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舟 《中国水运》2005,(3):10-11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筹备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活动,党中央确定了“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作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庆祝活动的主题,其宗旨就是要弘扬郑和精神,什么是郑和精神呢?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可以说郑和是世界上最早,最有成就的航海家。学习和发扬郑和精神,  相似文献   

2.
《航海》2005,(5)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与航运发展”为主题的,2005年三省一市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间在福建举行。我会正在组织作者,征集论文,共襄盛举。研讨会还设立了分课题:一、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研究1、郑和文化、郑和精神及其传承和发扬2、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中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与影响3、郑和航海对当今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林永存 《航海》2005,(5):8-12
郑和下西洋研究热点中的“宝船之谜”,至今纷争莫属。在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之际,厦门福船作坊复制“郑和宝船”模型一艘,在上海举办的“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参展。这艘由厦门大学庄景辉教授和福船作坊洪玉生技师共同研制的船模,重现了“郑和宝船”的雄姿与风采,为破解“郑和宝船之谜”揭示了一种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6月17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主办、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部承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5.
麦晓玲 《珠江水运》2006,(Z1):97-98
郑和下西洋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不仅可以“扬国威、示富强”,而且通过贸易与交流,加强了中华民族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他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位和平使者,通过七下西洋中各种身体力行的事迹表现出他爱国敬业、和平宽容、开放交流、技术精湛、勇于探索、经略海洋的优秀品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结合我局的一些人文精神和事迹,体现作为国家航海、海洋事业中的一员,正是需要这些历久常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海》2005,(1):86-86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日前透露,今年7月11日是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弘扬郑和精神,促进中国航海事业发展,大连海事大学将筹建“航海博物馆”。据悉,航海博物馆拟分为航海史展厅、高等航海教育展厅、船模展厅等部分,重点展示近现代中国航海历史和高等航海教育成果,反映航海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和船队的海上航行活动,与低纬度地区的季风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1)郑和船队下西洋的出发港选择在福建长乐,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的稳定影响地区;2)郑和下西洋船队,往返时间一般为一年半,这个特点主要是由船队选择的特定航线和航行中需要利用的不同季风的转向时间决定的;3)郑和船队航程中的候风点有“斯鲁马益”、“苏门答剌”;4)分地点有“苏门答剌”、“古里”;5)主船队与各分支船队的合地点在“满剌加”。郑和船队在选择航线,确定候风点、分点、合点时,充分考虑了低纬度地区季风的变化特点,反映出当时中国海员深谙低纬度季风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远洋航海的高超水平。  相似文献   

8.
《航海》2008,(3):11-11
2008年“中国航海日”纽委会宣布,航海日庆祝大会将于7月11日在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江苏太仓举行。届时,当年郑和下西洋途经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海外华人和港台有关郑和社团将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9.
信息     
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釆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走进大厅,迎面一座高4.9米的郑和全身白色塑像,穿过时光隧道,一座高9米的大帆和船首组成总高度达16米的“克隆宝船”,带领人们进入600年前郑和远航的历史。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既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  相似文献   

10.
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议案2005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郑和率庞大船队,驰骋万里、远涉重洋,开创了“七下西洋”的辉煌业绩,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先驱。郑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1 世纪是海洋世纪,人们已将海洋视为人类的第二大生存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未来竞争的焦点也将集中在海洋,海洋也是维护国家权益和安全的重点领域。海洋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契机,设立自己的“航…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运》2005,(8):3
7月11日,在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国迎来了第一个航海节,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张春贤部长表示,为弘扬郑和精神,建设航运强国,我国将把航运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两万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历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论时间,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行半个世纪;论规模,远非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的任何船队所能企及。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3.
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航海家。弘扬郑和精神,对促进建设航运强国有十分重要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和下西洋原因的几种说法 <明史>郑和传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是这样说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说法,我们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发生于15世纪初叶的郑和七下西洋,在中外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页,被史家誉为“明初之盛事”而流芳百世。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访美时,在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500多年前, 明朝著名的外交家和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同友邦结好。”这是对郑和历史功绩切中肯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纪念航海先驱郑和的“航海热”在中国大地涌动。在荡漾着“航海热”的氛围里,“郑和”的名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世人耳熟能详,七下西洋的伟大民族精神一次次让人热血激荡。7月8日,郑和航海暨国际海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中国以及海内外众多的炎黄子孙,同时也引来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众多国家的宾客。  相似文献   

17.
《游艇业》2008,(4):23-23
2008年7月11日,第四届航海日庆祝活动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出发港办州太仓市隆重举行,活动主题是“中国航海·改革开放30年暨国际海事组织·为海运服务60年”。旨在更好地传承郑和精神,弘扬奥运精神,倡导航运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理念,促进航海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多位国家领导人、多国驻华便节和港、台及有关国家郑和研究会代表或发来贺信或亲自出席了该活动。  相似文献   

18.
肖亮涌 《珠江水运》2006,(Z1):31-33
本文描述郑和七下西洋,铸就古代航海业的辉煌;但郑和之后,明清两代皇朝实行闭关政策,国力、航运业严重衰败,一兴一败得出一个结论:“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败于海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发展海运事业,船队运力居于世界前列,文中以中远集团快速发展为例,说明郑和精神与航运发展的关系,并就继承郑和精神,向海运强国迈进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云飞 《珠江水运》2006,(Z1):152-153
郑和下西洋给我们今天留下很多启示,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我们当代需要继续发扬郑和精神,发展我国的海洋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担当起应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杨槱 《上海造船》2005,(2):31-35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以来,在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的学术研究方面存有不同的声音.只有认识历史真相,才能古为今用.为了求得真知和丰富学术内涵,作者针对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研究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以同业界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