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前言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由1号线东段和4号线南段组成,分别在罗湖和皇岗与香港九广铁路和西部铁路接驳.工程正线长19.468双线公里,其中1号线长14.989双线公里,4号线长4.479双线公里,1、4号线间联络线0.447单线公里,出入车辆段线1.292单线公里.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目前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有2条,分别为1号线罗湖站至深大站段和4号线皇岗站至少年宫站段。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到2011年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由于深圳市现轨道交通网络与国铁尚无联络通路,所以有必要在轨道交通与国铁之间建设一条联络线来完成轨道交通车辆与大型设备的运输,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分析研究,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市政规划,通过牵引计算和投资估算比较,探讨深圳市地铁与国铁之间设置联络线的可行性方案,以方便地铁车辆、材料运输。研究结论为:推荐在塘朗车辆段设置与平南铁路的联络线。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铁与国铁问设联络线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圳市目前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有2条,分别为1号线罗湖站至深大站段和4号线皇岗站至少年宫站段。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到2011年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由于深圳市现轨道交通网络与国铁尚无联络通路,所以有必要在轨道交通与国铁之间建设一务联络线来完成轨道交通车辆与大型设备的运输,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分析研究,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市政规划,通过牵引计算和投资估算比较,探讨深圳市地铁与国铁之间设置联络线的可行性方案,以方便地铁车辆、材料运输。研究结论为:推荐在塘朗车辆段设置与平南铁路的联络线。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地铁二期工程2号、5号线工程为例,对地铁厂架修车辆段分布与联络线设置进行研究,供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Ⅰ号线规划调整的研究背景出发,分析将梨树湾--菜园坝联络线(以下简称梨菜线)纳入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针对此方案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长春地铁1号、2号线联络线暗挖隧道施工为背景,阐述环形非标准断面联络线隧道266.35 m范围内下穿游泳池施工风险及技术难点,经对“深孔注浆(WSS)+横向支撑”和“全断面注浆+拱部150°双排超前小导管+横向支撑”2种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确定联络线施工采取“全断面注浆+拱部150°双排前小导管+横向支撑”加固技术方案,该方案可有效、可靠地保障联络线隧道施工和游泳池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和3号线在武广客运专线长沙南站交汇,设轨道交通长沙南站站,2号线和3号线路走向及线间关系有多种方案组合。从换乘便利性、投资经济性、工程可实施性、功能转换灵活性等方面,对轨道交通长沙南站站车站布局型式进行方案研究,从而推荐近远结合的综合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
谌家矶线路所ST2信号机位于天兴洲普客联络线上行K0+525处,采用DS6.KSB型区域计算机联锁方式,由丹水池车站控制。谌家矶线路所ST2信号机是用以防护和区分列车由天兴洲普客联络线经丹水池联络线去丹水池方向和经由滠武线去滠口方向,所经过道岔编号为71、69、67、65号,均采用30号道岔。谌家矶线路所信号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铁5号线轨道工程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工程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偏东的南北向轨道交通干线,南起丰台区宋家庄,北至昌平区太平庄,正线全长27.79km,自宋家庄至北四环路段为地下线路,长16.99km;从北四环路以北至终点太平庄北站为高架线及地面线,长10.8km。共设车站23座,其中地下站16座,高架车站6座,地面车站1座。全线设车辆段1座,停车场1座。太平庄车辆段铺轨总长14.279km,宋家庄铺轨总长6.653km。全线设两处联络线,即在东单站、立水桥北站分别与1号线及13号线连接;在北土城东路站、磁器口站分别预留与10号、规划…  相似文献   

10.
天津轨道线网车辆基地资源共享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根据天津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针对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用地日趋紧张的特点,在满足各线正常运营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路网资源共享优化车辆段的规模、合理设置联络线,以控制轨道交通用地,节省地铁工程投资。研究方法:结合轨道线网中九条地铁线路修建的先后顺序、厂、架修车辆段的设置条件以及各线路的功能及形态、地铁系统车辆选型的一致性、模块化和可继承性,进行综合技术分析比较,采用厂、架修任务量分析计算,方案对比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针对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研究探索出一套车辆综合基地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和一系列有指导性的技术措施。研究结论: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内共设置2处厂架修车辆段,一处设4台位厂、架修段,另一处设2台位厂、架修段,共计6台位,满足线网内规划线路车辆厂、架修的需要,以及与之配套的4处线间联络线。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穿越仙岳山方案研究,从客流辐射范围分析、与7号线换乘分析、工程方案比较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3号线与7号线间换乘客流量小,换乘必要性不充分,取消3号线与7号线换乘功能后对客流影响较小。华泰路方案在线路长度、车站使用功能、对交通及环境影响、工程实施、土建投资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最终推荐采用华泰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铁11、13号线天河公园站地处广州市中心区,密集的建筑物、复杂的设计施工条件及较高的环境要求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广州地铁11、13号线天河公园站联络线规划设计自由度。在分析原联络线方案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采用大半径曲线使之适应盾构法施工条件和采用小半径曲线使之降低矿山法涌水涌砂施工风险两个优化联络线方案的思路,并从联络线条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风险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比选优化研究,曲线半径为200 m的联络线方案因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而被推荐。研究方法及结论对高环境要求下的城市中心区地铁联络线的规划设计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总结城市中心区地铁联络线规划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的因素,确保最终推荐的工程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日前,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1年)调整方案获国家批准。调整后的近期建设规划线路包括1号线西延段、2号线全线(含初期工程和东延段)、3号线全线(含初期工程和西延段)、4号线北延段和5号线,总投资约695亿元人民币,总长156.6km,比原建设规划线路增加127.83km,投资增加155.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结合武汉地铁2号线和4号线工程,详细介绍地铁联络线信号系统接口功能需求、接口方式、原理和实施细则。通过接口电路,实现联络线间的联锁,保证联络线上列车进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研究确定正线与到发线间设置站房柱的线间距,以及客货共线铁路车站相邻线路中间或预留电力机车接触网支柱的线间距是否应严格按6 500 mm执行的问题.研究结论:车站相邻线路线间距应综合考虑声屏障、接触网立柱、线间纵向排水槽、雨棚柱及站房柱等设施影响计算确定;对于正线与到发线间设置站房柱,最重要的是考虑柱体的安全性,设置护轮轨加护轮墙方案应是经济、合理、安全、可行的方案;客货共线铁路车站中间有或预留电力机车接触网支柱的线间距应根据线间所设信号机、采用接触网支柱形式、排水沟、机械化养护等综合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16.
地铁暗挖隧道过河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与5号线的区间联络线隧道多种施工方案,以及过河施工洞内、外所采取的措施,通过比选确定该段过河应采取的施工方案.从而达到安全、经济、快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张静 《中国铁路》1999,(4):12-15
在遵循高速铁路区间渡线基本设置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沪宁线的实际站间距离,站坪长度等情况,通过设定沪宁高速铁路区间渡线铺设方案,对各方案往返渡线间列车保留数量,故障时间内往返渡线间可通过的列车对数,以及往返渡线间的距离对高速列车越行中速列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沪宁高速铁路区间渡线合理设置位置与数量。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武汉市3条轨道交通线的建设规划,在2010年以前形成约70km的工字形轨道线网骨架。这3条轨道交通线分别为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轨道1号线二期为高架轻轨,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均为地铁。武汉市拟于2005年12月开始进行轨道1号线二期宗关以西路段的基础施工,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则将于2006年动工兴建。  相似文献   

19.
长春市地铁1、2号线联络线下穿建设年代久远的长春市游泳池及附属建筑物。由于受游泳池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导致周边降水井难以施做,无法保证联络线暗挖施工无水作业。针对如何确保隧道下穿游泳池施工安全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确定采用了全断面注浆+双排超前小导管注浆的处理方案,并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九江站是九江地区的主要客站,为京九线中穿贯通式车站,铜九线按方向别在车站东端疏解引入,武九客车联络线作为昌九城际线的延伸由九江站西端引入,随着具有城际性质的武九客车联络线的引入,需要选择合理的引入九江站方案,以实现城际立折车与通过货车的交叉干扰最少并实现客货分线。结合地区总图规划与九江站既有情况,对武九客车联络线引入九江站方案进行分析,提出推荐意见并对城际铁路引入既有客站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