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上海迪士尼乐园公交枢纽将于年内开工建设。根据上海迪士尼项目一期工程及市政配套的计划,今年将建设数条与上海迪士尼乐园有关的市政配套道路项目。该项目包括南六公路、六奉公路、秀浦路(S2-申江路)、秀普路(S3-申江路)、公交枢纽、申江路高架专用道、S2公路改建、入园路。其中,由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公司投资建设的南六公路、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服务区合理规模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合理规模,根据服务区的功能构成,通过对若干服务区平面图设计案例及服务区使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影响服务区规模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停车场面积是影响服务区总面积的关键;经过现场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到了驶入率、高峰率、周转率等主要设计参数值,建立了停车场面积的计算模型,进而计算出各种交通量及车型比例状态下的停车场面积和服务区总面积。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上海世博会运行期间7000万人次的参观需求,世博园区(包括园外水门)将提供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水上交通三种交通服务方式,分别设有1条轨道交通线、3条地面公交线、2条观光线、5条越江轮渡线、4条入园水门航线、3条离园水门航线。  相似文献   

4.
德国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涉及12个主办州,交通设施总投资12亿欧元,主要是改善世界杯球场和周边的公共交通设施,其中400万欧元用于修缮高速公路,100万欧元用于建立主办城市周边的汽车交通导航系统,300万欧元用于停车场建设.400万欧元用于公共交通的地铁站和公共汽车站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停车设施应用越来越多,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停车场(库)已成为未来发展智能停车场(库)、无人值守停车场(库)技术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当前尚无针对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停车场(库)的相关设计规范,实践中急需相关规范指导。结合编制完成的《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场(库)工程设计规程》(简称《规程》),以及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场(库)相关工程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场(库)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概念和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建设指标,13个二级建设指标,50个三级建设指标的面向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停车场(库)工程设计关键技术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每个建设指标的基本概念和《规程》基本规定。本文研究内容有助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和应用本《规程》,有助于指导智能停车场(库)的设计和建设,有助于推进停车场(库)的智能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停车日益困难,而我国大部分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为了解决城市静态交通中存在的停车需求问题,基于传统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停车场的停车需求模型。以成都市温江区公共停车场中的大润发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目标地点进行调查与分析,建立了基于停车特性因素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将计算需求量和现有实际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目标地点现有泊位可基本满足近期停车需求,但从长远考虑,该公共停车场的修建十分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当前智能停车领域普遍关注的的地下停车场交通诱导问题,论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给出了地下停车场诱导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并重点在停车前的停车场选择和进入停车场后车位选择和路径诱导两方面进行了模型设计。通过该模型及原理,用户可以提前获取最优停车场推荐决策,并在进入停车场后实现车位的科学分配和停车最佳路径诱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型停车场的设计理念,以苏南某停车场实际工程为例,对总体布局、交通组织、地面铺装、景观协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生态景观与交通功能相结合的地而停车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停车场是重要的城市公用设施,像机场和火车站一样,人们通过它完成交通方式的转换。1925年,Konstantin Melnikov设计了巴黎停车场,横跨整个静谧的塞纳河;1952年Louis Kahn大胆地提出将费城的市中心改造成多层停车场,他们率先发问探索停车场与人和城市的关系,名垂建筑史,引不少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动态交通设施研究分析,采取拓宽瓶颈路段、改善主要交叉口、修建地下车行系统分担地面交通流、科学组织单向交通等综合改造措施,增大路网通行能力,均衡交通量分布。通过对静态交通设施研究分析,采取有限度地增加停车位,借项目开发建设和人防工程改造的机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建解放碑地下停车系统;繁华市区外围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停车场,倡导公交出行方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诱导设施以及对停车收费进行差别化管理等措施,达到综合改善车行交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世博兆丰路临时停车场主要用于在世博内部停车场饱和的情况下,作为长三角外省市前来世博园区组织参观的旅游大巴和专线巴士的临时蓄车场地,同时承担园区内部停车场在突发紧急事件情况下车辆的临时紧急转场接待任务。在总结国内各城市交通应急经验及世博兆丰路临时停车场成功运营的基础上,该文针对大型地面停车场如何系统地处理突发事件,尤其是突遇紧急大客流情况的处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在共享停车泊位数量可变条件下的网络交通流逐日演化规律,首先构建了共享泊位交易系统,并考虑了交易市场中的共享泊位提供者可以选择2种异质性的价格预期方式,即理性预期方式和幼稚预期方式;而后对共享泊位的均衡价格、2种提供者的占比差、高峰时段公交和小汽车需求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其次,以2条平行路径的路网为例,对网络交通流量分配的最终演化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对上述2个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给出定量判据后,以北京市实际路网为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①对于共享泊位交易系统,若供给曲线斜率小于需求曲线斜率,则共享泊位交易系统的唯一均衡解可实现无条件渐进稳定;否则若理性提供者的交易与预测成本之和大于幼稚提供者,则存在临界提供者选择强度,使得共享泊位交易系统在大于此临界值条件下出现分岔或混沌现象;②对于网络交通流系统,若出行成本对路径流量敏感度小,路径选择概率对出行成本敏感度小,小汽车需求量不大,则系统唯一的均衡解可能是渐进稳定的,否则系统会出现分岔或混沌状态;③当共享泊位交易系统处于渐进稳定状态时,若提供者对共享泊位的价格变动不敏感,用户对其价格变动敏感,潜在共享泊位需求量不大,理性提供者的交易与预测成本之和并非远大于幼稚提供者,提供者选择强度不大,则由于受到共享泊位交易总量的限制,高峰时段的均衡小汽车需求不大,导致网络交通流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容易趋向于渐进稳定;④当共享泊位交易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时,网络交通流系统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分岔与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13.
贾春刚 《时代汽车》2022,(4):184-185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聚集性发展,城市居民越来越多,由于出行需要,容易集中聚集到中心城区的商业圈内,极易出现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的问题.本文针对现在城市商圈普遍存在的车位紧张,停车困难的问题,希望通过引入停车诱导系统,通过对停车车辆和车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反馈引导车辆驾驶员,在商圈内进行更高效的停车.从而改善商圈停车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地下停车场的数量随之大量涌现,停车场出入口作为人车共存的地带,极易造成人车之间的交通事故,本文分析用于停车场出入口的人车避让装置的结构原理,论述了避让装置的控制方式,设计了完整的人车避让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由于B型单喇叭互通立交在主线车辆高速驶入低速环形匝道,同时A匝道上跨的情况下,主线车辆驶出环形匝道视距不良,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单喇叭互通立交采用A型.依托国道110线包头北绕城段公路工程实例,结合交通量、平纵线形、视距等方面因素,对A型、B型单喇叭互通立交的工程适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具体方案进行了比选.总结认为,在主线左转驶出流量不大、A匝道下穿主线不影响驶出匝道视距等情况下,B型单喇叭立交型式并不劣于A型单喇叭立交型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路侧停车带来的进出停车位排队延误、低速巡游降低通行效率、过量停车加剧交通负荷等问题,研究了路侧停车对路段动态交通流的影响分析方法。基于视频识别算法,提取路侧停车车辆在驶入车位过程中的运行轨迹和速度波动数据,解析路侧停车过程中的驶入行为特性,并按照行为差异将停车车辆停车全过程细分为进入路段、寻找车位、找到车位、驶入车位、静止停放、驶离车位、汇入路段和错失车位8类状态;分别依据停车车辆和通行车辆的实际驾驶行为,从跟驰特征、速度矫正、换道规则和位置更新等方面对路侧停车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了改进;在选择目标车位时综合考虑了步行至目的地时间和驶入车位耗时2个要素。与常规通行车辆相比,深入分析了停车车辆提前换道和停车完后汇入路段行为对后车的影响。基于实际交通流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标定,经验证,模型拟合度为77.6%;仿真分析了在差异化的停车需求强度下,巡游速度对道路通行能力和延误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定的巡游速度和停车需求强度下,道路延误时间随道路交通量先增加后减少;在低停车需求强度下,巡游速度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微弱,在高停车需求强度下,当巡游速度从30 km/h降低至20 km/h,外侧车道饱和流量降低500 veh/h,最高延误时间增加105 s。   相似文献   

17.
东大公路(区界—G1503)位于浦东新区南部,西接奉贤区大叶公路,东连临港大道。规划“大叶公路—东大公路—临港大道”为主要公路/主干路,是上海南部东西向重要通道。为加强浦东新区与临港新片区的交通联系,完善上海南部地区路网结构,缓解S2交通压力,对东大公路(区界—G1503)改建工程总体方案进行研究。通过简要介绍道路的功能定位、建设条件、流量预测分析和主要技术标准,并对两个总体方案进行比选,从多方面论证后,推荐主线采用节点跨线桥改造,实现主线交通连续流。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是一个大系统,停车场是城市交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构成完整的交通系统。静态交通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动态交通。大量私家车的出现,使得城市中心区"停车难"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方面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造成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长期低速行驶的汽车排放出的废气又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该文基于停车场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分析济南市中心区停车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社会停车场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结合济南市中心城区改造,提出适应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停车场布局要点、社会停车场用地的规划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G15公路嘉金段是上海市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匹配沿线区域发展需求及交通流量增长趋势,针对G15公路嘉金段进行改扩建研究。从项目背景、工程概况、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总体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关键节点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基于功能、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等多目标均衡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改扩建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铁商务区是城市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心,存在大量的商务交通需求,往往带来大量的停车需求。以宿迁市为例,从停车需求分析发现,现有规范并不能很好地支撑停车泊位数计算,提岀采取估算交通量和泊位周转率的方法重新估算泊位数。在具体交通组织方案中,在考虑岀入口通行能力和交叉口对出入口的限制的情况下,得到了地下停车场的开口方案。设计中使用“一纵四横”联络道实现停车库互联互通,提高停车库使用便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