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结构性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可行性,并对《桥梁结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之我见》一文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讨论,以促进无粘结预和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建立了基于增量变形的既适用于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亦适用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数值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模拟构件达到其峰值承载能力后下降段的性能,并可考虑非预应力钢筋及混凝土由于结构进入承载能力下降段引起的卸载而导致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跨高比、综合配筋指标、部分预应力比率、混凝土抗压强度等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延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曲率延性系数随综合配筋指标的增加而减小。利用本文方法可以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有粘结或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等进行较合理而精确地评估。  相似文献   

3.
通过4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分别对其开裂荷载、破坏荷载、控制截面应力、裂缝与变形进行了测试,对比了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差异。从试验结果来看,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应变实测数据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跨中截面体内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内应变变化规律吻合较好。跨中截面钢筋应变与混凝土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变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值相对较大。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际开裂荷载、破坏荷载大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矩形、T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实测值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偏大6%、10%,矩形、T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荷载实测值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偏大4%、3%。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实测值较普通混凝土梁相对较小,表明缓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4.
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受力特性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似 ,可直接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极限应力作为水平加固钢筋的极限应力 ,水平筋与斜筋面积不同对水平筋极限应力的影响较大 ,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预应力钢筋的无粘结作用,提出了客运专线板式轨道轨道板的配筋设计检算方法;研究了预应力钢筋数量对轨道板裂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设计速度较低或列车荷载较小的线路,轨道板的预应力钢筋可以适当减少。  相似文献   

6.
真空灌浆工艺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真空灌浆工艺施工工法,提出确保真空灌浆工艺顺利实施的控制要点。分析表明,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是提高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的有效措施,该工艺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当今流行的一种后张法预应力体系。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理论,建立了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就有关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生锈蚀的廖诊断和错误观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正确的观点,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说明,发生锈蚀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而且能够做到节省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I形组合梁的设计、施工及试验,证明该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当今流行的一种后张法预应力体系.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理论,建立了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必须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合理设计。论文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设计分析方法,首先采用预应力比率法来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有粘结非预应力筋的用量,而后检查构件的实际预应力度是否满足结构的要求,并分析验算的实际抗弯强度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构件的应力、挠度、裂缝宽度。文中还给出一个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普通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技术不同之处,讨论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预应力应力损失计算方法、预应力增量计算方法和预应力筋防护技术.指出预应力损失计算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翼板的非自由变形,其中钢梁对混凝土翼板的约束作用最为明显.回顾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方法,并认为基于能量的计算方法更适合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最后还介绍了国外预应力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Ⅰ形组合梁的设计、施工及试验,证明该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强度和受力性能的分析结果。建立了适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的有限元简化模型,利用该模型探讨了跨高比、有效预应力和加载方式这3种参数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弯曲性能以及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跨高比对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无明显影响,增大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能显著提高梁的开裂和极限荷载,加载方式对梁的受力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无粘结力筋与体外力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周履 《桥梁建设》1997,(3):1-12
回顾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无粘结体外力筋预应力结构,在经历了一个相当沉寂的时期以后,以充满活力,向前发展的历程。比较了有粘结与无粘力筋两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对当前的无粘结力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计算与构造细节方面的特殊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列举了从30年代到90年代,一些有代表性的体外力筋桥梁的概况,以便对这类桥梁从设计构思到施工实践有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固化期间的受力性能与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的粘结性能密切相关。为此,本文进行了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的拉拔试验,探明缓粘结剂固化度(邵氏硬度值)对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首先,将缓粘结剂用恒温箱升温加速固化,确定了3种温度条件下缓粘结剂完全固化时间。然后制作30块尺寸为200×200×600带有预应力钢束的混凝土试块,分成10组,在同一升温条件加速固化,进行不同固化程度下的缓粘结预应力钢束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缓粘结剂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完全固化的时间缩短;固化度(邵氏硬度值)越高,钢束的滑移量越小,缓粘结剂对钢束的粘结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7.
无粘结预应力节段式桥梁满足了人们使用工业化预制件和追求快速施工方式的愿望。这种结构形式及施工方式可以节省大量施工时间并使施工现场节奏不受天气影响。与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相比,无粘结预应力钢束一般有外保护层,可以防止混凝土开裂对有粘结预应力钢束的锈蚀损伤,保证重大结构的全寿命安全。为推广应用这一先进的造桥技术,本文针对无粘结预应力节段式桥梁受弯扭剪复杂作用力下计算模型和破坏机理进行研究,与试验数据相比较,获得较满意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桥梁结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阐述了在桥梁结构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若干问题,对当前在桥梁结构中使用该结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梁抗剪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活性粉末混凝土运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梁中未配任何形式的箍筋。通过分析影响活性粉末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叠合梁抗剪强度的诸多因素,结合试验结果,选取其中最为关键的几个因素,如活性粉末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截面尺寸、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以及有效预应力等,建立了比较符合活性粉末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叠合梁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的两个公式,并将之与其他现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现有公式在计算活性粉末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叠合梁的抗剪承载力时是偏于保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作了全面的分析,供广大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