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市场简讯     
《轿车情报》2012,(11):282-283
沃尔沃汽车公司签署 车辆间通信谅解备忘录 近日,沃尔沃汽车公司与“车辆间通讯联盟”(CAR2 CAR Communication Consortium)就2016年实施车辆通讯共享技术签署谅解备忘录。沃尔沃汽车于2011年11月加入车辆间通讯联盟。这一联盟涵盖了多数欧洲大型汽车生产商,它致力于在欧洲通用标准下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以提升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液氢重卡的发展趋势,分析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液氢重卡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其环保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接着,探讨了液氢重卡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物流、城市配送、建筑工地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液氢重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针对相应政策和技术创新方向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 :液氢重卡在未来将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行业不景气时期的最大变革,就是企业间由传统的竞争走向并购与重组.以期取得资源整合效应.共同抵御市场恶化的风险,自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以来,航空公司间的并购与重组事件时有发生。如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与达美航空公司的并购等。即使是在没有发生并购的航空公司之间,也并不是以竞争为主题’而是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如代码共用等。甚至还有一些航空公司开始审视其原有的联盟战略’重新思考是否需要加入联盟,重新定义加入联盟的收益、或是加大与新联盟的合作、或是直接加入新的联盟。如美国大陆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近日宣布加入工业互联网联盟(IIC)。该联盟由100多家公司、机构和大学组成,致力于通过最佳实践及行业标准的推广,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从2015年开始,ABB将与联盟其它成员共同促进技术型公司间的合作,制定工业互联网的全球化标准。同时,ABB也将与其它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确保终端用户能够受益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承诺。ABB在控制系统、通信技术和工业传感器等方面拥有多年的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经验,通过这些技术优势,ABB帮助客户利用数据来优化海上平台、采矿、机器人、海洋船舶、化工和造纸业等不同领域的  相似文献   

5.
自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联盟的有效组织和联盟单位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许多积极且重要的成果,为整体提升我国汽车轻量化水平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带动了许多未加入联盟的企业开始了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工作,推动了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进步步伐不断加快,受到国内外各类机构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燃料电池汽车储氢方案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杨健慧  李青  张亮  汪玲 《汽车技术》2003,(11):12-13,17
分析了燃料电池汽车采用液氢、高压气氢和金属氢化物储氢3种不同储氢方案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液氢方案的加注站安全性、泄漏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方面优于气氢方案,并且在有效载荷与空间、燃料经济性、续驶里程、加速性能和最高车速等实用性方面也好于气氢方案。  相似文献   

7.
《汽车实用技术》2014,(1):32-32
<正>到目前为止,对于司机驾驶时分心的研究都还停留在尝试性阶段。而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日本电装希望通过更多的基础研究来重新认识这个问题,并开发相关硬件设备。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开发一系列人体试验用于测试设备效果。在本届北美车展上,电装宣布组成了一个合作联盟,初期合作伙伴包括本田美国研发部门、斯巴鲁研发部门、捷豹路虎以及麻省理工AgeLab实验室,联盟名为"Advanced Human FactorS  相似文献   

8.
蓝牙技术联盟目前宣布在北京成立中国办事处。该办事处将为中国成员公司提供更好的本地成员服务、技术支持以及其他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9.
《汽车情报》2005,(26):48-48
9月9日,通用汽车表示,宝马将加入通用汽车、戴-克集团在混合动力技术发展方面的技术联盟,携手发展双模混合动力技术。宝马此举对其技术发展路线影响深远,而对通用系混合动力开发则将是一大助益。  相似文献   

1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以下简称《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法规》)二阶段(UN GTR 13-Ⅱ)文本已经于2023年6月份通过UN/WP.29的审查,并获得全票通过。该法规由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共同牵头修订,其主要内容涉及压缩氢气储存系统、车载氢系统的性能安全,此外还有车载液氢系统性能安全等。其中,气态压缩储氢系统占据了60%以上的内容,包括基准指标验证试验、性能耐久性验证测试、预期道路性能验证试验、失火导致的服务结束性能的验证试验、封闭耐久性验证测试等。本法规解读报告由UN GTR 13中国团队的核心成员编写,报告分为整体情况、碰撞试验、储氢系统、火烧试验、液氢五个系列。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11,(21):21-21
今年4月,以“正大富通”冠名的商用车维修技术联盟成立仪式暨国Ⅲ维修新技术专题讲座在江苏正大富通汽配连锁有限公司成功举行。该活动由正大富通公司主办、潍柴动力公司江苏办事处、博世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公司、卡尔拉得优胜汽车修复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技术》2009,(1):66-66
近日,在美国阿岗实验室的支持下,14家美国电池与先进材料公司组建了国家交通用先进电池制造联盟,以促进美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该联盟计划在美国建立一个或多个供联盟成员共享的制造与原型开发中心。为形成大规模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力,预计未来5年将需要投入10亿~20亿美元,大部分投资将来自于联邦政府,且电池联盟将统一支配。  相似文献   

13.
《天津汽车》2011,(2):6-6
据报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及其联盟伙伴大发汽车公司将在印度尼西亚投产一款低成本车型,并且计划将该车型售往印尼的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14.
美国各家蓄电池和材料供应商正联手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发展先进车用电池,并计划组成美国先进运输用蓄电池制造联盟。在美国建造一个或多个制造研发中心。该联盟表示美国各汽车制造商、皮卡制造商和国防部门也将被邀请加入他们的咨询团队。  相似文献   

15.
福特汽车近日宣布,公司已联手可口可乐、亨式、耐克及宝洁公司组建“植物基PET技术合作联盟(PTC)”。该战略性合作机构将致力于加速推进100%植物基PET材料及纤维在旗下产品中的开发和应用。PET,也称为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是一种耐用的轻质塑料。PET技术合作机构中的所有公司都在其所生产的各类产品,如塑料瓶、服装、鞋类、汽车面料和地毯中均广泛使用了PET材料。  相似文献   

16.
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早在1839年.英国人格罗孚就提出了氢和氧反应发电的原理。20世纪60年代,研发出了液氢和液氧发电的燃料电池.由美国UTC公司首先用于航天和军事用途。近20年来.由于石油危机和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以质子交换膜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技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出了各种类型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相似文献   

17.
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宣告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驾驶园》2009,(4):14-15
3月13日,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整合了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等。联盟由北汽控股公司.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已有美国伊顿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ZF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家院校成为联盟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06,(6):14-14
4月28日.中国福田汽车和潍柴动力、德国BOSCH公司、奥地利AVL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正式组成三国四方企业战略联盟。该三国四方的联盟.旨在希望通过上下游顶级企业的技术整合和成本控制.生产“国际水平、国内价格的超高性价比重卡”。据悉.按照协议.潍柴动力、福田汽车双方将共同开发专为福田重卡配套的新产品.并将使用由双方共同注册、共同拥有的“潍柴欧V动力”品牌。该品牌发动机将由双方整合设立的新的技术研发中心进行研发.全力打造一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发动机.以满足福田重型卡车市场的需要BOSCH公司与AVL公司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参与方提供必要的技术及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9.
《轿车情报》2012,(6):114-115
奥迪(Audi) 1932年6月29日,在萨克森国家银行的主导下,奥迪公司、霍希公司、DKW合并成立了汽车联盟。同时,它们与漫游者签订了购买和租赁合同,将漫游者公司汽车部纳入到汽车联盟麾下。新公司的总部设在开姆尼斯。合并后,汽车联盟成为德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厂家。公司的四环标志象征着四个创始公司之精诚团结。它们各自的品牌名称——奥迪、DKW、霍希和漫游者予以保留。在集团内部,  相似文献   

20.
9月24日,由交通运输部指导组建的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牵头、国内外数十家大型智能交通相关企业和高校、标委会、科研单位组成,旨在进一步推动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标准化、检测服务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