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4):45-45
由於受大陆A股强劲上扬和道琼斯指数造好的影响,恒生指数再度上攻至20000点上方。上周虽然ABR大幅上扬,但H股市场表现平淡,令A+H股的比价资料大幅下降,H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似乎不再能够给AER带来太多的先导性指示,倒是有不少H股投资者在追捧A股概念。预计后期H股和A股的折价现象仍将保持。  相似文献   

2.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7):49-49
上周港股反覆小幅波动,处于高位,成交量明显萎缩,缺乏实质性买盘承接,呈缩量运行态势。国内A股市场持续火爆,美国股市本周连创历史新高,但本港股市并没有跟随反映。就连A股市场近日的银行股造好,H股对此也反映平淡。反映出本港对A股市场“五一”长假前后的不确定性隐约有些担忧。  相似文献   

3.
上周港股在激烈震荡中走高,国企指数偏弱,拖累大盘。特别是周三A股市场急剧下挫,为近年来所罕见,A股全线走低,即刻影响到H股价格。目前中资上市企业市值已达港股的50%,A+H两地上市更使港股联动增强。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4):56-56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掀起H股回归A股的热潮。北京北辰(588),大唐发电(991)和广深铁路(525)都已登陆A股,而最瞩目的当然是中国人寿(2628).其A股申请认购额冻结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打破工商银行(7398)招股时创出的纪录。  相似文献   

5.
A股市场走入一轮调整,上证指数创出2006年牛市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领跌品种以A+H两地上市的大型蓝筹股,尤其以金融股首当其冲。与此同时,国内外关於A股泡沫正展开争论。  相似文献   

6.
高飞昌 《车时代》2014,(7):22-25
2014年以来,特斯拉概念股成为A股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最近该股力量再度发动。6月12日,特斯拉宣布“对外公开专利”,受该消息影响,6月13日A股市场的特斯拉概念股迅速拉升,至16日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7.
麦萃才 《经济导报》2007,(46):43-43
AH股出现价格的差距,主要是两地市场分割的原因,使到套利机制没法有效地实现。而QDⅡ及QFⅡ只能改善部份AH股的价差,而最终价差的消减方式,相信要待资金能够完全自由流出流入A股市场,情况才得以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潘颖 《经济导报》2007,(3):22-24
2007年内地A股市场将呈现一定幅度的结构性调整,但以行业为主导的股市运行,仍将带动股市上扬。金融业、房地产业将继续引领升势,而不大受宠的能源业中的煤炭股、新兴能源股,或将受益於政策的阳光,成为2007的新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09,(46):24-24
过去的一周对淘金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段舒心的日子。A股市场稳步走高,上证综指站稳3300点;沉寂多年的B股市场“价值宝地”被发掘,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的中国A股市场,引发价值重估行情走高的主要因素,依然没有改变,将为股市继续走高带来四个方面影响,同时A股市场的结构调整将主导2007年行情。在价值重估和结构调整的相互作用下,有四大因素决定了中国A股市场将会震荡走高,并且升幅也会逐渐衰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愈来愈多H股企业回国发A股,内企AH股的相互关系成为投资者关心的一个课题。他们早前预期H股性质和A股相同下,可跟随后者同展升势。然而近期两地股市的发展令不少人如投资者和股评家等跌破眼镜。他们已经发现H股和A股价格并非有必然的关连性。以往H股价格比A股高的日子,已随着A股进入一个泡沫性的升市而过去。  相似文献   

12.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21):44-45
为对抗过热的股市,内地人民银行於周前一口气推出“宏调三招”:上调存贷息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增加人民币浮动波幅。但措施对股市的冷却作用只维持了不足一小时,A.B股市在继後时间续屡创新高。直至前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发表内地股市泡沫论后,B股市场才出现明显的调整。而备受关注的A股市场则仍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3.
孙鹏 《经济导报》2007,(23):49-49
上周市场受内地影响颇多。周一内地股市暴跌,激发本港对“北水南调”的想象,中资股普遍有趁低吸纳的愿望,当日港股反向上升P63点。周二恒指受内地股市出人意料的劲跌拖累,大市倒跌逾百点,曾一度退守20600点,但午后传中央出手稳市,港股随即呈现V形反弹,与内地A股同坐“过山车”。不过周三后,随着A股市场呈现走稳态势,恒指围绕在20800点左右整固。  相似文献   

14.
近年大型内企陆续回归内地登陆A股市场,以达到集资壮大的目的。中石油(857),平安保险(2318)等熟悉的名字,如无意外不久将展现于内地交易所的名板上。AH两股之间的关系看似相近。但由於两者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两者也各自产生一种独立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白韧 《经济导报》2007,(48):15-15
11月港股可以说是惊涛骇浪,部份投资者更要被迫离场。尽管最近无论是H股还是A股均表现疲弱,但市场普遍对2008年的展望仍然乐观,而我们近期也对其中的两大行业板块——银行和房地产发表了研究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上周港股高开高走,虽然曾受A股金融,地产类波动的影响,但未改变强势特征。由于产业变化,促成了市场内部的涨跌互现。年初国际大投行摩根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指出,中资银行、保险类股价,透支未来业绩,呈现虚高。中资H股与内地A股应声下跌,由此调整理性回归。权重股在下跌过程中,并未引发恐慌性抛盘。带动大势走低,表明市场整体定位,尚属合理。  相似文献   

17.
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人寿(2628)A股,於7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买卖,但由於A股与H股价背道而驰,令投资者对H股重返内地A股上市的憧憬及炽热炒卖情况,亦稍为冷却。不过.中国政府鼓励更多企业返回内地上市的政策方向,料暂不会改变。可以预期今後将绩有更多H股返回内地A股上市,而红筹企业料亦极具机会成为另一批回归内地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18.
麦萃才 《经济导报》2007,(45):40-40
A股与H股本来是同一种产品,两者所占的权益如以人民币计算也是一样的。不过A股在内地以人民币买卖,只接受内地居民与QFⅡ的参与。而H股则在香港以港元买卖,没有限制参与者的国籍,只要持有港元,便可以参与H股的买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八方中资     
《经济导报》2007,(15):44-44
交行回归 拟发32亿股A股,西部矿业拟弃H股改用A股上市,大摩增持汇控,大摩70亿入股世茂武汉项目,北京控股776亿购北京燃气,中海集运未来三年资本开支47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28):20-20
受累收紧信贷与楼市调控政策,内地A股上半年急挫二成七,成为跌幅最大的主要市场。不过,最近有大行齐齐发报,看好A股。大行认为,中国经济表现仍冠绝全球,加上A股早在去年1P月已经调整,下半年有机会触底,进行绝地大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