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973年至1990年,对陕西省黄陵县店头病区克山病消长与人体硒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观察期间,急性(含急型和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潜在型病情恶化率亦呈下降趋势;病区人群头发硒含量逐年上升,病情与发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病区人群头发硒含量提高至非病区农村水平后,慢型和潜在型仍有新发病。  相似文献   

2.
<正> 家畜白肌病与克山病关系的探讨早有报导,1965年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发病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效果,近年来的大量工作表明克山病病区是低硒地区,病区中的粮食、头发、血和尿液中的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大面积采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发病取得了肯定效果。因此,认为硒贫乏是克山病发病值得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克山病病区粮及缺硒的半合成饲料以复制缺硒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硒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本次实验自1979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病区上畛子农场进行,由陕西省劳改局、陕西省上畛子农场、中国医学科学院克山病小分队、陕西省兽医研究所和西安医学院克山病研究室协作和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3.
<正> 一些资料表明,克山病病区粮、水中,硒含量明显减少。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已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亚硒酸钠与克山病病因学及发病学的关系,尚缺乏直接证据。本实验企图通过研究正常动物及低硒实验动物模型的心肌代谢的差异及亚硒酸钠对二者的影响,来探索硒与克山病病因学及发病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克山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性心肌病,病因未明。我校党政领导历来对本病的防治研究十分重视,从1956年起,组织了众多人员,进行大量艰苦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取得显著成统。特别是在治疗和预防上首创了两项有效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急型克山病的治疗和预防问题。1960年创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治疗克山病心源性休克取得显效‘”。1965年首次开展了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最初效果,为预防克山病急性发病提供了有效措施;并发现硒缺乏是克山病病区的基本致病水土因素,为克山病防治病因研究开拓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对黄陵县腰坪点区进行了为期3年的克山病病情与硒水平的监测。表明:①潜、慢型病例检出数相对稳定,无急型、亚急型病例发生,②当地产的玉米、大米、麦面和黄豆的硒含量分别比非病区(富平县)的相应粮食要低(P<0.01),而所食非病区富平麦面的硒含量与其他非病区的麦面无差异(P>0.05):③儿童发硒含量由原来低水平上升到接近和达到了非病区儿童硒水平。  相似文献   

6.
克山病病区分布于我国低硒地带 ,病区居民处于低硒状态 ,补硒可明显预防克山病发病。但单纯硒缺乏并不能说明克山病的全部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一些研究者曾提出在低硒状态下其它相关元素失衡的复合因素设想 ,并对比测定了病区和非病区人发中硒以外的其它元素含量 ,发现除硒外 ,铁、锰、铜、锌含量也有差异 ,但结果并不一致 [1~ 4]。本文对比测定了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监测点和礼泉县非病区对照点儿童发铜、锌、铁、锰含量 ,以探讨陕西省黄陵病区儿童发锌、铜、铁和锰状态。1 材料和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资料 ,对克山病病区黄陵县和非病区礼…  相似文献   

7.
<正> 近20年来,全国各地小儿克山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尤以西南病区患者几乎都为儿童,其中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发病占80%。本文根据1979年6月至1982年9月在大理县医院收治小儿亚急型克山病315例的临床表现、X线和心电图检查,笔者拟将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种类型,以便  相似文献   

8.
<正> 山东邹县从1979年12月至1984年12月,连续五年对克山病重病区的张庄、城前、尚河、田黄四个区的五万余名15岁以下儿童投服亚硒酸钠片,预防亚急型克山病。在大面积的服药中,并设立重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现已观察五年,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大剂量维生素C(以下简称大量维C)治疗急型重症克山病患者的成功,以及亚硒酸钠大面积预防克山病的显效,是60年代在克山病防治工作上两大突破。全国地方病研究者对克山病的病因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至今已提出“营养”、“水土”、“感染”、“中毒”等病因学说,但对克山病的特异的病因仍未作出最后的定论。为什么大量维C可以治疗急型重症克山病?硒可以预防克山病发生呢?其生化机制是什么?大量维C和硒在治与防问题上有无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克山病水土病因—缺硒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中,为了弄清硒在克山病病因学和发病学中的作用,我们在进行亚硒酸钠予防克山病临床效果观察的同时,对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缺硒与克山病的某些流行特点的相关性作了初步研究。本文综合报导1973~1979年期间有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 应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急性发病有明显效果,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状态处于低硒水平,说明硒是与克山病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元素。进一步研究硒在机体内的代谢,对于探讨硒防原理、克山病病因学和发病学均具有重要意义。已知我省克山病病区内普遍存在着动物(如仔猪、羔羊等)的缺硒病,为研究硒的代谢提供了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期以来,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的预防克山病的方法,是广大病区群众和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我室自1960年王世臣首创大剂量维生素丙静脉注射治疗急型克山病取得显著效果后,即重点转入克山病病因和预防方法的研究。1962年提出了“水土病因”假说,1964年制定了“硒作为克山病病因的探索性研究”课题。1965年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一些克山病地区有家畜白肌病发生。已知白肌病是一种心肌、骨骼肌实质性营养不良病变为主的家畜地方性疾病,为一定地区土壤及饲料中缺乏可利用硒所引起,应用亚硒酸钠可防冶此病。据凋查,家畜白肌病和人克山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学上均有不少类似之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病区人群全血、头发中硒含量低于非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补硒对克山病病区居民有关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给克山病病区 1 3~ 1 5岁居民每日口服硒酵母或亚硒酸钠 2 0 0 μg或普通酵母片 1 2周后 ,测定其血清和红细胞硒含量以及血清锌、铜、铁、锰、钙和镁含量。结果 给病区低硒居民补充亚硒酸钠和硒酵母均能明显提高血浆和红细胞硒水平 ,但硒酵母提高血浆和红细胞硒水平作用强于亚硒酸钠 ;补充亚硒酸钠或硒酵母均对病区居民血清锌、铜、铁、锰、钙和镁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补硒可明显提高病区居民血硒水平 ,但硒水平并不影响血清锌、铜、铁、锰、钙和镁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室于1965年首次应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取得初步效果以来,至今全国由东北到西南十个省(区)六十九个县试用了硒预防克山病,服硒人数达142万人次。1979年5月,由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西安主持召开了“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效果”鉴定会,会上肯定了硒预防该病急发的效果。目前全国对硒的研究,已作过大量的内外环境中硒的调查及动物实验等基础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现在可以说;我国由东北到西南向这一宽的克山病病区,是一个低硒地带。低硒是克山病的一个基本因素。但硒为什么能够预防该病的急发?硒预防是病因学或是发病学的关系?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外曾观察到大白鼠食饵性肝坏死的潜伏期,肝切片在体外不能维持正常呼吸,所谓呼吸衰竭(Resp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低硒、氧化应激和柯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virusB ,CVB)感染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陕西省黄陵县 30例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CVB IgM抗体、硒水平、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脂质过氧化物 (LipidPeroxide,LPO)。健康对照选自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西安市。结果 ①克山病患者组CVB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病区和非病区健康组 ,分别为 43.3%vs 1 5 %和 43.3%vs 1 0 % ,P <0 .0 1 ;②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居民血清硒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非病区西安人群 (P <0 .0 5 ) ,但克山病患者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两健康组 (P <0 .0 5 ) ;③克山病患者CVB IgM( + )者血清Se水平、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CVB IgM( - )患者和病区健康组CVB IgM ( + )和CVB IgM ( - )者 (P <0 .0 5 ) ;克山病患者CVB IgM( + )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结论 低硒、氧化应激与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与克山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硒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形态上的完整性方面有重要意义。某些动物缺乏硒可引起心肌病变。我国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地区的土壤,粮食及居民头发、血和尿液中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补充硒可预防克山病发病。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与心肌病变发病有关,但硒与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关系至今未见报导。本实验测定我院克山病研究室饲养的低硒和加硒组仔猪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以探讨硒在克山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OKT系统单克隆抗体检测克山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存在明显异常;用小鼠胸腺细胞生长法检测病区粮喂养大鼠的IL-2活性,发现实验组明显低于非病区粮对照组,但病区粮加硒组大鼠IL-2活性有显著提高。提示克山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病区粮因素能够降低大鼠的T细胞功能,微量元素硒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自1965年硒实验性予防克山病试点取得初步效果以来,经过广大地学及医学工作者的努力,已对病区外环境(水、土、粮)及内环境(人的血、尿、头发)中的硒含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对比工作,看到了全国克山病流行地区内外环境中的硒含量普遍的低于非病区。尿硒负荷试验看到病区居民口服硒后,保留率大于非病区居民。病区水粮饲养的动物及硒~(75)代谢实验证明病区组动物脏器对Se~(75)的吸收量高于非病区组。病区人群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也低于非病区人群,处于低硒状态。目前已认为硒的缺乏构成  相似文献   

20.
给克山病病区14岁~16岁居民每日口服200μg硒(亚硒酸钠或硒酵母)12周测定红细胞硒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GPX蛋白水平,以探讨补硒对人红细胞GPX蛋白的影响。结果说明:①硒水平不仅可增加克山病病区人体红细胞GPX活性,而且对GPX蛋白水平也有提高作用;(②硒酵母硒对红细胞GPX蛋白水平的增高作用比亚硒酸钠硒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