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海上结构如商船,水面舰船和潜艇建造之前的设计和研究过程包括确定一些能在最不利环境和工作载荷条件下工作的材料的技术要求。这些结构的破坏容限和可靠性只能通过适当的选择材料,采用严格的试验方法和在整个使用期限内的检查和监测来保证。研究海上结构破坏限和可靠性的重要性能从使中破坏的后果看出。例如,商船的断裂会导致环境灾难,人员死亡和水面战舰和潜艇战时摧毁。导致破坏的因素腐蚀,疲劳,腐蚀疲劳,低韧性和低劣设计  相似文献   

2.
海船断裂控制设计准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断裂控制设计准则,如脆性转变温度准则或最低工作温度准则等,在实际断裂评定中,有时会遇到困难,其原因在于建立这些准则的条件与实际结构的服役条件存在差异。本文在分析材料断裂韧度的温度效应和载荷速率效应的基础上,根据海船工作条件构造了断裂特征分析图(Fra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ap),提出了一个计及材料性能(断裂韧度,屈服强度)、环境因素(服役温度,载荷速率)和结构特点(板厚及平面应变约束)在内的海船断裂控制设计准则。应用该准则可根据对海船工作特性的要求,选择材料和预测结构的断裂行为,从而为防断选材、结构完整性评定、可靠性分析以及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提供了定量的依据。该准则克服了传统断裂控制准则的局限性,可以全方位地模拟海船结构特点及工作条件,具有更满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工程结构在高加载速率条件下的脆断评定问题。分析了传统的脆性转变温度判据和PELLINI提出的断裂分析图的局限性。扼要介绍了近期提出的断裂特征分析图的结构和应用特点,构建了一种船体钢的断裂特征分析图,并分析了其对动载荷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钢种对K≈10^5MPa√m/s以下动载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在K≈10^7MPa√M/s动载荷下处于平面应变状态时,则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研究还表明,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的钢种在高加载速率条件下并不一定具有良好韧性。  相似文献   

4.
结构强度设计准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辅仁 《船舶》1996,(1):21-26
本文论述了船舶结构的设计准则,首先阐明了结构的安全裕度与分析方法,材料性质,剖面尺度,工艺质量,残余应力,长度偏差,使用状况,破坏类型等因素有关,接着阐述了破坏模式,以及从屈服,塑性,断裂,疲劳,变形等各个方面分析问题的准则,这些研究对当前设计正由规范设计转向直接设计提供了很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现代水面战斗舰艇和潜艇等战舰为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增加有效载荷、机动性和生存性,要求不断增加采用能减轻壳体结构重量的高强度钢板比例。国防部要求海军舰艇建造使用的合金钢和装甲钢约占总量的50%。在舰艇服役过程中,其结构承受着复杂的载荷谱和环境,同时用来制造壳体的结构钢和焊接材料在这些环境中必须具有高断裂韧性。服役过程中的一般动载荷包括波浪载荷、波浪拍击、冲击、振动、在热带和寒带海域的热偏移、船货漂移、飞机的起飞与降落以及武器的反作用等。在这些服务环境下必须确保壳体结构的完整性以使其具有连续抗浪性以及对敌方武器做出快速的反应。海军舰艇的防断性是通过采用结构钢和焊接材料进行壳体装配来保证的,使得在这些极端恶劣工作环境中能具有高断裂韧性和许用裂缝。因此。对海军舰艇钢的关键要求,不仅要考虑强度、可焊性以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的低温韧性,而且还要考虑经济性,以便保持合理的舰艇采购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潜艇重要构件发生多起断裂事故的事实出发,提出在潜艇重要构件的设计中,要计入缺陷,进行防断裂设计,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在役结构,应加强定期检查,并用断裂力学方法进行安全评定,以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水面舰船船体钢韧性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修 《中国造船》2002,43(Z1):336-340
为了防止舰船脆性事故的发生,要求钢板和焊接接头的脆性转变温度(NDT温度)应低于舰船的使用环境温度.断裂分析图(FAD图)是运用转变温度概念研究水面舰船用钢韧性的最重要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找出AKVT-NDT的相关性,从而提出夏比V型冲击功韧性指标是一种简单、易行韧性检验方法.提高舰船钢板及焊接接头的韧性水平能有效提高舰船结构的抗爆性.  相似文献   

8.
李坤 《船舶工程》2015,37(S1):315-318
可移动罐柜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国际危险货物运输[1],不同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均定义了不同的关于防脆断措施的要求;ASME VIII-1[2]作为国际通用的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标准,详细介绍了金属受压材料的防脆断的措施,但是鉴于ASME章节过多和其排版的差异,很难全面理解。本文将结合目前国际主流的可移动罐柜规范和ASME VIII-1的要求,分析在设计和生产可移动罐柜时对金属材料防脆断要求的理解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防碰撞、防搁浅、防抗台风和大风浪恶劣天气、防火灾、防人员伤亡、防重大机损和油污染、防重大货损货差、防海盗、防PSC滞留、防船体结构损坏、防船舶翻沉以及防偷渡。是船舶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航运企业对全体船员的最主要的要求,广大船员必须从做海员的第一天起.牢记这“十二防”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踏踏实实做好这“十二防”工作。确保生命与财产以及海洋环境的安全,为航运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采用的船体用钢及其焊缝的性准则是五十年代根据经验来制订的,本文根据动态断裂力学试验结果提出更加定量的指标,建议在温度为0℃,加载速度10^4Mam/S情况下最小韧性值应为125MPam。如果精确性要求不是太高的话,这一指标可转化为夏比冲击指标FATT低于0℃。A线钢板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满足这一韧性要求的,因此,作者认为它用于船体制造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船舶柴油机连杆伸腿事故原因对船舶柴油机连杆螺栓的材料和结构特点、连杆螺栓受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分析了螺栓断裂的原因。为此,提出了防止连杆螺栓断裂管理要点,对保证船舶和人命安全,降低事故率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于那些对船舶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结构材料及由其构成的耐火分隔和消防系统(包括系统中的灭火介质、部件及其材料),SOLAS公约除了在Ⅱ-2章“消防”中对它们的消防安全技术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外,还逐渐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验证性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崔维成 《船舶力学》1999,3(6):55-79
本文对海洋结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的新近进展作了一个初步的回顾。为了便于理解文中所提到的各种问题,对疲劳破坏机理以及计算疲劳寿命的基本公式也作了简单介绍。除此之外,对国内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疲劳与断裂方面所做的工作也进行了调研和报道,但由于时间关系,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深化并得到各方配合。  相似文献   

14.
FPSO模块支墩焊接接头低温CTOD韧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块支墩是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中连接上部模块与主甲板的关键结构,必须有效保证其焊接接头的韧度以防裂防断。按照国际通用规范BS7448和DNV-OS-C401的要求,对我国渤海PL19-3油田300ktFPSO的模块支墩焊缝和熔合区进行了低温(-18℃)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按拟用焊接工艺所焊接的模块支墩焊接接头,其焊缝和熔合区的CTOD试验值都能满足国际通用规范DNV-OS-C401规定的要求(不小于0.15mm),因此,可以确认,该焊接工艺可应用于模块支墩的焊接施工,并且焊后的模块支墩可以免除退火处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低温、高强度钢和薄板在液化气体船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液舱结构安全性问题愈发严重,传统的强度评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产品设计的特殊要求,基于断裂力学的疲劳寿命评估已成为液化气体船结构安全评估的主要手段。本文选取江南造船自主研发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为研究对象,其独立液舱的舱体采用低温镍钢5Ni材料,可运载温度低至-104℃的乙烯、乙烷和丙烷等货品,需满足IGC CODE,USCG和船级社规范等要求。本文采用BS7910失效评定方法和Pairs裂纹扩展速率计算公式,完成液舱结构初始表面裂纹扩展至贯穿型裂纹,再产生结构断裂失效损坏的寿命预测,为超大型乙烷运输船的自主研发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低温、高强度钢和薄板在液化气体船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液舱结构安全性问题愈发严重,传统的强度评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产品设计的特殊要求,基于断裂力学的疲劳寿命评估已成为液化气体船结构安全评估的主要手段。本文选取江南造船自主研发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为研究对象,其独立液舱的舱体采用低温镍钢5Ni材料,可运载温度低至-104℃的乙烯、乙烷和丙烷等货品,需满足IGC CODE,USCG和船级社规范等要求。本文采用BS7910失效评定方法和Pairs裂纹扩展速率计算公式,完成液舱结构初始表面裂纹扩展至贯穿型裂纹,再产生结构断裂失效损坏的寿命预测,为超大型乙烷运输船的自主研发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介绍船体断裂的原因和防止船体断裂的措施,以及对船体断裂和破损事故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船舶绝热保温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韧性酚醛泡沫材料、轻质无机纳米孔泡沫材料和热塑性聚酰亚胺泡沫材料三种新型船舶绝热保温材料的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现状作了描述,并简单阐述了这些新材料的研究背号和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船舶绝热保温材料的最新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韧性酚醛泡沫材料、轻质无机微孔泡沫材料和热塑性聚酰亚胺泡沫材料三种新型船舶绝热保温材料的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现状作了描述,并就国外最新研究开发的船用耐高温绝热保温材料——碳泡沫材料(CFOAM)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初始缝高比对早龄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初始缝高比为0.05~0.7的楔入劈拉试验,得到了不同初始缝高比的有效裂缝长度、亚临界裂缝扩展量、断裂能,分析材料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试件尺寸和最大骨料粒径条件下,有效裂缝长度随初始缝高比的增加而增加,亚临界裂缝扩展量随初始缝高比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初始缝高比越小,材料韧性越好,裂缝扩展越充分;断裂能随初始缝高比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