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外伤性脾破裂,在闭合性腹腔损伤中比较常见。本院从1960年~1986年收治脾外伤144例。其中男111例,女33例。年龄2.5岁~68岁,平均年龄29.38岁。多脏器损伤40例,占27.78%。治疗:手术120例,占83.33%,其中脾切除109例;脾修补术10例;其它1例;非手术治疗22例。2例住院后即死亡,手术死亡10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Myrian系统构建胰腺周围主要血管的3D结构的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通过GE64层CT采集60例胰腺部位扫描数据,利用Myrian软件系统对胰腺周围动脉血管群、静脉血管群的分布情况进行3D重建,并测量血管长度、夹角、汇入情况等数据。结果腹腔的主要动脉,如腹主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以及腹腔的部分静脉,如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重建率可达100%;门静脉干长度平均(46.37±11.48)mm,其中大于45mm的优势长度占45.54%;胰后干长度为(34.88±9.13)mm,其中大于35mm的优势长度占57.21%。门静脉与脾静脉的夹角为锐角的有17例(占28.33%),为直角的有11例(占18.33%),为钝角的有32例(占53.33%)。肠系膜下静脉的汇入方式为脾静脉的有19例(占31.67%),为肠系膜上静脉的有34例(占56.67%),为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交汇点的有7例(占11.67%)。结论 Myrian系统可用于对胰腺周围血管的3D结构重建,而且重建率较高,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减少手术过程中因不清楚血管分布情况而导致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分切除术中,医源性脾脏损伤较常见。Coon‘”报告134例脾脏损伤中,医源性损伤32例,占23.8%;宗修馄[2]报告1846例胃切除术中脾脏损伤13例,占0.7%.我院自1985年到1994年共行胃大部分切除术621例,术中脾脏损伤12例,占1·8%,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脾脏损伤中胃溃疡2例,胃癌10例,均为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取正中切口,4例取左正中旁切口。脾脏损伤部位均为下极。按Gall和Schcdl分级,互级10例,为下极包膜撕裂伤;Ⅱ级2例为机械损伤脾脏实质.术中4例行脾脏局部止血,脾破裂修补术痊愈,8例行脾全切除术痊愈。12例…  相似文献   

4.
1.本文总结我院(1956—1979)23年所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20例,进行了临床分析。2.对肝癌自发破裂的发病率,破裂的机制,误诊的原因,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3.据本组资料肝癌破裂50%在一个月内死亡,提示我们应争取积极抢救,对于肝癌自发破裂的外科治疗,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肝动脉结扎以及紧急的肝叶切除的适应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1985~199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34例并肝脏肿大(占41.98%),5例并脾脏肿大(占6.17%),肝脾大均在病程的极期出现,儿童多见。本文对肝脾肿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和狭窄的类型、重建时机、促成损伤因素及胆道重建技术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4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分为术中诊断、术后早期发现、引流或重建术后又出现狭窄等3组接受胆道再建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情况。术中诊断的31例中,22例系未辨清胆囊管和肝总管、胆总管联合部。随诊3-15年,疗效优者75例(79.8%),良者13例(13.8%),优良率达93.6%,差者6例(6.4%)。差者中已死亡5例(占5.3%,5/94)。结论除熟悉病理解剖关系外,经验和谨慎对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至关重要。胆道重建的疗效主要受Bismuth分型和胆道重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肝脓肿的诱发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肝移植术后肝脓肿的发生率为2.92%(5/171)。4例患者伴有胆道并发症,1例伴肝动脉血栓形成。肝脓肿多在移植术后1年内发生,多以发热寒颤、右上腹痛为临床表现,结合腹部B超或CT及微生物学检查可明确诊断。5例患者均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另外,2例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治愈率为100%。结论肝移植术后肝脓肿的发生与胆道并发症及肝动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应用敏感抗生素、通畅引流及营养支持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并发自发性脾破裂较为罕见,且预后不良。本文通过临床所见3例,结合有关文献,就其早期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进行讨论。认为B型超声波检查对于自发性脾破裂是一种既方便又准确的方法。脾切除是挽救病人生命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经CT诊断的13例脑裂畸形,约占同期14053例头部检查的0.1%。以癫痫、轻偏瘫和智能发育障碍为常见症状,临床上不易作出诊断。CT扫描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大脑半球出现低密度裂隙,脑皮质沿裂隙内折,侧脑室壁可出现蜂状突起样憩室和脑室变形,且可并发其他脑发育异常。作者依CT图象的裂隙形态分为楔形(6例)和窄缝形(7例)。本文对其CT表现、分型和临床症状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种植义齿患者术前行颌骨三维CT影像学检查,探讨影像学检查对临床牙槽骨骨质分类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将行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作为受测者,对其术前感兴趣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牙槽骨CT灰度值及Marker横截面的灰度值测量。结果①Ⅰ~Ⅳ类骨质分类的CT平均骨密度相对灰度值不同(F>1,P<0.05);②上颌前后牙区、下颌骨前后牙区CT平均骨密度相对灰度值有明显差异,且下颌前牙区骨密度值最大(F>1,P<0.05);③男女性别在骨质分类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年龄段分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P<0.05),且30~39岁的骨密度灰度值最大。结论多层螺旋CT的相对骨密度灰度值可以客观评估种植前的骨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