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锋 《摩托车》2004,(11):44-46
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不断应用到现代摩托车上,使现代摩托车日益向高技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给现代摩托车维修业和广大骑手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脑点火系统、发动机集中管  相似文献   

2.
刘建民  刘扬 《摩托车》2005,(12):40-41
随着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技术工艺的进步,电喷摩托车日渐走入市场。各种类型摩托车的电喷系统都由进气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ECU控制)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使用者应该了解它们的养护要则。一、进气系统的养护现代摩托车电喷系统的进气系统主要是空气流量计(器)或绝对压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于摩托车,使现代摩托车日益向高技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给维修业和广大骑手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脑点火系统、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自动驾驶系统、GPS卫星导航系统等高新技术的逐步应用,必然导致摩托车结构和工作原理上的较大改变,且技术日益复杂,故障种类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一旦需要维护,呈现在眼前的必然是复杂的管线和接头,即便是以前的修车高手,也会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于摩托车,使现代摩托车日益向高技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给维修业和广大骑手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脑点火系统、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自动驾驶系统、GPS卫星导航系统等高新技术的逐步应用,必然导致摩托车结构和工作原理上的较大改变,且技术日益复杂,故障种类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一旦需要维护。呈现在眼前的必然是复杂的管线和接头,即便是以前的修车高手,也会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5.
尽管现代摩托车用电喷系统的类型多样,品种繁多,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控制原则:即以电子控制单元为控制核心,以进气压力传感器(或空气流量计)和发动机曲轴转速为控制基础,以喷油器等为控制对象,确保获得与摩托车各种运行工况相匹配的最佳混合比(空燃比)。目前,国内外电喷摩托车市场上,各种类型MEFI多达数百种,产品品种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以适应不同种类、不同排量、不同结构、不同层次MEFI摩托车的实际需要;尤其是随着人们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成本和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创新MEFI不断推陈出新,令人眼  相似文献   

6.
电启动是摩托车实现现代化技术标志之一,它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即用手轻按电钮,车便自动启动,勿需脚踩,为摩托车启动技术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一、摩托车电启动系统和工作原理 (一)摩托车电启动系统主要由启动继电器、启动电机、电瓶、启动按钮及点火系统(指点火线圈、触发块、高压线接头,火花塞等)组成。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第Ⅳ阶段(即国Ⅳ)排放标准即将颁布,国产摩托车电喷化时代将正式拉开帷幕,摩托车化油器时代开始走向终结。为了广大维修技术俱乐部的会员能够了解电喷摩托车基础结构、掌握基本维修技能,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携手山东泰昌摩托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邀请电喷系统核心研发团队的工程师,率先在国内摩托车行业开办国产摩托车电喷系统维修培训(初级)班。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解决摩托车排放污染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案之一,特别是对于要达到我国拟订中的第3阶段排放法规(相当于欧Ⅲ标准)的摩托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加催化后处理装置被认为是几乎惟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士俊  马达 《摩托车》2013,(10):20-28
一.摩托车的发展趋势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不知从何时起,在四冲程(4T)时代,历来不被看好的"直列双缸"发动机,近两年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纵观现代摩托车的发展史,不难发现的是,自4T时代以来,摩托车研发的博弈与缠斗焦点清晰可见——不论是欧系还是日系品牌,一直都围绕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现代摩托车常用的电喷系统作介绍,以供广大读者及摩托车爱好者参考。1大排量摩托车用电喷系统大排量摩托车用MEFI系统几乎是移植汽车级EFI系统,原因是大排量车均为高性能豪华车,MEFI系统仅仅  相似文献   

11.
吴正权 《摩托车》2012,(10):71-82
(一)大排量摩托车用电喷系统大排量摩托车用MEFI系统几乎是移植汽车级EFI系统,原因是大排量车均为高性能豪华车,MEFI系统仅仅是整车电控系统中的1个子系统,成本仅占整车成本的一小部分,因此一般均采用汽车级高性能、高可靠性EFI系统。图1是川崎Z1000大排量摩托车用MEFI系统结构图。其显著特点是发动机进气量的检测采用汽车级高精度流量计直接计量进气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摩托车用氧传感器(Oxygen Sensor)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发动机排放中氧的含量,调节空燃比。如图1所示是美国德尔福公司生产的各种摩托车用氧传感器,它是现代摩托车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件,是EFI电脑ECU监控发动机混合气空燃比始终收敛于理论空燃比(14.7:1)附近的唯一控制依据;同时也是OBD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部件,是确保摩托车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排放不超标的关键传感器,为监管摩托车排放达标和维修提  相似文献   

13.
王加助 《摩托车》2013,(5):92-94
(一)电动燃油泵的结构原理与检修电动燃油泵(Fuel Pump)是向喷油器输送充足的燃油,并维持额定的压力,以保证在所有工况下有效地喷射。显而易见,电动燃油泵是供油系统极为重要的执行器,可谓MEFI的"心脏",对保证油路稳定畅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电喷发动机源源不断输送足量"食粮"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对现代摩托车降油耗,尤其是降排放,达国Ⅲ标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摩托车行驶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陈国辉 《摩托车》2012,(4):51-54
铃木赛驰QS110(05升级版)弯梁型摩托车,是轻骑铃木集团开发上市的一款全新弯梁骑式摩托车。如图1所示,为铃木赛驰QS110(05升级版)摩托车电气原理图。QS110电气系统主要由电源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信号系统、电启动系统组成。QS110摩托车电源系统由单相磁电机、全直流整流调节器、点火开关、熔断器、蓄电池等组成。点火系统由点火开关、触发线圈、DC-CDI、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电器组成。  相似文献   

15.
(上接2005年第7期)14一体化二次进气系统应用在摩托车上能起到什么作用?答:一体化二次进气系统能够提供O2进入摩托车的排气系统,一方面与高温废气中的CO和HC起氧化反应来降低排放;另一方面可为采用催化转化器时提供足够的O2,提高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达到降低摩托车有害气体排放的目的。目前一体化二次进气系统主要安装在发动机排气口,即通常说的缸头补气,它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见表1、2所列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烘道温度测量分析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托车涂漆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摩托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且现代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均属批量或大批量生产性质,因此零部件在涂漆后均采用烘道强制烘干,以满足油漆本身对烘干的要求(对热固型油漆而言)或为缩短漆膜的干燥时间、节省工件占地面积和保证漆膜质量(对挥发型油漆而言).工件在烘道内的烘干温度及烘干时间是极为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用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它是摩托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摩托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在路面上滑拖,以提高摩托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能力和缩短制动距离,使摩托车制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曹锋 《摩托车技术》2005,(11):50-52
摩托车产品开箱统计程序是根据金城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公司”)质量管理需求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系统,目的是对公司每月销售摩托车产品的市场开箱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汇总上报,并发布到企业内部报表中。  相似文献   

19.
GB20073-200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自发布和实施以来,作为摩托车型式认证的强制性检验项目,通过对摩托车制动性能的检测,对摩托车安全行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摩托车制动系统的不断改进及制动领域新技术(防抱制动系统ABS、联合制动系统CBS等)在摩托车上的应用,现代摩托车已经能够配备更加复杂和有效的制动系统,为此,各国也加快了对制动性能和检测方法的法规和标准的更新速度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邓明生 《摩托车》2004,(8):44-46
磁电机电容放电式无触点点火Capacitor—DishargeIg-nition系统,简称CDI电子点火系统。这种点火系统具有点火电压高,火花塞火花能量大,火花持续时间长,点火正时准确,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能自动改变点火提前角,启动性能好,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所以,现代生产的两轮摩托车,绝大多数采用CDI电子点火系统。过去采用磁电机触点式(断电器式)点火系统的摩托车,也在逐步地改装成CDI电子点火系统,如南方NF125型两轮摩托车。摩托车点火系统,在摩托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直接关系到发动机启动性、经济性,行车的平稳性,工作的可靠性。CDI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