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400Hz系统在舰船上应用的情况,通过计算介绍了400Hz系统对配套电缆的交流电阻、电抗、阻抗以及对电网电压降的影响,从电缆结构设计、材料和敷设使用方面提出了400Hz系统选择电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与船舶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相比,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易于并网、振动与噪声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随着船舶直流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伴随而来的是直流电缆载流量不断增大。为了充分发挥和提升直流电缆的载流能力,将其与交流电缆的温度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建立交流电缆与直流电缆的传热模型及温度分布方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直流电缆的缆芯温升低于交流电缆,且直流电缆的温度场分布较为简单;在相同电压等级和环境温度下,参考交流电缆运行经验设定的直流电缆的参考载流量较为保守,未能充分发挥直流电缆的载流能力。  相似文献   

3.
何首贤  苗百春 《船电技术》2014,(2):32-34,37
为了解决现代船舶由于设计复杂造成的电力系统质量过大,空间及电站容量不足等缺点,给出了解决方案.阐述了基于400 Hz中频化船舶电力系统在节约质量、空间等方面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船舶电力系统控制实验室,利用PowerLogic软件实现对船舶电力系统的电力参数监测。介绍了船舶电力监视系统的构成与软件设计,在交流380V/50Hz电力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运行,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运行的谐波情况,该系统可以有效地监视船舶电力系统的一些参数,提高了船舶电站电能质量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1.前言现在商业用电通常为50Hz或60Hz的交流电,但在爱迪生从事电气事业的那个时代,则是以直流电为主。爱迪生之弟特斯拉根据多相交流理论发明了回转机,于是兄弟之间便出现了交流电与直流电孰为优越的争论。此后,交流电逐步占据了主流地位。今日构成电力系统中心的交流发电机就是从那时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该项技术已日臻完  相似文献   

6.
介绍开发舰船电力系统施工设计CAD软件的三套应用系统,即电缆信息处理系统,电力系统辅助绘图系统及主干电缆图自动生成系统。其中电缆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数据维护管理、专业导电册信息处理、工艺套信息处理、电缆订货管理及主干电缆信息处理。对系统的功能和在某舰施工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参数化自动生成主干电缆图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该方法是对舰船主干电缆设计的一次革新,系统具有用户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和实用等特  相似文献   

7.
唐绍栋 《船电技术》2005,25(4):32-34
超导电缆是组成超导电力系统的重要纽带,因它与普通电力电缆相比具有极为突出优点而为人们所瞩目.本文阐述国内外HTS电缆的开发情况,列举日本研制的100m、3芯HTS电缆性能及试验结果.同时介绍了美国为发展超导电力系统而提出的"网络2030"梦想.  相似文献   

8.
电缆规格的选择直接决定电网的供电质量,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更关系到船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以某大型FPSO电力系统的设计为例,从电缆载流容量、线路电压降、短路电流等方面来考核电缆选择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正>某日,沧州海事局安检员对辖区内靠泊的散货船XXX轮开展船舶安全检查,该船满载排水量59558吨,安装船舶岸电系统船载装置(AC400V/50Hz/800A),检查时船舶正在使用岸电,通过检查船舶受电设施接线箱发现船舶受电设施接线箱岸上控制回路P7(第二路电缆P3)、P11(第三路电缆P3)、P15(第四路电缆P3)断开,由于不能确保岸方控制回路线路形成回路,拔出电缆插头,控制回路不会发出切断信号,岸基供电断路器也不能分断,不满足确保插头不能带电插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的角度出发,对舰船电力系统的配置和设计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电站的数量和配置、配电中心的安排和布置、电缆的选择和使用等,解决了选型设计、性能指标、试验验收等一系列问题,对舰船电力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穆  王朝红 《船舶工程》2016,38(S1):196-199
舰船停靠码头一般需要接用岸电系统。本文根据对舰队码头现有的岸电系统实地调研的结果,对岸电与船电在不同的接地形式下所构成的TT系统和TN-C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TN-C系统优于TT系统,同时,针对现有船舶岸电系统配置现状,提出了电缆配置改造方案和舰船岸电箱优化方案,并对码头岸电建设和舰船岸电系统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万吨级矿石码头结构设计,综合分析了相关"一"字形码头断缆现象及断缆原因,针对40万吨级和15万吨级船舶进行了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试验分析,提出将横缆系船柱向码头后方移动30 m以增加横缆长度的带缆方案。横缆长度增加后,可有效减小横缆缆力30%以上,而艏艉缆缆力略有增大、倒缆缆力则有增有减,变幅在15%以内,各缆绳缆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避免断缆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港口船舶岸电供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色集装箱港口供电技术项目开发为对象,研究靠港船舶岸电变频供电技术,将我国港口电网50Hz交流电变换成适合于外国船舶60Hz交流电,并实现50Hz/60Hz双频供电。同时进行动态谐波补偿,解决向靠港船舶供电时对港口岸电电网的污染问题,满足船舶用电负荷突变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刁端信 《船舶》2012,23(3):27-30
从快速战斗支援舰在航母编队中的地位和所处位置,以及配备自防御武器系统的必要性等方面,简述了美国海军"萨克拉门托"级、"供应"级和俄罗斯海军的"别烈津河"级快速战斗支援舰自防御武器系统的配置,并对国外快速战斗支援舰防御武器配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介绍蛇口集装箱码头5#~9#泊位码头船用供电系统设计。蛇口港主要停靠船舶的电网频率为60 Hz,配电电压有6.6 kV和0.44 kV两种,岸电供电系统电源考虑两种电压等级,以满足不同船舶的需求。该供电方案灵活性强,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面舰艇的轻水泡沫灭火系统,结合直升机平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对轻水泡沫灭火系统浓度的选择及储罐容量的选择进行分析。同时对《舰船通用规范》中关于泡沫灭火系统的有关条文中不够明确的地方进行分析,并且参考国内外的标准,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船用变压器励磁涌流及预充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大容量变压器在船舶特别是电力推进船舶中的应用,船用变压器励磁涌流问题日渐突出。虽然变压器励磁涌流问题存在已久,但科研人员对励磁涌流的分析、解决多基于陆用大电力系统,对船用变压器励磁涌流而言,其解决方案的研究分析尚不深入。本文基于船舶电力系统特的特殊性,详细叙述了串接小容量变压器预充磁抑制涌流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变压器励磁涌流及预充磁研究的MATLAB仿真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设计搭建船舶电力系统变压器空载合闸试验平台,对串接小容量变压器预充磁技术进行动模系统物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胡义  朱顺敏  徐国 《船海工程》2014,(2):168-172
在现有船舶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基础上,基于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设计一种船用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并利用STM32 F3作为控制器,基于高度角-方位角双轴混合跟踪技术设计该船用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装置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The US Navy has been studying the technical and cost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the availability and cost of fossil fuel contrasted with nuclear energy alternatives for surface combatants and amphibious warfare ships. Over the past 2 years these efforts have grown in maturity to examine the tactical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our Navy's dependence on fossil fuels from techn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three major topics:
  • Background research on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 A survey discussion of current and future power and propulsion system technologies.

  • An overview of principal 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 studi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alternative power and propulsion system technologies into notional surface combatants, submarines, and amphibious warfare ships.


Given the US Navy's dependence on fossil fuels and the expected increase in cost and reduced availability of fossil fuel, propulsion system investment decisions made today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uture tactical and strategic roles of the US Navy surface fleet. This paper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providing robust and flexible technology decision opportunities for the Navy's future.  相似文献   

20.
叶在馥(1888-1957),是我国著名的船舶设计专家和船舶学教育家,曾长期任职于江南造船所、交通大学。1926~1937年他在江南造船所设计制造船舶、舰艇500余艘。抗日战争期间,他设计建成大批优良的川江轮船。1943年创立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他担任第一任系主任。本文简要回顾了叶在馥对中国船舶工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