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案情介绍 2006年4月16日,杨某入职北京A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集团)。同年4月20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自2006年4月16日至2007年4月15日,工资标准为每月1250元。2007年4月16日,双方在劳动合同续订书上签字盖章,续签劳动合同至2008年4月15日。2008年4月16日,A集团欲再次与杨某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2.
1案情介绍2006年4月16日,杨某入职北京A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集团)。同年4月20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自2006年4月16日至2007年4月15日,  相似文献   

3.
1案情介绍2011年5月,甲公司从乙公司处购买了一批货物,货款30万元。双方约定,2011年6月15日交付货物,货物验收合格后,甲公司应在6月30日前支付货款,不能按时支付货款应当向乙公司支付违约金2万元。2011年6月  相似文献   

4.
如何有效预防劳动争议,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正在成为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中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一个案例的分析,论述了企业预防劳动争议的基本前提是依法制定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关键是完善劳动合同内容,合理设计劳动合同条款;同时指出,企业要有效预防劳动争议,还必须完善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集体合同的独特作用,并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化解机制,有效化解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5.
定金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情摘要 甲公司欲向乙公司购买120t线材,双方就此订立钢材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每吨线材5850元,合同签订之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20%的定金、合计140400元,定金;中抵最后一笔货款。合同签订当日,甲公司即全额支付了定金。  相似文献   

6.
1案情摘要 甲公司欲向乙公司购买120t线材,双方就此订立钢材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每吨线材5850元,合同签订之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20%的定金、合计140400元,定金;中抵最后一笔货款。合同签订当日,甲公司即全额支付了定金。  相似文献   

7.
案情介绍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6年12月开展业务合作,约定甲公司负责向乙公司供应原材料,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货款。同时,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乙公司将自有的土地和厂房抵押给甲公司,并作了抵押登记。截止2009年,乙公司已经累计从甲公司购买了价值5000万元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8.
案情介绍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6年12月开展业务合作,约定甲公司负责向乙公司供应原材料,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货款。同时,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乙公司将自有的土地和厂房抵押给甲公司,并作了抵押登记。截止2009年,乙公司已经累计从甲公司购买了价值5000万元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9.
案例介绍2010年2月1日,A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B水泥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回租物品转让协议》,约定B公司将其所有的生产设备以5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A公司,再由A公司出租给其使用,租期为12个月,每3个月支付一期租金,共4期。双方约定,若B公司延迟偿付租金,A公司可以要求其支付全部到期和未到期租金及其他应付款项。  相似文献   

10.
案例介绍2010年2月1日,A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B水泥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回租物品转让协议》,约定B公司将其所有的生产设备以5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A公司,再由A公司出租给其使用,租期为12个月,每3个月支付一期租金,共4期。双方约定,若B公司延迟偿付租金,A公司可以要求其支付全部到期和未到期租金及其他应付款项。  相似文献   

11.
1 案情介绍 2009年12月,某银行甲分行(以下简称甲分行)与A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签订《授信协议》.依《授信协议》约定,甲分行向A公司提供4 000万元人民币授信额度,授信额度的使用为有迫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授信额度.B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和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向甲分行出具了《最高额不可撤销担保书》,对A公司在《授信协议》项下所欠甲分行的所有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依《授信协议》约定,甲分行与A公司于2010年3月至4月期间签订了4份《国内保理业务合同》.按照《国内保理业务合同》的约定,甲分行向A公司支付了3 700万元的收购款,受让了A公司对D股份公司(以下简称D公司)所享有的4 800万元的应收账款债权.其后,由于D公司没有依其承诺履行付款责任,致使甲分行应收账款债权4 800万元未能实现.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甲分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A公司立即支付尚欠货款,B公司和C公司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相似文献   

12.
1案例 2009年2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钢材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钢材,货款共计1000万元,乙公司于2009年4月前付清全款。同时,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相似文献   

13.
案例介绍2009年,甲公司与某银行签订了3份借款合同:5月双方签订了第一份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50万元、年利率6.1%,11月到期,到期后须支付利息1.525万元;8月双方签订了第二份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万元、年利率  相似文献   

14.
1案情介绍2011年,A钢铁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向B钢铁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采购钢坯,双方订立了《买卖合同》,约定A公司缴纳10%的保证金后提取货物,余款在3个月后付清。合同订立后,A公司交付保证金80万元,B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A公司交付钢坯2000t,并取得了A公司的收货单据,但一直未收到A公司交付的货款。此后,A公司、B公司双方因为货款的支付问题发生纠纷,多次协商无果,于是,B公司便将A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偿付欠款720万元。诉讼中,A  相似文献   

15.
1案例 2009年6月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钢材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钢材总价的20%作为定金,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钢材3万t。乙公司在甲公司交货3个月后向甲公司付清剩余货款。随后,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甲公司交付了定金,甲公司于2009年6月10日向乙公司交付3万t钢材。  相似文献   

16.
1案例 2009年6月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钢材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钢材总价的20%作为定金,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钢材3万t。乙公司在甲公司交货3个月后向甲公司付清剩余货款。随后,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甲公司交付了定金,甲公司于2009年6月10日向乙公司交付3万t钢材。  相似文献   

17.
1 案例 2008年,长江公司与黄河公司签订钢材采购合同,双方约定长江公司向黄河公司分批采购钢材4 000 t.为保证合同履行,长江公司向黄河公司支付定金250万元,约定此笔款项将冲抵最后一笔应支付的货款.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黄河公司被其他合作伙伴诈骗,发生严重亏损,无法履行采购合同.  相似文献   

18.
案情介绍 2007年2月1日,A物流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B设备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长期运输合同.双方约定,A公司承运B公司货物,并保证货物安全,在运输中发生丢失或损坏,均按合同赔偿.2007年6月21日,B公司委托A公司发往广州一批货物,采用木箱包装,A公司为履行运输合同又委托另一家C物流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实际运输该批货物.几天后,货物运输至广东境内高速公路上时,突然发生火灾,货物烧毁.经交警部门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认定,未发现有碰撞车辆、碰撞路障或碰撞道路设施的痕迹,起火原因待查.消防部门认定,火灾造成车辆、货物烧毁,起火原因不明.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依据货物运输保险向B公司支付货物损失保险赔偿金后,向A公司行使保险代位求偿权,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公司提交的货物运输保险单既没有落款日期,也没有明确记载承保货物内容,不能证明其保险标的正是A公司承运、发生损失的货物.另外,A公司为B公司承运货物,在途中发生火灾造成货物损失,但现有证据并不足以证明造成货物损失的起火原因,不能证明保险事故的发生系A公司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的.因此,对保险公司主张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9.
1案例 2004年5月,甲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机器制造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钢板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冷轧平板3000t,钢板厚度规格为1.0mm,误差应在标准范围之内。钢板每吨单价3600元,分3次供货。合同签订当日,乙公司即向甲公司支付第一批1000t钢板的价款,并提取了相应数量的货物。3日后,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钢板厚度的误差过大,超出了机械制造的技术标准,无法投入使用,要求立即更换符合标准的货物。  相似文献   

20.
1案例 2004年5月,甲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机器制造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钢板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冷轧平板3000t,钢板厚度规格为1.0mm,误差应在标准范围之内。钢板每吨单价3600元,分3次供货。合同签订当日,乙公司即向甲公司支付第一批1000t钢板的价款,并提取了相应数量的货物。3日后,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钢板厚度的误差过大,超出了机械制造的技术标准,无法投入使用,要求立即更换符合标准的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