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拉日线盆因拉隧道为高原、高寒地区内燃牵引特长隧道,共设1个斜井、3个横洞。拉日线隧址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及横洞的开通对隧道运营通风的影响亟待研究。本文基于拉日线NJ2型内燃机车排放指标检测值以及拉日线隧址区自然风现场观测结果,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模拟分析横洞对盆因拉隧道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不同横洞开通时,隧道内外自然风的关系,热位压作用对隧道内自然风的影响。研究结论:(1)运营通风建议方案为2#、4#横洞排风,拉萨端、日喀则端、3#横洞进风;(2)结合防灾,选用射流风机,正洞内安装风机,开启后风向应与车行方向一致;(3)该研究结果对推进我国高原地区长大隧道运营通风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原特长隧道通风一直都是困扰隧道施工的关键性难题。结合盆因拉隧道通风实践,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风量计算及通风设备的选型,对类似高原特长隧道通风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座单线内燃机车牵引运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效果如何评价;风机最佳启动时间和通风时间的长短如何确定是运营隧道机械通风效果的卫生学评价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参照TB1912—87《铁路运营隧道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容许浓度》标准,阐明不同隧道污染水平调查如何选择采样点;如何采样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通风程序。  相似文献   

4.
由于瓦斯隧道混凝土衬砌本体中的细小孔隙和“三缝”等缺陷的存在,建成后的瓦斯隧道必然受瓦斯浸袭,这对经营支使危害极大,为此,本文对瓦斯隧道运营通风技术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经济,安全,有效的通风方案,为未来瓦斯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合关角隧道无轨运输和7#斜井施工通风实例,详细说明了高原地区隧道施工通风设计风量计算方法、设备选型及施工组织管理,可为我国隧道通风设计人员对高原地区隧道施工通风风量计算、通风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简要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建设的路线越岭垭口方案。越岭隧道方案,隧道结构形式,运营通风、监控、防灾救援方案,提出相关科研项目,为我国公路特长隧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朵生君 《科技交流》2007,37(4):169-172
中天山隧道全长22449m,为全线控制性工程,进口段采用TBM施工,出口段采用钻爆法施工.本文结合辅助坑道、工期要求及施工组织,对出口钻爆法地段施工通风方案进行了研究、比选,并最终确定了合理施工通风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铁路、公路隧道钻爆法施工过程中主要有害气体的危害、控制标准以及排除有害气体所用的通风方式,以我国低海拔地区隧道施工通风风量计算为基础,详细说明稀释和排除内燃机废气的计算及各系数取值参考,分析并引出高原地区隧道施工通风设计风量计算的方法,为我国隧道通风设计人员对高原地区隧道施工通风风量计算、通风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隧道运营通风提出了“同步跟踪”的新概念,并根据现行隧道运营通风的弊端论述了进行“同步跟踪射流通风”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奎先运营隧道射流通风效果的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摸清当前车流密度下不同运营状态,自然及机械通风排烟效果,同时探索不同给风时间对排烟效果的影响。项目 在奎先隧道内进行空气中C0、N0x、C02,02的测定。结果 射流式通风的排烟效果明显优于自然通风,试验提前通风与列车上行出洞后实施机械通风较为合适。结论 奎先运营隧道射流通风效果基本达到通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哲 《科技交流》2007,37(4):115-118
以广州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通风设计为例,结合市政隧道通风方式的特点,选取了合理的通风方案,并结合自己经验提出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可为相关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纵向式通风的设计理论,对库俄铁路却勒塔格2号隧道的通风方式进行实际研究.对全射流纵向诱导式通风方法在却勒塔格2号隧道中的应用进行理论阐述和实践论证.同时,通过隧道通风方式的建模以及具体的设计计算,提出全射流纵向式通风方式的一般计算方法.研究结论:使用射流风机技术进行管道诱导式纵向通风是长大隧道运营通风的有效形式.却勒塔格2号隧道采用全纵向射流诱导式通风方案可行,既满足设计标准,又保证了隧道的营运安全.在其通风方案研究中提出的全射流纵向式通风方式的一般计算方法,可为其它同类隧道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风竖井是长大隧道的重要配套工程,对解决隧道通风和安全运营等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通风竖井的支护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介绍了竖井施工的方案、机械设备、爆破技术及监测方法。通过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保证了竖井快速安全施工,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玄武湖隧道的通风方案设计选择情况,从环保要求、经济造价、防灾控制、运营管理等方面分析各种通通风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设计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参照。通过国内外高、低海拔地区CO、NO2最高容许浓度的比较,国内外隧道运营通风与环境控制标准检索、分析,提出高海拔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控制标准建议值。研究结论:国内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高。初步建议高海拔运营隧道内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NOx(以NO2计):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1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30 mg/m3。CO: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90 mg/m3。  相似文献   

16.
魏军政 《科技交流》2007,37(4):135-138
主要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各部分组成、设计思路,以及通风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并就通风系统结构复杂的地下风机站作了重点介绍,主要论述风机房尺寸的拟定、机房的内部组成、设计的基本思路.公路长大隧道的通风系统设计目前在我国尚不成熟,通过本文的介绍旨在达到扩展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系统介绍某越江隧道运营通风的设计原则与标准,对运营通风方案做了多方案比选研究,确定了半横向通风的合理方案。对推荐方案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布置以及火灾工况下的通风系统运营模式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高原地区受海拔高度影响,气压低,缺氧,风沙大,人工、机械工效严重降低,单线隧道施工机械作业空间受限制,一系列问题制约隧道施工。如何从现场管理着手,确保工效提高并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是高原隧道施工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拉日铁路盆因拉隧道施工实例,总结出高原单线特长隧道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可供类似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9.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隧道全长6.05 km,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 m.左线和右线隧道各设通风竖井1座,隧道左右线共设13组39台射流风机.隧道正常运营尤其火灾发生时,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及时将烟气从隧道排出非常重要.通风设施不同时刻需要不同的运行方式,以满足这些设备的运行需要,这些设施有效协调运行模式的设计也很关键.通过研究,提出了翔安海底隧道火灾工况下通风排烟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二郎山隧道平导全贯通的实际情况,对多种可行的营运通风方式进行计算分析,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建议采用单口号产导吹入分段纵向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