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秀荣 《时代汽车》2006,(10):106-106
上半年MPV同比增长40.5%。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7月份国内汽车产销环比下降较为明显,其中尤以MPV为甚,1.24万辆的产量和1.09万辆的销量分别比上月下降34.18%和38.74%,同比下降2036%和1525%。仅有华晨阁瑞斯、别克GL8等寥寥几个品牌产销继续增长。从车型看,瑞风、风行等传统轻客底盘MPV开始走下坡路,而阁瑞斯等增长的车型大多数采用了轿车底盘。其中,全面采用高级轿车专用底盘和轿车化内饰的阁瑞斯延续了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06.4%的神话,7月销量达1608辆,环比增长达16%,市场占有率从上半年的85%提高到14.7%。分析人士指出,轻客底盘MPV与轿车底盘MPV的“路线”之争愈演愈烈,7月或将成为今年MPV市场的一道分水岭。  相似文献   

2.
《轿车情报》2005,(6):159
2005年4月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阁瑞斯MPV全系列新品。总计有12款不同价位,不同配置的阁瑞斯新车以强大的阵容集体亮相。这12款车型全部采用了国际MPV标准的高级轿车底盘,车体采用丰田整车高张力铜板一次性成型技术,确保最严密的安全防范,达到了世界顶级安全标准,因而是真正国际标准的MPV产品。  相似文献   

3.
吕永兴 《汽车情报》2004,(35):26-28
目前国内MVP市场的主流产品有别克GL8、奥迪赛、嘉华、菱绅、瑞风、风行、阁瑞斯、宝龙、毕加索、富利卡和普力马。2004年1~10月MPV累计销售10万辆,同比增长18%,占全国乘用车市场5%,基本与2003年的占有率持平。本文试从价位和技术指标角度将MPV分为大型高档、大型中档和中型,从中看出市场真正的需求车型。  相似文献   

4.
唐奕奕 《上海汽车》2005,(11):17-19
2005年1~8月全国乘用车(含轿车、MPV、SUV)销售达204.7万辆,同比增长19.4%,其中轿车销售为174.3万辆,同比增长23%,MPV销售11.9万辆,同比增长3.8%;SUV销售18.3万辆,同比增长0.8%。经历2004年整个下半年和2005年1、2月份的低潮后,乘用车市场迎来了3~6月的销售高潮,同比增长均出乎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共有12家主流MPV生产企业,这12家企业基本上都是轿车生产制造企业。2005年全国共生产MPV13.80万辆,同比增长18.5%;销售13.93万辆,同比增长29.4%。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各个细分市场上,MPV销售增长率高于轿车2个百分点,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表现最为出色的车型。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09,(2):8-8
2008年12月份轿车、MPV、SUV共销售56.3万辆,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27.6%。2008年全年同比增长约8%。  相似文献   

7.
10月与去年同期比,乘用车以及几个大类车型的增速有快有缓,MPV、SUV和微客略有加快,MPV,SUV、微客同比分别增长26.76%、66.82%;和13.35%;轿车同比增长20.09%,乘用车同比增长21.21%。  相似文献   

8.
唐奕奕 《汽车情报》2006,(23):18-21
一、车市概况 2006年二季度我国乘用车销售量共达105.2万辆,同比增长31.2%,从三大车种看,其中轿车销量95.8万辆,同比增长最快,达34%;MPV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仅9.6个百分点:SUV销量4.9万辆,同比下降2%。MPV占有整个乘用车车市的4.3%,在现阶段,它的成长与国家政策、宏观经济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和轿车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市场火爆异常,去年累计销售15.58万辆,同比增长42.76%。高档MPV仍是最大赢家,广州本田奥德赛和上海通用别克GL8占据着MPV的“塔尖”;中端的江淮瑞风和柳州风行销量也不小。有资料显示,超过55%的消费者愿意选择MPV作为家庭用第一辆车,而选择轿车的比例不足20%。  相似文献   

10.
田越 《汽车杂志》2005,(4):134-137
1994年十月,日本本田推出新概念的MPV,轿车底盘,7人座,讲求轿车的低重心、低车重所带来的类似轿车般的驾驶感受和低油耗(底盘的设计有五成来自雅阁),而同时发挥MDV的大空间与便利性。ODYSSEY的概念是:几乎与轿车一样的多人座车。悬挂的调校也与轿车基本相同,但更照顾了平坦、舒适的驾驶感受,尤其适合在城市日常生活和高速公路的巡航驾驶,由于车重较低,油耗表现在MPV组别中十分出色。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两个月的调整过渡期,国产乘用车(轿车、MPV、SUV)销量3月份大幅飙升,再次打破历史记录,达到266259辆,同比增长5.8%。其中轿车升至241336辆(同比增长7.9%),MPV冲高到11862辆(同比增长22.3%).SUV达13061辆(同比下降28.8%)。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乘用车增速较上年放缓,共销售675.56万辆,同比增长7.27%,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14.41%。除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比上年略有提升,轿车和SUV回落较大,MPV自2005年以来需求首次下降,表现尤为低迷。轿车增幅回落16.68%,SUV增幅回落24.81%。  相似文献   

13.
1—11月乘用车销售566.26万辆。同比增长22.83%。预计1—12月份,轿车、MPV、SUV的销售增长会更高。增速势头不减。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12月份市场的高幅增长,2005年国产乘用车市场划上了完美的句号。12月份,国产乘用车销量飙升至362162辆,较11月份高出近6万辆,同比增长36.38%。其中轿车销售322582辆,同比增长34.32%;MPV销售16557辆,同比增长39.65%;SUV达23023辆,同比高幅增长70.26%。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10日,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把欧蓝德引入中国制造并将其正式投放市场。三菱汽车公司将欧蓝德定位为CUV车型,是三菱汽车公司第一款以轿车底盘为设计平台,融轿车、MPV和SUV特性为一体的多用途车。一般来说,普通的家庭轿车在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装备四轮驱动系统的轿车型CUV的延伸功能,改善了家庭轿车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6.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25):19-22
2005年1~7月份,全国MPV产量为9.24万辆,同比增长25.48%;全国MPV销售量为8.60万辆,同比增长30.14%。其中,中低端客车型MPV产量为4.89万辆,同比增长55.67%;中低端客车型MPV销售量为4.57万辆,同比增长60.20%:中低端客车型MPV产销量成为拉动国内MPV行业产销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点,中低端客车型MPV占国内MPV的市场份额从2004年同期的43%提高到53%,  相似文献   

17.
《汽车杂志》2007,(8):284-285
数据区间:1~6月 1~6月,乘用车销售308.41万辆。同比增长22.26%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交叉型乘用车同比分别增长25.92%、12.90%、39.03%、6.85%。6月,乘用车市场需求比5月增长4.80%,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交叉型乘用车同比分别增长4.47%、8.99%、8.03%、4.34%。  相似文献   

18.
《汽车杂志》2007,(12):280-281
1—10月,乘用车销售507.94万辆,同比增长23.57%,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M)、交叉型乘用车同比都有增长,其中SUV同比增长达53.24%。  相似文献   

19.
《汽车杂志》2010,(2):336-337
200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2.93%。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最速,同比达83.39%,轿车与SUV销量增速同比都超过47%,连2008年呈现负增长的MPV都有26.12%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汽车杂志》2008,(1):352-353
数据区间:1~11月 1~11月,乘用车销售566.26万辆,同比增长22.83%。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交叉型乘用车同比继续增长态势,其中SUV同比增长达55.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