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湖南省张家界至桑植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张桑高速)某标段新型生态浅碟形暗埋边沟设计为背景,基于定量的水文计算方法,研究了进水口间距、沟槽底纵坡、路堑边坡高度、暗埋管子沟尺寸等因素对边沟排水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边沟排水能力和现场施工条件,进水口间距宜设置为15-22 m,沟槽底纵坡坡度宜大于1%,路堑边坡高度宜小于16 m,暗埋管子沟直径宜大于0.4 m。研究结果被应用于该高速公路现场排水边沟施工,研究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超高渐变率与路面排水问题,考虑纵坡在曲线超高渐变段对道路外侧有"抬升"或"降低"的作用,分别在上坡、下坡条件下对超高渐变率受纵坡影响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坡段纵坡对超高缓和段有"加剧渐变"作用,下坡段纵坡对超高缓和段有"减缓渐变"作用,道路设计中应做考虑。当下坡路段纵坡在0.3%≤i≤2.3%范围内,虽满足设计值,仍存在渐变率小于1/330的情况,不利于路面排水。基于研究结果,讨论了纵坡、超高渐变率与排水不良路段长度的关系,为超高渐变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力学原理和经验公式,对不同形式的边沟流量和开口式排水口在连续坡度上及凹形竖曲线底部的排水能力进行了水力计算,并采用修正法计算了不同形式的边沟水流量。对排水口排水能力的水力计算,综合考虑了边沟形式、边沟内水流量、铺面横坡、道路纵坡等因素,得出了排水口排水能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该文利用水力学原理和经验公式,对不同形式的边沟流量和开口式排水口在连续坡度上及凹形竖曲线底部的排水能力进行了水力计算。采用修正法计算了不同形式的边沟水流量;对排水口排水能力的水力计算,综合考虑了边沟形式、边沟内水流量、铺面横坡、道路纵坡等因素,得出了排水口排水能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公路边沟是路基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是否合理、后期养护是否到位将影响其排水基本功能。文中以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东线段)矩形盖板边沟改造为例,对矩形盖板边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分段设置集水井、分段增大沟底纵坡的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6.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对公路基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重要的意义。以永江高速公路排水设计为背景,基于公路排水设计规范,介绍了路基排水设计(第一类排水设计)——排水沟、边沟、截水沟、急流槽和渗沟的设计以及路基排水设计(第二类排水设计)——路面表面、内部及边缘排水、超高段路面表面排水及中央分隔带(纵向和横向)排水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张治国 《公路》2022,(4):98-100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由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后,如原道路超高渐变段与纵坡小于0.5%的段落叠加,扩建后由于路面宽度增加较多,雨后积水现象严重。通过对多路拱设计方法的分析研究,为原纵坡平缓超高渐变路段提供了超高渐变的方案,以解决改扩建后路面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V形冲沟特有的地形条件对超高路堤稳定性与变形的影响,运用数值计算方法,选取不同的冲沟岸坡坡度、沟底宽度、沟谷纵坡、路基边坡坡度,对V形冲沟超高路堤的安全系数及变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边坡的三维安全系数高于二维安全系数,且均由冲沟岸坡、冲沟宽度尺寸、沟底宽度引起,可将其称为三维效应,而沟谷纵坡坡度和路基边坡坡度引起的三维安全系数和二维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一致,不能称为三维效应;与二维柱状滑动面相比,单级边坡和多级边坡三维滑裂面的形状均为三维曲面;研究成果对于V形冲沟超高路堤稳定性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完善具有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开洛高速公路开封至郑州段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综合设计,包括;排水桥梁与灌溉涵的布设,路基边沟的设置,路面的纵、横向排水,路肩及边坡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并给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在地势平坦的城市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道路纵坡时常出现小于最小排水坡度的情况。通过规范对城市道路最小纵坡的要求,分析设置最小纵坡的原因及其合理性,阐述了在地势平坦的城市道路设计中最小纵坡的应用及不能满足最小纵坡(最小排水坡度)时锯齿形偏沟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解决城市道路路面排水与线形美观的矛盾,以利于路面雨水快速排除。  相似文献   

11.
1、为什么要折减纵坡(1213)? 当小半径的平曲线位于大的纵坡上时,对行车条件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度的综合坡度(在对角线方向上)将大于路线纵坡,如果纵坡为该级路的最大纵坡,那么纵合坡度将大于该级路的最大纵坡。从下表所列数值可以看出由于横坡度的影响而综合坡度超过各级路最大纵坡的数值:  相似文献   

12.
为获取海南潮湿多雨气候挖方路基湿度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湿度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挖方路基适宜的路基防排水措施。本文通过预埋水分传感器的方式,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粉土质砂挖方路基受大气降雨的影响显著。未铺筑路面情况下,挖方路基的湿度波动幅度达20%,经历一年的降雨作用后,路基湿度较初始湿度增加约8%。路基湿度变化相对于降雨时间有一定的滞后性。边沟附近路基湿度变化显著。因此,海南省公路挖方路基防排水系统应特别重视路面边缘防排水设计,毛细水作用显著的路段应采用设置毛细水隔离层、地下排水渗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黄土路基稳定性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深感地表水的处理确是黄土地区道路工程中一项重要而有特点的工作。我们就已有的现塲试验和观察资料,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路基边沟水的处理目前,很多路段的边沟由于纵坡过大,沟底冲深1米以上,引起边坡坍方阻车现象相当的普遍。这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托G240监利县新沟至毛市段改(扩)建工程,本文介绍了公路超高排水常见类型及其特点,对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泄水口设置、路线纵坡及超高横坡进行了研究。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泄水口的尺寸及设置间距,分析路线纵坡及超高横坡对泄水口设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迅速排除路面径流、保证路基稳定、延长路面使用年限、维持车辆正常交通及行人安全,需要合理进行路面排水设计。结合设计暴雨重现期和允许路面最大排水宽度(允许扩展)的概念,可以分为汇水流域地表漫流、道路边沟流和雨水口进流的计算,进而可以确定雨水口的设置间距。该文首先阐述了地表漫流的流量、道路边沟流量和雨水口截流能力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算例说明了连续坡面上雨水口间距设置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6.
探讨雨水在路面及边坡上的运动规律,对高速公路采用漫流排水时路面及边坡的雨水流速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情况下路面及边坡水流的流速规律及有关图表数据,并得出如下结论:1)路面纵坡>1%的情况下路面纵坡对路面及边坡的水流流速的影响明显,路面纵坡越大,在路肩及坡脚处的水流速度越大;2)当路面横坡为2%、纵坡大于3%的情况下,土路肩受冲刷明显;3)边坡有草防护时的水流速度比边坡无草防护时降低了7%~14%;4)在边坡植草的情况下,路堤高度对边坡流速的影响不明显;5)当边坡坡度为1:1.5~1:2.0的情况下,对边坡流速的影响不明显,且边坡流速不大.  相似文献   

17.
白涛 《华东公路》2016,(4):54-55
对于高速公路而言,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直接关系到路面的稳定性和路面的使用寿命。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实例,探讨排水沟、边沟、路面表面排水、路面内部排水等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公路路面最小合成坡度是路面排水需要的最小坡度.合成坡度过小,路面排水不畅而妨碍行车,这对低等级公路影响较小,对高等级公路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公路路基纵坡设计,除考虑路基纵向排水的最小坡度外,还应注意在平曲线超高缓和段满足路面最小合成坡度的要求.近年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我国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最小合成坡度的规定不够确切,加之有的往往对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黄土沟壑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对现有的路基防排水设计方法中设计降雨重现期、冲淤条件和沟底允许最小纵坡、最大允许流速修正系数、降雨强度等相关参数的选取和计算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黄土沟壑区设计降雨重现期的建议值;根据黄土沟壑区不同地表排水设施所处的环境和型式特点,考虑冲刷和淤积的主次矛盾,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指标。从明渠均匀流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考虑沟渠材料性质、断面型式及水深变化的明沟最大允许流速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对边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沟渠基底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公路路面的合成坡度小于0.5%时,路面排水不畅通。当公路的平纵面要素已确定,而超高缓和段却落在小纵坡(iz<0.5%)上时,将会出现合成坡度小于0.5%的路段,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或使这个路段尽量短,建议采用两种特殊的设计方法:一是推迟或提前超高;二是加速-i至i的变化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