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雷声公司已在荷兰岸基设施上成功演示双波段数据链与先进相控阵雷达(APAR)的集成,并演示了其作战能力,扩大了欧洲能够进行舰船弹道导弹防御舰船数量。此次试验用于验证信号多波束捕获跟踪雷达(SMART-L)和先进相控阵雷达(APAR)传感器套件与"标准"-3(SM-3)导弹的集成,演示对非"宙斯盾"舰的防御能力。试验中,所使用的双波段数据链与X波段先进相控阵雷达进行通信,该雷达在丹麦、荷兰和德国海军均有使用。目前很少有欧洲海军舰船能够参与到北约国家远程弹道导弹防御中,因为各国雷达无法与"标准"-3导弹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2.
随着21世纪军事高技术的突飞猛进;作战飞机和反舰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舰载雷达面临看反辐射导弹攻击、综合性电子干扰、反雷达隐身技术、利用雷达盲区低空或超低空突防等多种威胁,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应运而生。本对舰载相控阵雷达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机载相控阵雷达的主要工作方式,分析了机载相控阵雷达战术性能飞行验证的参数,讨论了机载相控阵雷达战术性能飞行检验的统计科目和统计方法,对机载相控阵雷达战术性能飞行检验中的数据处理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为飞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和相关标准的建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讨论在雷达系统状态诊断中,应用红外成像技术与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优点,该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备用性和降低军队已普遍使用的相控阵雷达系统的费用,设计方案将产生一个红外场强诊断工具,它能够快速地评估已定型的相近阵雷达性能,此工具与红外成像技术相结合还可隔离不同射频固态辐射设备(辐射阵元),一部安装在飞机上相控阵雷达系统(F-15飞机使用的APG-63雷达系统)产生的RF辐射红外成像,已经在理论上被证明。然而,由于资金的限制,按比例扩大及采用其他可能技术进行评估未能进行。今天,固态相控阵技术已被充分运用在空中和地面雷达系统,对相控阵天线进行“终端至终端”测试的能力能够确定探测性能的下降,便于用场强值去替代有故障的RF辐射设备,减少了对庞大的雷达系统的拆装、运输等各个环节,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初级诊断工具,提高现有补给能力,可以帮助修理厂快速识别/确定故障。在相控阵雷达天线维护的基础研究中,与引入航空电子学自动测试相比较,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带来一个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载相控阵雷达对空搜索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影响舰载相控阵雷达对空搜索方位上资源分配的因素,建立了对空搜索时方位上资源分配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舰载相控阵雷达在防空作战中方位上搜索时的资源分配方法,对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作战飞机和反舰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舰载雷达面临着反辐射导弹攻击、综合性电子干扰、反雷达隐身技术、利用雷达盲区低空和超低空突防等多种威胁,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滕俊  郭万海  崔超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8):63-66,75
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是舰载雷达发展过程中一项重大成就,已经成为现在也是将来雷达发展的主流。通过对相控阵雷达典型作战模型分析,构建相控阵雷达信息保障的层次结构,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雷达信息保障效能进行评估,最后通过算例定量地说明了相控阵雷达具有较高信息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相控阵雷达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相控阵雷达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与特点,分析和研究了当今主要相控阵技术,叙述了其主要应用领域,最后结合雷达和半导体技术对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舰船科学技术》2016,(3):117-120
首先介绍软件雷达和组网式软件雷达的概念。利用在可编程器件内部构建嵌入式计算平台实现高速数字信号处理、I/Q基带数据产生、参数配置和数据通信等功能,同时在具有并行处理能力的运算处理引擎中利用软件实现雷达的各种功能;然后对嵌入式计算平台搭建进行详细的说明,分析利用嵌入式运算平台进行数据传输的可行性;最后比较不同嵌入式操作系统下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软件雷达和组网式软件雷达的概念.利用在可编程器件内部构建嵌入式计算平台实现高速数字信号处理、I/Q基带数据产生、参数配置和数据通信等功能,同时在具有并行处理能力的运算处理引擎中利用软件实现雷达的各种功能;然后对嵌入式计算平台搭建进行详细的说明,分析利用嵌入式运算平台进行数据传输的可行性;最后比较不同嵌入式操作系统下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ARM处理器和CPLD为核心的雷达信号模拟器基本设计思路,分析了参数可预置的雷达信号模拟器组成与实现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给出了程序设计流程,数据输入和传递格式,数据运算存储方式和数据传递时序,设计了模拟器与雷达的接口电路。  相似文献   

12.
左雷 《船电技术》2008,28(1):53-56
本文研究了海洋蒸发波导条件下如何利用船舶报数据对雷达的探测距离进行计算,通过所需海区和时间段有效的历年船舶报气象信息得到大气折射率剖面,再利用抛物型方程计算出电磁波传播单程损耗,接着利用雷达方程得到目标的传播损耗门限,最后得到所需海区和时间段的雷达对目标的最远作用距离.实测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雷达方程,分析了海洋环境因素对机载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建立了雷达探测距离误差模型,为机载雷达性能的判断和目标的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种高频雷达天线的快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频雷达天线设计中电磁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提出利用高效的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计算以二元八木天线为基本单元的阵列天线电磁特性参数。根据某高频雷达天线的技术指标,利用数值优化理论优化阵列天线性能,优化后的阵列天线满足了相应的指标要求。仿真结果表明,MLFMA计算高频雷达天线的电磁参数是高效可靠的,能为天线的高效紧凑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政  姚景顺 《舰船科学技术》2005,27(4):50-52,77
现代战争中,随着导弹武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军用雷达受到了巨大威胁,单部雷达已经很难适应未来战场的需要,因此雷达联网成为军事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雷达网中航迹关联后的数据融合实现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学描述,给出了雷达网中数据融合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伟  宋薇 《水道港口》2012,(5):436-439
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沿海溢油监测监视防范体系,分析了雷达数据在其监测监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介绍了我国在沿海溢油监测监视防范体系建设方面的现状,并分析了制约雷达数据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利用Envisat的ASAR数据对发生在西班牙海域的溢油事件进行了半自动化的溢油油膜范围的提取,给出了处理结果,并对目前国外就雷达数据在其监视监测体系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介绍。根据国内外沿海溢油监测监视体系的现状对比和国内制约因素的分析,结合实例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雷达数据在沿海溢油监测中具有突出优点,未来在我国近岸海域溢油监测体系中将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雷达系统的应用需求,以雷达视频记录终端为研究对象,对雷达视频记录仪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设计,采用以太网传输,实现雷达图像处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化、设备的小型化,有效地提高信号的传输和存储质量,延长记录时间并提高数据保存的可靠性,从而达到提高舰载雷达视频处理系统性能的目的。该设计对于研究雷达视频处理系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在给定环境下,机载PD雷达目标检测仿真的方法。利用网格积分的闭合求解方法计算距离一多普勒单元的杂波功率,并计算目标的信噪(杂)比,采用产生随机数与检测概率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判断。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逼真度高,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超视距目标指示技术的目标探测、目标信息传输的基本方式两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探讨了超视距目标指示的探测平台组网和高速数据链传输的发展趋势。最后得出为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探测网和高速数据链是超视距目标指示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的结论。同时指出,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必须紧密结合这两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战术数据链是数字通信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典型应用,时分多址接入技术是数据链里面的核心技术。针对战术数据链网络中传统时隙分配算法无法适应战场多变环境,时隙资源浪费严重,无法动态分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调度策略的动态时隙分配算法,利用OPNET仿真平台设计实现基于此算法的舰艇海上通信仿真系统,对应用系统进行了详细网络规划,并对系统网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