制车辆失保、失修问…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作战机动频繁多样,加之我军大多数武器装备均以通用车辆为搭载平台。战时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空前繁重。目前,全军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主要满足于平时保障需要,尚未形成系统、规范、完善的实战化保障体制。因此,车辆装备保障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落实习主席实战化训练要求,以“战法”牵引“保法”,全面推进维修保障改革,构建新型维修保障体系,以满足实战化条件下精、准、快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一、转变观念,增强汽车维修分队实战化训练"练为战"的紧迫感实战化训练是保证训、战一致的最佳途径,加强汽车维修分队实战化训练,是缩小训练与实战差距,提高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特别是"两多"任务车辆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未雨绸缪,建立一体化的保障体系。适应战时车辆维修保障的需要,平时就要建立实现三个“一体”的保障网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三军联勤保障网络体系,实现“三军一体”。未来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车辆维修保障任务空前艰巨和复杂,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军兵种界限,以保障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各军兵种的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车辆装备保障的合力,实施快速维修保障。二是建立健全的军民联防后方车辆装备保障网络,实现“军民一体”。战时车辆使用频繁、战损多,仅靠部队自身的保障力量难以满足作战需求,必须根据…  相似文献   

6.
习主席强调指出:“部队实战化水平,决定着部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切实把部队实战化水平搞上去。”当前,野战化条件下作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组织实施复杂,标准要求很高。为使野战化条件下作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编组灵活性更高、针对性更强、整体效能发挥更加明显,应实现模块化保障力量的功能有效聚合。各保障分队应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在现行体制编制框架内,积极探索野战化条件下车辆装备训练和保障的新方法,构建维修方式平战一体、维修任务上下衔接、资源配置综合集成、力量编组平战兼容的保障模式,提升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超前准备.提高器材保障快透反压能力 为适应未来作战,车辆装备器材保障必须做到平时与战时相结合、保障任务与保障时机相结合、保障手段与保障效益相结合,加大战时车辆装备器材储备,全面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71352部队装备部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努力提高战时车辆装备保障能力。他们坚持从实战出发,认真探索战场车辆装备快速抢修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手段,经常组织部队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练组织指挥、练快速机动、练野战抢修,  相似文献   

9.
提高认识,科学确立训练基本思路 以前,部队进行基地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主要是以完成年度演习任务为重点,以课题研究带动训练。这种以课题为主要内容的基地化训练,内容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基地化训练应有的效益,并且还存在训练的针对性不强、抓训练方式转变的氛围不浓、缺乏抓好基地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的信心等问题。因此,要抓好基地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必须首先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训练观念、理清思路。充分认清现代战争样式已发生重大变化,车辆装备保障必须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抓好野战基地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是落实胡主席关于大抓军事训练指示的重大举措,是军事训练从机械化条件向信息化条件转变的具体行动,是提高车辆装备保障实战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部队应着眼野战化训练实际,确立“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狠抓三个环节,提高四种能力”的训练思路,即:围绕适应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这个中心;突出基地化训练训法、保障法等“两个重点”;狠抓基地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的纲目体系、组织控制、训练保障等“三个环节”;提高各级干部和骨干组织车辆装备保障基地化训练的能力、车辆装备指挥员指挥车辆装备保障的能力、车辆装备各保障要素协同保障的能力、师(团)车辆装备保障力量在多种作战样式下合成保障的能力等“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沈阳军区所属某集团军是1998年全军首批实行军旅营体制的部队,担负着两个方向的应急作战任务。近年来,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着眼军旅营体制的特点和规律,探索了“按纲施训打基础、科学组训练技能、紧贴实战强素质、建立机制促规范”的车辆装备保障训练  相似文献   

11.
65551部队在2008年的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加大了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训练的份量,增加了模拟训练、网上训练的比重。经过不懈努力,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实现了训练内容由以作战保障为主向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拓展,训练形式由以单一专业组训为主向联合训练迈进,  相似文献   

12.
一、转变观念,科学确立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指导思想(一)由粗放式训练向精确化训练转变。信息化条件下,战场环境的透明、作战方式的非线性和精确化,要求车辆装备保障必须尽快从习惯于传统的"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和车、钳、铣、刨等单一机械式维修的粗放式训练,转变到注重  相似文献   

13.
罗刚  李斌 《汽车运用》2011,(11):32-33
一、超前准备,提高器材保障快速反应能力为适应未来作战,车辆装备器材保障必须做到平时与战时相结合、保障任务与保障时机相结合、保障手段与保障效益相结合,加大战时车辆装备器材储备,全面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森 《汽车运用》2006,(6):9-10
成都军区所属77126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工作,在上级各业务机关有力指导下,在师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未来作战车辆装备保障任务为牵引,以重点部队车辆装备保障需求为重点,按照“任务牵引、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的思路,使车辆装备完好率、战备率达到了总部规定的标准,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水平全面提高。连续2年成建制、成系统挺进西部高原驻训,总行程180余万公里,做到了“人不掉皮、车不掉队”,安全、圆满地完成上级赋予的维修保障任务,《解放军报》和军区《战旗报》在头版显要位置进行了报道,部队连续2年被总装表彰为“全军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兰州军区所属68210部队在车辆装备保障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上级装备工作指导思想和车辆装备工作要求,着眼军事斗争车辆装备保障需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两成两力”建设为中心,以“两立足一提高”为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装备保障训练为重点,以规范化维修为突破口,突出配套建设,狠抓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形成,  相似文献   

16.
李诚  张元峰 《汽车运用》2009,(12):18-18
坚持理论创新,实现由一般性探讨向深层次研究的转变。要紧紧围绕作战任务,深化装备保障特点和规律研究,努力把战场环境搞透,把保障任务搞清,把保障资源和需求搞准,构建未来作战持续稳定的装备保障体系。积极开展装备指挥机构建立、指挥方法运用、指挥关系确立,以及平时保障体制如何向战时保障体制转换等问题的研究,构建未来作战精于高效的装备指挥体系。本着“仗怎么打、装备就怎么保障”的原则,结合战场环境,深入开展支援保障、定点保障、伴随保障、机动保障、综合保障等技术保障方法的研究,探索出一整套战时装备保障方法、手段和路子。  相似文献   

17.
刘荣友 《汽车运用》2012,(11):12-13
胡主席关于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重大战略思想,对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必须以"作战能力"牵引"保障能力"、以"保障能力"支撑"作战能力"为根本牵引,围绕海军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为综合保障能力为目标,深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为全面生成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服务。一、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基本要求(一)把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装备体系综合保障能力生成上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对未来战争的"预实践"作用越来越强,军事训练正逐步跳出"尾随战争"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施安全、快速、准确、高效的车辆装备保障,是高原高寒边境地区应急机动反击作战的前提条件。应急机动的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应该着眼实战,以训练为基础.积极探索应急机动车辆装备保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地编配与使用一是根据任务需要,确定车辆装备的编配。不仅要按部队担负的任务分配车辆装备,满足部队担负任务的需要,而且必须考虑所配备的车辆装备与部队作战、训练、后勤、技术保障及驻地、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的适应程度。不同类型的部队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同一部队,平时与战时车辆装备的编配也不相同。要使车辆装备的编配真正落实,必须充分考虑实际保障能力。二是按性能规范、  相似文献   

20.
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标准化建设是车辆装备保障工作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大力推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向信息化、实战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坚持科学组训、按纲施训,全面提升保障训练正规化建设水平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