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电动汽车复合驱动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家午 《汽车技术》1994,(12):11-13,47
电动汽车的复合驱动系统包括内燃机驱动和电力驱动,它综合了这两种驱动方式的优点。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各种复合驱动结构,分析讨论了这些结构的优缺点,阐述了选择串联还是并联复合驱动结构时应考虑了主要问题,并给了一个单轴复合驱动结构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潘振胄 《中外公路》2003,23(6):68-71
首先介绍了复合桥的基本概念,包括结合梁、组合梁以及复合桁架桥和空间桁架桥等。在此基础上,叙述了空间桁架桥的特点、适用范围、经济性和施工方法等内容。文中指出按照复合桥能够减轻上部结构重量的观点,认为空间桁架桥是十分有效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
王发国 《公路》1997,(7):30-32
本文介绍,分析了深圳宝安区道路工程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试验成果,得出了一些有益的数据和结构,讨论了一些复合地基控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双联齿轮坯加热次数多、飞边大、其后续机加式余量大、浪费材料、能源、成本高和投资大的现状,提出了一次加热、压机一次工作循环就可成形的双向挤镦复合工艺,实现少无飞边双联齿轮毛坯的成形。根据双联齿轮形状特点及挤镦复合工艺要求,确定了挤镦复合工艺模具的结构,并通过试验对其模具结构和挤镦复合成形双联齿轮坯工艺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5.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是一类新型多效润滑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剪切安定性、极压抗磨性、氧化安定性、抗水性和防锈抗腐蚀性等,广泛用于冶金、汽车、建筑等行业。介绍了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特征,探讨了复合磺酸钙的稠化机理,分析了复合磺酸钙的组分对润滑脂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厢式汽车车厢新材料:—FRP复合保温厢板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阐述了轻量化材料对汽车节约燃烧的重要意义,概括地介绍了新一代厢式车车身材料-FRP复合保温厢板的特点及研制目的,详细说明了FRP复合保温厢板的结构,设计制作及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路用高性能耐冲磨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研究超塑化、膨胀、树脂等外加剂掺入的复合手段,大幅度改善纤维混凝土基质材料的结构性能,通过高效粘结,充分发挥了钢纤维的增韧抗冲击作用,使这种有机无机复合、金属非金属复合的混凝土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特别适合在路面与桥面连接板块、跑道起降区板块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格构梁与预应力锚索复合结构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格构梁与预应力锚索复合结构是近年来在边坡治理中推广应用的新型结构措施。根据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解分析和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以及对锚索的计算分析,提出格构梁和预应力锚索的优化设计方案,格构梁与预应力锚索复合结构的设计步骤,并以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门总成的装配、合成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汽车车身总成的制造水平,本文对两种不同类型车门的压合,采用摆板复合模和斜楔复合模的设计及结构要点作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汽车车架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边梁式车架是汽车车架的主要结构型式。本文通过对汽车车架性能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此种车架结构参数的优化数学模型,讨论了车架的各种约束条件,并采用复合形法,混合罚函数法进行了实例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1.
软弱土层经过水泥粉喷桩处理后,变成了硬塑或固体的不均匀土层,土层结构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复合地基。文中通过水泥粉喷桩在河南省阿深(阿荣旗-深圳)高速公路桥头段、高填方、涵洞基底处理中的运用,说明了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成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高弹改性SMA复合结构试件以及SMA和GA单一结构试件。在不同加载速率和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单轴贯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结构在不同加载速率的贯入强度在GA和SMA之间,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SMA的贯入强度不断提高,复合结构和GA的贯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温度升高,复合结构和单一结构的贯入强度显著下降,温度对SMA和复合结构破坏时形变量影响较小,而对GA影响很大,SMA提高了复合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复合结构的破坏发生在上层SMA,虽然下层GA没有发生破坏,但是高温时发生较大的流动变形,需要在桥面铺装底面层GA设计时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合神经网络模型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勇  吴新文 《汽车工程》2004,26(4):458-460,475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运动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Ackerman转向模型和神经网络方法的复合模型,用于对各个车轮转速进行仿真和控制。这种复合模型的特点是结构非常精简,其参数可用实际整车数据来直接整定,尤其适合于车辆的中低速运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模注混凝土二次衬砌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颖 《华东公路》1998,(3):65-69
阐述了公路隧道复合衬砌中二次衬砌中二次衬砌的重要性,介绍了采用结构矩阵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二次衬砌方法,计算图式,简化模式,提出了实际设计中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5.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复合非线性研究及合理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红茵  张贵明 《公路》2001,(12):41-44
通过运用结构的复合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极限分析理论,对国内一座在建的368m大跨径钢管混凝土中承式系杆拱桥进行了复合非线性稳定性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对该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肋矢跨比、钢管壁厚及混凝土标号等的设计合理性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高效解决车身结构抗撞性和轻量化同步实现的难题,以乘用车前防撞梁与吸能盒为例,将点阵夹层结构与负泊松比结构用于其设计,并考察新型复合总成的吸能性能。以传统高强钢方案作为对标基准,获取待开发总成的性能设计依据。基于高强钢总成40%重合率碰撞试验,完成有限元模型的精度验证,进而获得全宽碰撞的结构响应特征及吸能参考数值,用于指导新型总成的开发。通过数值模拟算例,分析新型复合总成对冲击输入能量的适应性及吸能量对负泊松比吸能盒壁厚的敏感性,从而提出增加吸能盒封板与防撞梁支撑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点阵夹层防撞梁具有更佳的承载刚度与载荷传递能力,总成变形模式愈加合理;改进前、改进方案1与改进方案2的总成吸能量分别占输入总能量的11.5%、68.2%与92.76%,高于高强钢方案的64.09%;改进方案2较高强钢方案减重32.9%。复合前防撞总成的台车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显示:输入能量、碰撞初速度、总成吸能量、平均压溃量、平均碰撞力与回弹速度等指标的偏差绝对值均小于5%。结果表明:采用点阵夹层结构与负泊松比结构后,新型复合总成的吸能性能与轻量化水平均优于高强钢方案,2类结构适合于车辆承载与吸能结构,复合总成的设计方法与开发流程适用于相关新型结构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介绍轿车地毯的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提出了车身前围护板,前后地板的复合隔声层应能达到的隔声效果;着重介绍隔声层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陶瓷-金属复合挺柱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是连接方式。机械连接和钎焊连接两种复合挺柱,后者的连接可靠性较高。钎焊过渡层和减薄陶瓷块厚度可降低钎焊复合挺柱中陶瓷块的残余应力。陶瓷复合挺柱的应用效果除了取决于陶瓷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性能外,还取决于挺柱陶瓷镶块工作表面的加工质量及配对凸轮表面的强化程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3CrW8V和M2基体进行离子氮化和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和强化机理。利用XRD法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用划痕法测定了涂层的结合力,并用SME观察分子划痕形貌。结果表明,离子氮化与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力和硬度均高于TiN单层;合理的硬度度梯度分布、膜基界面冶金结合、TiN沉积过程中离子氮化ε-Fe2-3N相的含量减少,离子氮化过渡层对顶层TiN涂层有力的支撑作用,是复合涂层强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构建疲劳性能优异的水泥混凝土桥梁长寿命铺装结构,借鉴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的基本思路,选取3种铺装复合结构方案,采用应变控制的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并基于Weibull分布理论对复合结构的疲劳特性进行分析,建立长寿命桥面铺装复合结构双对数疲劳预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3种铺装复合结构的疲劳寿命均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在失效概率为0.1时,复合结构上面层同为AC,下面层采用环氧沥青混合料(EAM)代替SMA后,其疲劳性能得到提高,复合结构下面层同为EAM,上面层采用SMA代替AC后,疲劳性能得到再次提高;"EAM+SMA"的组合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同时满足长寿命桥面铺装的结构最优设计特点,为今后长寿命桥面铺装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