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漳州市中心城区跨越式的城市发展以及城市跨江南扩战略的实施,现有跨江城市桥梁设施明显不足,造成市区局部交通拥堵有扩大趋势。介绍漳州市中心城区古城核心区与圆山新城西部片区之间芝山桥及连接线工程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对沿江片区的用地功能、城市设计、路网布局的综合分析,采用交通量预测的方法确定了工程的建设规模。重点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横断面以及立交匝道连接型式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相似文献   

2.
庙嘴长江大桥是宜昌城区的一座特大跨江桥梁,跨越长江和长江支流——三江。针对该桥区域内水文、地质、通航和环保等要求,对桥位、桥型方案、跨径等内容进行比选,提出可行性方案。分析3条初步线路走向,西陵二路线位两岸接线情况较好,能较好地替代坝顶公路,工程实施难度较小,作为推荐线位。对跨越长江的大江桥、跨越三江的三江桥桥型方案进行比选,大江桥采用悬索桥,对航运无影响,桥型与当地环境协调,两岸接线线形较好,且悬索桥设计、施工经验成熟;三江桥采用斜拉桥,与大江桥桥型相呼应,主城区上桥匝道可下穿主线,施工便捷。为降低对长江中华鲟的影响,大江桥主跨径定为838m。三江航道为通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主航道,跨径确定为210m。最终庙嘴长江大桥采用主跨838m单跨钢-混结合梁悬索桥+主跨210m中央索面高低塔斜拉桥方案。经济评价分析显示,庙嘴长江大桥社会效益良好,项目可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中提出了几种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恒南路桥是大芦线二期航道整治工程中的一座跨航道桥梁,主桥经过方案比选采用预应力连续梁桥。介绍其设计要点,阐述其构造尺寸、预应力布置、计算分析以及造型模板在本桥的应用等,可为类似桥梁参考。  相似文献   

4.
原芜湖中山桥为跨度63 m的下承式混凝土系杆拱桥,由于航道升级,需进行改建。该改建工程面临与城市道路衔接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北侧布置环形道路的桥梁方案、全隧道方案、中二街布置T形交叉桥梁方案,对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T形交叉桥梁的总体方案。该方案主桥采用带副弦的梁拱组合钢结构,跨径布置为(28+90+28)m,主梁采用梁高低矮的双边箱结构,系梁梁高0.9 m,引桥中二街交叉口采用T形平面钢板梁结构,梁高0.8 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岸上组拼、水中浮运的方案施工,引桥上部结构采用分段预制、逐段吊装的方案施工。中山桥改建工程建设速度快,对航道、城市环境的影响小,改建后的中山桥已成为芜湖中心城区新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5.
大跨径连续梁桥是跨高等级航道常用桥梁,总结其施工技术与监控要点对于类似工程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中恒南路桥为例,介绍墩梁临时固结、挂篮悬臂浇筑施工、连续梁合龙等关键施工工艺,并结合施工监控方案及监控成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齐鲁黄河大桥是济南北跨携河发展的"三桥一隧"战略通道之一,直接联系南岸组团与北岸桑梓店地区中心,项目建设对济南市实现北跨发展建设黄河新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有重要意义.基于桥位建设条件和限制因素,综合考虑技术条件、工程造价、环境影响等因素,对齐鲁黄河大桥路线方案、公轨合建模式、跨黄河大桥方案进行比选与设计,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7.
从交叉学科的角度论述桥梁通航标准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包括桥位选择、通航水位、净空尺度、航道选线、河床演变、安全保障措施等,提出净空尺度计算原则和斜交桥梁净空宽度计算公式,为跨航道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提供参考,使桥梁建设有利于航道和港口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西段跨航道桥梁工程实例,全面系统介绍了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条件、主桥跨径及主墩布置、桥梁方案设计,分析了跨航道桥梁改建工程特点,得出了经济合理的桥型方案,为跨航道桥梁改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娄江大桥为娄江航道上一座(83+145+83)m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具有大跨小半径变宽度结构特点,常规的施工方案难度和风险大。项目中跨采用挂篮节段悬浇施工,边跨采用支架节段现浇施工,成功解决了不断航情况下大跨小半径变宽度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及施工方法问题。建议利用梁格模型或者空间网格模型作为补充验算,对空间梁单元模型所采用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后进一步验算。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常泰长江大桥合理的桥跨布置方案,对桥位处的河床演变进行分析与预测,综合考虑工程河段河道条件、航道条件及通航环境等因素,分析论证大桥的通航孔布置及墩位布设方案.经分析论证,最终桥位跨长江主航道采用主跨1176 m、边跨490 m的桥型方案;天星洲左汊及录安洲右汊采用主跨388 m、边跨168 m的桥型方案.所采用的...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里,桥梁既是交通的纽带也是建筑美学的表达,特别当桥梁位于公园里,又会成为提升区域景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的复合景观。以深圳市阳台山森林公园内跨高峰水库拱桥为研究对象,对其方案选型、结构构造、施工方案等进行分析,过程体现创新、环保与经济的特点,实现功能与艺术景观的良好结合。该桥具有高桥位、大纵坡、地面持力层较深等特点,针对该桥开展相关研究,为今后同类型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宋建  陈百玲  范鹤 《隧道建设》2006,26(3):9-10,16
当城市交通需要穿越江河海湾时,通常是在桥梁与水下隧道方案之间做出选择。从工程的造价、耐久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等角度,通过对水下隧道与桥梁渡越方案的分析、对比和论证,得出采用水下隧道方案穿越江河海湾相对桥梁具有较大综合优势的结论。水下隧道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运营期间不影响水路航运;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保证交通全天候正常通行;占地少,拆迁量小;能保护原有水域自然风光;可有效安排各种市政管道穿越水域;具有很强的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深汕合作区某大桥采用230 m主跨网状吊杆拱桥一跨过河设计方案,主桥全宽56 m,主梁采用纵横梁体系钢-混组合梁断面;主拱采用六边形箱形断面,拱轴线按二次抛物线设计,矢跨比为1/5.5,拱高为41.273 m。大桥采用无柔性系杆体系,采取先梁后拱架设工序;结合内河航道无大节段钢梁运输条件、桥址处位于台风高发期的复杂施工条件,提出了主梁采用岸边原位拼装、支架滑移法施工方案,主拱采用拱脚段低位拼装、跨中段整体提升安装方案。该桥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案验证了网状吊杆拱桥在市政桥梁中的适用性、可实施性和经济性,相关研究和设计成果为今后同类桥型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小干岛主桥桥梁跨度、周边环境、施工方案等因素,提出了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独塔斜拉桥及双塔斜拉桥三种方案并进行设计。从景观、施工、经济、环境影响等方面比较了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推荐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方案,并总结了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特点,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斜拉桥上部结构总体施工方案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汊斜拉桥的特点,研究其合适的主梁安装方案。系统介绍该桥上部结构独特的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技术特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工程采用地铁地下车站和跨线桥梁合建的形式,跨线桥在地铁车站范围内以车站结构作为其下部基础,在盾构区间采用桩基承台基础,设计精心考虑各区间桥梁上下部结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站桥合建方案有效节约了建设用地,降低了建设费用,可供类似市政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中心城区桥梁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景观协调、环境保护和施工效率等方面。常规的支架施工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要求,需要研究开发一种效率更高、环保性能和景观性能更好的施工工艺。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具有刚度大、强度高、景观性与环保性能好等优势,是将来中心城区支架施工发展的方向。本文以南京市浦口区浦洲路主线高架桥梁工程为依托,研究中心城区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施工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乡建设的逐步发展,在滨海区域传统桥头软基处理方案劣势逐渐凸显,而桥头软基处理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道路竣工后桥头处是否会产生“桥头跳车现象”。基于此,文章通过结合工程实例对各种桥头软基处理方案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对比得到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瓮安至马场坪铁路北延伸线湘江特大桥为大跨度山区铁路桥梁。桥址处山高谷深,建桥条件复杂。综合考虑桥址地理环境、地质、施工便捷性和工程经济性等因素,研究并提出3种可行的桥式方案,通过对结构体系、结构尺寸、施工方法、计算指标、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方面进行研究,推荐120 m+2×235 m+120 m跨径组合的刚构斜拉桥方案。  相似文献   

20.
290m空腹式刚构桥三角区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盘江特大桥主桥为(82.5+220+290+220+82.5)m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为解决三角区上、下弦施工相互干扰,无法同步进行的问题,对该部位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采用上弦滞后于下弦2个梁段(先施工下弦、后施工上弦)的总体施工方案,并合理设计挂篮及支架系统。下弦采用挂篮并辅以扣索张拉施工,上弦采用支撑于下弦顶面的支架分段现浇施工,待上、下弦箱梁施工至11号节段后,利用上弦处挂篮浇筑三角区汇合段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