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车贵远 《汽车杂志》2005,(1):220-220
2004年11月份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17311台,比去年同期上升3.9%车市形势较前几月相比略有回暖,但这主要是厂家压经销商大量吃进轿车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饶达 《轿车情报》2012,(1):40-41
2011年增业率在3%上下 2011年11月份乘用车的批发销量和零售销量的环比均出现正增长。这是市场月度波动规律的作用,除非出现重大的影响因素,这个规律一般不会变化。由于10月底压库力度大。11月初经销商必然买车数量下降,但到11月底厂家又压库。由于11月一些厂家仍然自掏腰包补贴目录下的节能车型,  相似文献   

3.
7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7月初经销商为了消化6月底的压库,月初批发销量较低是正常的现象.今年7月的工作日最多,加之6月29-30日的终端销量,由于处于周末,只能在7月初上牌,这是有利因素.很多企业在7月份放高温假,这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企业的产能这几年已经上来了,厂家的库存也不少,因此不会影响终端销量.但是7月份很多城市的气温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因此影响了7月份的销量,使7月份销量低于预期,也比6月份有较大的下降,但是同比还是较大幅度的正增长.7月底的经销商库存微幅增高,而汽车出口已经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但同比累计出口还处于正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4.
饶达 《轿车情报》2006,(6):46-47
乘用车市场的思考 四月份乘用车的产销量(不包括微型客车)又创历史新高,若加上微型客车则没有达到三月份的水平.主要是微型客车的销量减少了两万多辆。但总体来说。中国乘用车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井喷”时期。前四个月累计销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万辆左右。这让国外的大汽车公司感到吃惊。  相似文献   

5.
饶达 《轿车情报》2008,(3):58-59
1月份乘用车市场点评 已经有多年12月份的销量比1月份高,随着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营销水平不断的提高,年底压经销商吃进库存的情况已大大的减少,大部分经销商不用在年初消化库存了,才出现了今年1月份的销量超过了去年12月份的情况,同时再次改写了乘用车月销量新的最高记录。这还是在今年1月份遭受严重灾害天气的情。况下创造的纪录。  相似文献   

6.
饶达 《轿车情报》2010,(4):34-35
尽管2月份销量比同期也属大幅增长,但乘用车的订单数已经大大减少,厂家对2010年市场预期较低,销量相对也低;2月份环比销量下滑大,还因为在1月份数据中包含去年一些厂家隐藏的销量。但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购车的政策优惠、人们对拥有汽车的观念的巨大变化,乘用车的产销增量仅会下滑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因此不改变对今年市场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饶达 《轿车情报》2010,(8):44-45
去年年末厂家的订单很多,将1月的销量大大抬高;另外去年一些厂家把未公布的销量,主要在1月份吐出,造成继续“井喷”的假象。在订单大部分消化后,乘用车市场的回归在2月份显现出来。经过4个月的回归,大约在7、8月份回归过程将完成。目前一些厂家因各种原因较大幅减产,甚至出现零售比批发多来压缩汽车库存。因此环比销量略有下降是正常的,但比预期好。  相似文献   

8.
饶达 《轿车情报》2010,(7):34-35
去年年末厂家的订单很多,将1月的销量大大抬高;另外去年一些厂家把未公布的销量,主要在1月份吐出,造成继续“井喷”的假象。在订单大部分消化后,乘用车市场的回归在2月份显现出来。经过4个月的回归,大约在7、8月份回归过程将完成。目前一些厂家因各种原因较大幅减产,甚至出现零售比批发多来压缩汽车库存。因此环比销量略有下降是正常的,但比预期好。  相似文献   

9.
《汽车导购》2010,(7):161-161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的产销量环比下滑均超过一成:另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的产销量环比继续出现一成的下滑;同时本刊针对众多品牌经销商存在大量库存的调查结果均向汽车市场发布了黄色预警信号,和第1季度的高速增长相比,第2季度整个汽车市场正面临着环比大幅下滑、增速明显放缓的势头,这也将影响到2010年全年的汽车产销数据。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14,(3):22-23
1月份厂家吐出上年度藏的销量,因此本月统计的批发销量远高于产量,加上上月分析的因素.乘用车市场1月再破历史月销量最高纪录就在预料之中了。由于厂家越来越重视终端销量,也开始藏终端销量,因此今年1月份统计的终端销量高于批发销量。统计数据表明1月份经销商的库存环比减少,这是今年1月份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1.
12月份乘用车市场销售点评 1.环比--年内月销破记录 乘用车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12月与上月比,销售63.54万辆,环比增长9.03%.综观年内各月销售,40万辆以上的,有2、5和10三个长假月,7、8两月高温期间企业减产;50万辆以上的,有1、3、4、6、9和10等六个月;12月是多数厂家销售冲刺月,延续长年来12月份销量最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轿车情报》2008,(5):44-45
3月份乘用车市场评价和4月份的预估 3月份的乘用车市场,比上个月的预期要好很多,批发数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零售数也仅次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的水平,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对目前市场都感到满意。这些业绩是在CPI、PPI均大幅增长,造成些人认为今年汽车可能涨价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也是3月份市场较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饶达 《轿车情报》2006,(3):46-46
乘用车总体市场评价 今年1月份的乘用车市场,超过去年除12月份以外任何一个月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约60%。罕见1月份有如此高的销量,因此可以说乘用车市场形势十分好,今年又将是一个市场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很可能超过20%。  相似文献   

14.
饶达 《轿车情报》2014,(10):30-31
8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受7月份市场低迷惯性的影响,8月初零售量环比和同比都是偏低的,但是很多乘用车新品提早登场,带来了车市增长的新动力.虽有很多厂家放高温假,但是上月厂家增加的库存和经销商的库存均较多,不会影响市场销量.8月乘用车市场在月底,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环比市场销量有所增长,这符合市场波动规律.但是最关键的是汽车市场各月的同比增长率连续3个月出现小幅下降,汽车作为先行指数,说明我国GDP还有下行压力,这并非汽车市场内在问题,但是宏观经济的走势,决定汽车下半年的市场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饶达 《轿车情报》2007,(2):50-53
乘用车市场总体分析——2007年是可以期待的高速增长年 正如所预见的那样,12月份的乘用车市场形势喜人,并且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年末市场。突出表现在很多企业不压经销商吃库存,也能轻松地完成年度销售计划。有些企业甚至从12月29或30日起就不开12月份的票了。  相似文献   

16.
饶达 《轿车情报》2007,(3):36-39
乘用车市场总体分析 由于国家把今年1月份的2个工作日移到去年年底,使1月份只有20个工作日,1月份市场总销量虽然比12月份略低,但是按工作日计算,每个工作日比去年12月份多销售乘用车3146辆,说明1月份车市火爆程度超过了12月份。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17.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7,(31):19-29
2007年前三季度,伴随着乘用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主要为其配套的汽油发动机的产销量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由于2007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商用车比乘用车出现了更快的增长,造成2007年1~9月份柴油机产销增幅比汽油机分别高出8.81和9.64个百分点,汽油机在车用发动机总产销量巾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饶达 《轿车情报》2006,(5):40-41
乘用车市场总体分析 今年三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又创历史新高。但是月销售同比增长率比一、二月份有所下滑。由于消费税的税率上调。在4月1日新消费税实施前,对税率上涨的乘用车(过去占市场总量的26%),经销商大量提车,以便赚取税差。使三月份销量至少多增长了2万辆,因此,“五一黄金周”前的四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可能不如三月份,但是,包括微型客车在内。全部乘用车市场今年的销售量在600万辆左右估计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9.
10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10月初有长假,因此这个月的乘用车市场销量一向是先低后高的特征,这个逐步升高的市场势头将与11月初的市场相衔接。10月的乘用车市场销量预测比较简单,10月工作日的平均批发销量会比9月份高,由于10月份工作日比9月份少,总销量也会比9月份略少,这就是所谓“银十”的理论根据。由于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谷底有回升迹象,因此10月份的同比增长率10%比9月份的增速稍高是正常的,这说明了我国车市运行是基本正常的。10月走势超出我们月初的预期近3万台,这主要是自主品牌和日系的较强表现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零售:2020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69.9万台,同比2019年1月下降21.5%,这也是自2005年乘联会零售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速。1月环比2019年12月的零售下降20.8%的幅度也是历年最低的。1月零售受到春节因素影响最大,春节前有效销售时间仅有20天。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经销商零售基本停止,1月的零售增速低于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