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究永磁电机弱磁控制原理,提升弱磁控制性能,对永磁电机的3种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分析了高速弱磁区控制方法和性能,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高速弱磁区控制性能最优,是未来工程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大功率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为背景,针对其逆变器开关频率最大值较低的特点,采用一种基于SHE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以实现牵引电机在速度全程范围的平滑运行。在综合考虑SHEPWM的实现方法、分析输出电压的谐波成分及电流特性的基础上,对不同调制方式间或相同调制方式的不同载波比之间的切换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SHEPWM的三相电压同时切换策略,使控制牵引电机切换的算法显著简化。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切换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代多电平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今天多电平逆变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但是随着电平数的增加,控制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并且带来了电压不平衡等问题.文章对当今水平的多电平逆变器的调制技术和控制策略,如:多电平正弦脉冲宽度调制、空间矢量调制、多电平选择性谐波消除、空间矢量控制以及电容器平衡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电压和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系统,提出了一种涵盖双极性二阶、三阶和四阶拓扑结构的通用优化PWM方法,阐述了一种不对称多电平拓扑结构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以选择性谐波控制为约束条件和剩余电压谐波含量为优化目标函数的PWM数学模型,并对该优化PWM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获得不对称逆变器电路输出的优化电平幅度比和优化PWM调制的开关角;根据电平幅度比变量k设置多电平电路以及开关角来控制多电平电路输出,对其PWM的调制效果进行了分析。仿真试验表明,该通用多电平优化PWM方法能大幅度降低高电压和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系统的开关频率及与之相关的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高频链矩阵式变换器输出波形的谐波成分获得更好的波形质量,提出了一种包络线调制方法。此方法与解结耦SPWM调制相结合,使得高频链矩阵式变换器的前级驱动信号的占空比规律性变化。前级电路的调制波不采用普通直流电压,而是采用没有滤波时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前级逆变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随着三相电压的包络线变化而变化。通过使用该技术,高频链矩阵式逆变器的三相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优于只使用SPWM调制方法的三相输出电压。文章介绍了调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工作过程,使用PSpice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调制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运行原理以及模块电容电压的平衡控制。考虑传统的单相桥臂平均电压控制可能会在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不平衡而导致波形畸变,结合载波移相调制方法提出了三相桥臂平均电压控制的方法,并对子模块电容电压采取比例积分调节,使得模块电容电压平衡在稳定的范围内。仿真验证了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SPWM调制的三电平四象限变流器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单相电压型三电平四象限变流器工作原理.在分析了SPWM调制方式和瞬态电流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流侧两电容上电压平衡的方法,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合理选择电压平衡系数的情况下,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平衡直流侧两电容上的电压,也能够使开关频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三点式变流器的拓扑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对电压移位调制的几种排列方式及原理进行了说明,着重对电压移位调制的谐波特性进行了数学分析,利用双重傅立叶级数的方法推导了三点式变流器的谐波含量及分布,最后给出了仿真波形。其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新方法,即通过定子磁链偏差与转矩偏差计算出下一个控制周期内需要加在电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得到逆变器的开关控制信号。它具有开关频率恒定,转矩和磁链波动小等特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矩阵式变换器是一种新型交-交式直接变换器,它能直接将电能从输入侧送到输出侧。由于没有中间直流环节,输入与输出侧电流电压的畸变都会影响到相应的另外一侧。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流控制空间矢量方法。该方法将电流控制和空间矢量调制相结合,强制输出电流空间矢量幅值为一恒定量,通过修正调制系数来调节输入电压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从而补偿输入电压畸变带来的影响,使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仍能保持正弦,硬件实现简单。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部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存在上拱变形量较大且持续不收敛,超出轨道可调节能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变梯度结构EPS混凝土板整治路基持续上拱的方法,根据测量结果实施了开挖置换方案及后期维修。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变梯度结构板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整治路基持续上拱变形,后期维修简单易行,可长期确保轨道平顺性;变梯度结构板最大应力及变形分别满足EPS混凝土强度及高速铁路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上海长江大桥B1标段的50 m移动模架施工,介绍了移动模架施工连续箱梁的线形控制技术,论述了移动模架预压和预拱度设置方法,涵盖从移动模架各工况理论挠度分析、预压数据分析、预拱度设置、箱梁施工控制以及一系列技术及施工要求,对移动模架施工连续箱梁的线形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京杭大运河特大桥是一座主跨为(93 165 93)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梁除0号~2号块采用支架现浇外,其余3号~24号块均采用挂篮悬臂浇筑,主梁的线形控制较为关键。结合该桥主梁线形控制的施工实际,介绍了主梁的施工方案、线形控制的目的和要点、线形控制计算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箱梁实际立模高程值的计算过程和箱梁高程测控的布点和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14.
LZB700连续式信号控制系统联锁关系在描述和试验上,与国产信号系统有所不同。针对西门子LZB700连续式信号控制系统联锁关系中“侧防”概念进行解析,分析了这个概念与国产信号系统的联锁关系的关联与区别,并对试验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应用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软件桥梁博士(D r.B ridge)建立计算模型,分析计算各施工阶段结构行为。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进行参数识别的误差分析和状态预测法进行标高、应力控制。通过各施工阶段高程、应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芜湖轨道交通二号线是国内外首次采用跨坐式连续刚构PC梁的轨道交通项目,相较于国内外现有轨道交通项目的跨坐式简支PC梁,在梁体安装精度、线路平顺性控制、施工技术难度等方面均优于跨坐式简支PC梁。介绍了跨坐式连续刚构PC梁架设中自由设站放样测量控制网的测设原理、布点方法及布点形式,利用自由设站放样测量方法设站灵活、放样精度高等特点,结合自主研发的专用放样工装设备,解决了轻轨跨坐式连续刚构PC梁架设中测量精度不稳定、高程上桥困难、作业时遮挡严重、测量人员安全风险大、多榀梁连接平顺性差等测量难题,可将轨道梁中线偏差控制在3 mm以内,轨道梁中心变化率控制在1.5 mm/1.5 m以内,线路超高情况下的角度公差控制在±1/8°以内。实践证明:自由设站放样测量能够满足轨道PC梁精调施工定位的精度要求,且效率高、精度高、安全性高,在同类项目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碎石路基压实连续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碎石路基工程实例,介绍压实连续控制的动力学方法的应用试验研究,分别从压路机性能参数、压实程度、压实均匀性等方面进行了实时监测与控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得出了原位试验结果与动态评价指标之间为正向关系的结论,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建宏 《机车电传动》2005,(4):20-22,64
介绍了D09—32连续式捣固车带动点补偿控制的单弦三点与四点拨道法和双弦三点式抄平法的基本原理,说明子该捣固车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要功能以及产品的推广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林屹 《铁道建筑技术》2020,(1):80-83,136
随着我国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严寒地区的连续梁混凝土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新建牡佳铁路客运专线跨佳富铁路1号特大桥连续梁施工,对具体的连续梁冬施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阐述:有针对性地从冬施前所需材料、设备的准备,到混凝土拌和站保温和生产措施,再到冬季钢筋加工质量控制,最后在冬季混凝土灌注和养护方面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同时本项目全程应用BIM模型设计软件将连续梁施工转化为三维模型,并运用到施工中,对连续梁施工进行可视化仿真,查找差、错、漏、碰并及时修改,将连续梁冬施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和有效的避免措施以三维的形式进行展示,最后应用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3D技术交底,使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表达得更直观更贴切。  相似文献   

20.
声屏障工程是防治铁路噪声影响的有效措施,声学设计是保证声屏障工程降噪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郑铁一中声屏障工程学设计研究,给出了声学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内容及解决方法。声屏障建成后,各主要评价点的实际降噪效果与理论计算值相差不超过1dB;主要评价点的24h等效连续A声级平均降噪量为10.4dB,超过预定目标值2.4dB,降噪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