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三维散热模型.对电动汽车匀速行驶且自然风冷时锂离子电池组的温度场分别进行了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两者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反映了所建温度场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结构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优化后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良好: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从46℃降至33℃,电池之间的温差在6℃以内.  相似文献   

2.
俞会根  向晋  盛军  王恒  李宁  赵亮 《汽车电器》2014,(12):25-28
电动汽车轻量化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电动汽车低压蓄电池的轻量化课题,探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可行性。以北汽新能源某一型号纯电动轿车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12 V/30 Ah锂离子蓄电池和12 V/60 Ah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锂离子蓄电池样品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低压用电需求,并且其充放电性能,特别是低温充放电性能要优于铅酸电池。此外,锂离子蓄电池样品的质量较铅酸电池有大幅降低,这对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的普及对动力电池相关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电池保持在合适温度区间工作的动力电池热管理 系统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核心技术需求。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性能下降、寿命衰减尤为明显,低温热管理 技术更是近年来动力电池研究的重点。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中的性能劣化机理出发,对低温热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一套电动汽车低温热管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随着功率输出的增加,发热的增加会显著影响电池性能,因此,电动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非常重要。而基于热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成本低、导热系数高等优点,本文讨论热管耦合风冷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来增强锂离子电池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电动汽车电池系统轻量化设计要求,提高锂离子电池组能量密度,对电动汽车电池 组热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有效散热和通风等方式,可提高电池组性能,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分析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结构与电池单体热特性,通过调整电池组结构,评估电池组整体温 度场,以期为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动力电池提供动力的电动汽车在当今的汽车工业中逐渐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目前的电动汽车构造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电池。文章首先对动力电池的发展过程进行概述,动力电池伴随电动汽车发展起来,并随着工业的进展而衰落、崛起,到如今其性能不断完善优化。目前市场上使用得较普遍的有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文章针对这3种电池的工作原理、性能特征及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综合动力电池的各类特性,最后总结出目前锂离子电池最具发展前景,但其安全性能和快速充电性能有待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7.
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存在可用容量降低、充电困难和循环寿命衰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因此,确保锂离子电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至关重要。电池脉冲加热技术具有加热速率快、温度均匀性好和系统结构简单等优势,是解决锂离子电池低温应用难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中从脉冲加热方案、脉冲控制参数和脉冲加热策略3个方面对脉冲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现有脉冲加热方案优劣势,其次,总结不同脉冲控制参数下锂离子电池的温升和容量衰减特性,最后,对比不同脉冲加热策略对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指出脉冲加热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7,(7)
正随着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和电动汽车有关的一切都逐渐被重视起来。一提到普通的汽车,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汽油"。那么,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车载电池的发展也就变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我们都想要提高搭载于移动终端或者汽车内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但是要提高这种可移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就意味着起火的危险随之提高。因为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是使用易燃的液体作为电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有密封铅酸蓄电池、MH/Ni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铅酸蓄电池凭借良好的性能和较低的价格称雄电动助力车市场;MH-Ni电池组因为其在高电压条件下使用时的安全性、对环境友好、长使用寿命和适中的价格,在当前上市的混合型电动车上MH-Ni电池名列前茅;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EV和混合型电动汽车HEV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被过度夸张,电池内阻被过分夸大;燃料电池因其电池系统寿命短、能效和比功率有待提高、可靠性差、价格太高、车载氢源困难等原因,使得燃料电池汽车离市场要求有较大差距。对发展电动汽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纯电动汽车通过动力电池中的化学能驱动电机工作,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源头,现有动力电池一般为锂离子电池,其化学活性与温度关联度较大,温度越低电池输出功率越小.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大油门起步或急加速时,扭矩需求较大,电池输出功率增大,如果电池活性不足,会导致电池欠压故障.整车控制器根据温度从控制策略角度进行预判,限制扭矩,保证整车正常工作,保护电池安全.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供能部分,对整车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首先剖析了电池一致性的产生机理及其表现形式.其次,针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以及容量衰减等方面的问题,从电池不一致性评价方法和改善不一致性的措施展开分析.电池不一致性评价方法主要有单参数评价、多参数评价、动态特性评价的一...  相似文献   

12.
《汽车实用技术》2012,(9):76-76
日前全球领先的电池供应商中国比克电池(China BAK)宣布将向一汽大众提供锂离子电池组件。比克电池准备在9月底向一汽大众提供锂离子电池组合,一汽大众将利用该电池组合驱动电动汽车和测试其他电池组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专利调研基础上,统计和分析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低温和高温都影响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从而影响其应用与市场普及。缓解该问题的技术途径可以是:电池原材料改性、优化电池设计、电池系统热管理。当前的研究热点是:正负极材料的微观改性,以提高其电子导电率和离子导电率;优化设计电极结构和电池结构,以均匀电池内部的热分布和电分布;研发低温下电池交流预热与充电的新方法;联合应用液冷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电动汽车用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恒流放电过程中有/无高导热石墨片的电池单体表面以及电池模块不同位置间温差的变化情况,研究了高导热石墨片对提高锂离子电池温度均匀性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导热石墨片作为强化传热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单体表面以及电池模块内部的热均匀性,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机理及其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论述了导致锂离子电池燃烧的原因,分析了各种可能导致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燃烧爆炸的因素,提出了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的防燃防爆措施,从而为电动汽车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电池失效或发生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冷板式散热作为电池冷却系统重要技术之一,对保障电池安全至关重要。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冷板式液冷设计的相关方法,并对不同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当前,锂离子电池热管系统主流冷却方式仍是液体冷却,其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未来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可能朝向混合冷却、系统化设计和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动汽车都会采用到驱动动力强劲的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模式下保证锂电子电池组实现主动均衡控制,有效推进电动汽车电力系统良性发展,提升电汽车整体性能。文章中所探讨的是基于双向Buck-Boost拓扑结构的主电路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它其中基于荷电状态SOC建立主要均衡判据,进而实现了对主动均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改进。简单研究了充电模式下的锂离子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电路设计方法,锂离子电池组的SOC均衡控制策略,并对其设计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需求会受到外部环境温度、风速和负载电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散热,动力电池的温度会迅速攀升,进而影响电动汽车的驾驶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非线性冷却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生热、散热机理分析,建立考虑传热系数随冷却液流速变化的锂离子电池集中热模型,通过电池特性测试试验确定电池内阻和熵热系数等热物性参数,并与AMESim模型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基于电池冷却系统非线性和易受负载电流变化影响的特征,提出一种考虑电池冷却系统的稳态特性以及参考变量前馈功能和闭环反馈消除静态误差机制的非线性冷却优化方法,并对其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HWFET-US06组合工况下,非线性冷却优化方法调节下的电池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最大偏差较PID方法减小了0.8 K,并且冷却过程的能耗降低了6.3%,具有更好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谢克强 《时代汽车》2022,(9):145-146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动汽车项目高速发展,其能量载体动力锂离子电池被广泛运用,然而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火灾爆炸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生命财产损失.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电解液成分复杂等多种原因而具有非常大的火灾危险性,目前国内外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研究主要集中于预防火灾方面,而在灭火救援中的应对方法研究相对较少,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而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动力电池。文章就现在电动汽车上广泛应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过程以及优势。其次就目前电动汽车市场上应用最普遍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最后就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