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初我们对4个工厂的清铲工、扎固工、砂轮工及镁筑炉工等4个工种接触局部振动的工人117名,进行振动病体检及流行病学调查,以相同作业环境但不接触振动的工人83名为对照。同时对各种手持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作了现场测试,还就工人接振工时进行了记录。本文着重对上述工种工人,末梢神经感觉功能的危害情况予以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手持振动工具振动参数的测试及其卫生学评价辽宁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110005)江莲娣丁茂平为了解各种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探讨作业工人的日接振时间限值,近年来我们测试了凿岩机、流动式砂轮机、风铲机、风镐、捣固机和钻孔机等六种工具的振动总强度。测试时...  相似文献   

3.
振动与噪声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扬州市广陵区卫生防疫站(225002)周正余根据江苏省局部振动病调查协作组调查所得资料,就振动与噪声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对象选择:使用局部振动工具的工人156人为接振组,与接振组...  相似文献   

4.
铜矿凿岩工振动剂量与白指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考 Griffin 提出的公式试用寿命表相关回归法,对105名铜矿凿岩工白指累计发病率与振动累积剂量进行处理。岩工平均日接振1.35小时,年平均劳动306天,凿岩机~ahw(eq)=25.5m·s~(-2)。结果:累积剂量相应对数值与累计发病率相应概率单位之间明显正相关。10%岩工出现白指的累积剂量平均6.88×10~(12)m~2·s~(-3),大约4.8年;以连续接振10年为限,则每天允许接振不足20分钟,将~ahw(eq)降至12.3m·s~(-2)以下时,则工人日接振可增加到1.35小时以上。近年来诸多研究资料已证明了手持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接触振动时间均与振动性白指的发生关系密切。也就是说,振动加速度(为常用的最重要评价指标)越大,对接触者的危害越大,罹患振动性白指的间隔时间也就越短。同时还看到,振动白指患病率随接振时间的延长而随之增加,且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平行关系。本文主要参考 Griffin 提出的振动累积剂量理论,将计权振动加速度与接振时间综合起来,计算各工龄组平均振动累积剂量,用寿命表法进行处理,试图找出振动累积剂量与白指累计发病率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可以预测同工种、作业环境类似情况下工人发生白指时的累积剂量、接振年数;同时又可根据已知调查或测试数据,去估算该类型振动工具的计权振动加速度及平均日接振时间,预报接受不同累积剂量人群的白指发病情况。因此可以同时了解到几方面有关因素,对局部振动危害的综合治理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的工业生产中,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的职业因素往往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害因素联合存在的。噪声与振动就是一对严重损害工人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的工人,由于遭受手传输振动及噪声的损害,经接触一定时间后在出现一些全身及手部症侯群或疾病的同时,往往也都有耳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振动性工具的应用更加广泛,接振工人日益增多,局部振动危害亦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对露天采石作业工人进行了局部振动病调查,现报道于下。洛阳铁路分局庙沟露天采石场,位于洛阳市西约100km的峡石驿,海拔680m的山区。职工105人。生产程序为打眼,爆破,运输,破碎。使用的振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局部振动病在我国的地区和工种分布是相当广泛的。对工人的影响在寒冷的北方报道较多,部分亚热带地区也报道了振动病。而我省振动作业对工人的影响情况如何,尚未见调查报告。为了解手持振动工具对人  相似文献   

8.
手持振动工具振动参数是诊断局部振动病的依据之一。我们选择了铁道部西安车辆工厂4种常用风动工具,于1991年4月8日对其振动强度进行了调查。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方法使用ZDJ-1型便携式人体振动计(北戴河无线电厂);YD-72A型压电式加速度计(北戴河无线电厂);YD-F-2型机械滤波器(北京测振仪器厂;卡具(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研制)依照GB11523-89手传振动测量规范要求在时间计权设置1秒的状态下,选取典型操作过程对四种工具的  相似文献   

9.
地毯厂电动剪作业局部振动危害调查山东省莒县卫生防疫站(276500)张祥浩庞维南来逢渠史德玉吕其贞张洪东杜秀梅为研究地毯厂电动剪振动对工人的影响,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两个地毯厂进行了调查。用丹麦B&K公司生产的B&K2513振动仪和国产469加...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众所周知,手传振动可致振动病(又名职业性雷诺氏症或振动综合症)。但振动剂量大小与人体反应强弱之间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此外,不同频率和振级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也不甚清楚;而作业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如噪声、气溫、加工件硬度和手持工具的握力等对剂量-反应关系所起的作用也不够肯定。近年来由于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给振动测试提供有利条件,另方面由于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振动  相似文献   

11.
报道铁道部工程总公司系统7个工程专业中24个局部振动、27个全身振动作业岗位,按照铁道部振动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试行标准所作的调查。结果:在24个局部振动作业岗位中,其危害程度Ⅰ级37.5%,Ⅱ级29.2%,Ⅲ级25.0%,Ⅳ级8.3%;27个全身振动作业,其危害程度Ⅰ级70.4%Ⅱ级22.2%,Ⅲ级7.4%。  相似文献   

12.
长期接触强烈的振动,对机体可以产生局部的和全身一系列危害。由于工业机械化的发展,接触振动的人员日趋增多,振动作业对机体影响的研究十分活跃,现拟就近年来这研究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13.
振动性神经病的实验研究济宁医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医学研究所(272113)王林步彦明马来记曾晓立为确立振动性神经病的新概念,早期识别、评价振动职业危害,以白色成年健康家兔为对象,分为5组。4组后肢接振,分别给予不同频率、强度的振动负荷。另设一不接振的对...  相似文献   

14.
大机非稳态捣固作业是新建铁路开通运营前的必备工序,目前尚无研究涉及三枕捣固装置激扰下有砟轨道的振动传递特性。针对此不足,选取某典型新建铁路,开展捣固作业过程中有砟轨道动力响应的现场大型原位试验,并在散体道床内部不同位置埋设自制的双轴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实现道床内部振动水平演变的实时监测。采用小波分析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从时域-频域角度探究了捣固作业过程中轨枕和道床的振动传递及衰减特征,对比分析不同捣固作业次数影响下有砟轨道的吸振能力和耗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捣固作业过程中存在典型的振动逆向传递现象,会降低道床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夹持阶段轨枕的主要响应频率为68.7 Hz,约为35 Hz捣镐固定振动频率的2倍;捣固作业过程中轨枕对不同方向振动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捣镐的横向振动分量会激发道床内部更加丰富的振动响应;第三次捣固作业过程中道床的振动水平较低,道砟颗粒破碎概率最小。因此建议在不改变捣固作业时间和其他捣固作业参数的条件下现场进行多次连续捣固作业时,作业次数不宜超过3次,以保证最佳捣固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者调查了340名振动病患者,其中磨刀工82名、磨光工186名和抛光172名。其主要职业危害是局部振动和静力肌紧张。磨刀工接触振动速度超出容许水平9dB,磨光工超出5dB,而抛光操作仅在125~250Hz超出2~3dB。实际接振时间占工作日的82%。由于接振参数不同,各工种振动病患病率不同。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我厂16V240ZJC型柴油轴系扭转振动的测量,简要地介绍了曲轴扭转振动的产生、危害及解决扭振问题的思路,并对该型柴油机的扭振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几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对昆明铁路分局配件厂铸造、精工车间测定各接尘岗位粉尘浓度的平均超标倍数和游离SiO_2含量。同时对接尘工人跟班工时记录,将接尘动作和工作时间分类。计算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进行粉尘作业分级。并对分级过程提出简化。为职业卫生安全监察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振动压实方式进行填筑,然而针对粗粒土填料振动压实参数选择的研究较少,且未考虑颗粒破碎影响.为研究高速铁路B组填料粗粒土在振动压路机作用的振动参数特性,进行室内振动压实试验,分析振动频率、激振荷载、振动次数对B组填料粗粒土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的干密度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振动次数的增加呈迅速增长-缓慢增长-平稳增长3个阶段,随激振荷载的增加干密度存在一包络区域,发现选取填料最优振动参数时需同时满足2个条件即频率为最优振动频率且激振荷载大于第2临界荷载(CL2),并最终确定填料的最优振动参数为振动频率f∈[25 Hz,30 Hz],振动次数n∈[2500,5000]且激振荷载Ps大于110 kPa;振动压实作用下颗粒破碎主要以研磨破碎为主,颗粒破碎率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并在最优频率区间时破碎率出现最大值.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填筑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振动病是职业病之一,它是由物理因素——振动危害引起人体神经血管,骨骼等系统改变的一种疾病,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之分。为了解和防治振动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初次对某车辆段受局部振动影响的35名工人进行了调查。一、调查对象选择了某车辆段铆工22名机械木工8名,卸螺母工4名,抛光工1名,共35名作为调查对象。在35名从事振动作业的工人中在40岁以上者、工令在10年以上者占的比重较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振动压实方式进行填筑,然而针对粗粒土填料振动压实参数选择的研究较少,且未考虑颗粒破碎影响.为研究高速铁路B组填料粗粒土在振动压路机作用的振动参数特性,进行室内振动压实试验,分析振动频率、激振荷载、振动次数对B组填料粗粒土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的干密度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振动次数的增加呈迅速增长-缓慢增长-平稳增长3个阶段,随激振荷载的增加干密度存在一包络区域,发现选取填料最优振动参数时需同时满足2个条件即频率为最优振动频率且激振荷载大于第2临界荷载(CL2),并最终确定填料的最优振动参数为振动频率f∈[25 Hz,30 Hz],振动次数n∈[2500,5000]且激振荷载Ps大于110 kPa;振动压实作用下颗粒破碎主要以研磨破碎为主,颗粒破碎率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并在最优频率区间时破碎率出现最大值.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填筑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