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仿真计算和列车运行模拟等方法,探讨地铁正线采用50‰坡度的机理和可能性,以及与此相关的技术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地铁B型车的爬坡能力、列车故障时的启动坡度、空车救援损失全部动力超员列车的最大启动坡度等进行研究,证明B型列车通过50‰坡道对运行速度影响不大。因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调整现行的《地铁设计规范》,允许山城快速轨道交通地下线的坡度突破35‰,以利减少车站埋深;二是调整空车救援故障列车理念,提高故障列车救援时的启动坡度;三是注意盲目扩大列车动力的倾向,增强节能意识;四是国家应对快速轨道交通车辆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研发。  相似文献   

2.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采用独立于轨道的车-地双向通信设备,与列车的精确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移动闭塞的功能。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使用CBTC系统运营以来,车-地通信设备发生的主要故障状态及故障查找方式,介绍了具体的故障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从预防性维护的角度对网络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个分析软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某地铁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并阐述了MVB通信相关参数设计和通信质量评价标准。针对某地铁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发生的2起典型MVB通信故障,在排除了物理线路、外部电磁干扰、子系统软硬件设计等因素影响后,借助MVB分析仪和示波器等仪器确定故障原因,通过调整列车网络控制系统MVB板卡底层软件通信相关参数来解决通信故障问题。最后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类似问题,给出故障调查分析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直流电动列车因蓄电池应急供电后产生电压跌落,造成车辆辅助逆变器起动失效,导致列车丧失运营能力的故障,进行故障原因查找与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轨道交通1~9号线为例,统计分析了因列车车门故障导致列车晚点、清客救援等运营事故的原因。分析表明:大量的所谓列车车门故障在硬件或车门控制系统上查不出故障原因;车门故障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特征、工作日特征和季节特征;在客流量高的线路、车站,列车车门的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大客流是列车车门故障的第一诱因。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列车多次出现的因司控器状态不良而引起的运营故障,对司控器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司控器控制电路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发生列车故障需要救援的情况较为常见。从安全、高效、尽量减小客运服务影响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探讨制订列车故障救援方案的基本原则及优化组织方法;针对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线路特点,制订任何区段发生列车故障的救援方案,实践表明在行车调度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列车制动系统EPAC泄漏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分别从提高风源质量、改进EPAC内部中继阀方面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列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对运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故障时的客流动态分布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轨道交通系统故障对线网上客流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列车运行与车站客流变化仿真系统。根据客流的时空分布特点,基于列车运行图随机设置和生成故障,模拟列车运行与车站客流变化,以观察受故障影响后的线路客流分布情况。仿真结果可为制订故障处置预案、配备车站设施和确定乘客疏散方案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话闭塞法是城市轨道交通在列车控制系统故障情况下使用的降级运营模式。此种方法依靠人工组织,可靠性与运输能力均低于采用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行车模式。为了减少ATC设备失效情况下对列车行车组织带来的影响,在电话闭塞法行车时,采用列车测距设备对行车组织方法进行改进。以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实际数据为例进行算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设备能够提高电话闭塞法列车运行效率1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