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从路面缺陷检测系统组成和特点出发,首先简要回顾了路面缺陷检测系统与传统路面图像处理方法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典型路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现状,包含重型道路状况智能检测系统、轻量化路面质量检测系统,并对检测系统的性能及部分参数进行了描述。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理论的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方法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单次多框检测器、YOLO目标检测、Transformer检测模型等路面缺陷智能检测方法。最后,从多模信息融合、双轻量化设备、稳健智能化算法等方面对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从铁路工务、电务、供电检测装备的类型、检测对象等角度,梳理了各国检测装备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综合检测车、专业检测车、搭载式检测装置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与应用情况,比较了国内外同类型检测装备在设计理念、功能集成、运用维护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中国检测装备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凝练了中国检测装备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铁路工务、电务、供电检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与实际运营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检测项目不充足,检测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检测数据利用不充分,检测成本较高等;针对上述问题,检测装备的发展应朝着检测功能综合化、检测装备小型化与模块化、检测过程智能化与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可靠性高、检测项目齐全、检测数据精准的现代化检测装备体系,以期实现对铁路基础设施的状态维修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3.
压实度是SMA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钻芯取样方法测定压实度,不仅检测成本高,路面损害大且测试周期长。而如何通过钻孔芯样对核子密度仪进行标定,然后用核子密度仪进行压实度检测,则可避免以上弊端。文章对上述检测方法及检测中应注意问题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检测实例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4.
车型参数数据库管理软件为检测站的检测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检测标准,最大化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检测过程的干扰.实现了检测工作的公正、透明、高效。另一方面,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对数据库进行远程管理,进行数据的增、删、查、改,大大方便了数据的维护与更新工作。另外,本系统还可以为公众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车型参数信息查询服务,并为行车安全和降低环境污染提供可靠的、科学的技术保障,最终有利于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裂缝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裂缝超声检测结果与实际差别较大,但误差大小尚无定量评判的理论依据.文中对混凝土裂缝超声检测进行试验研究,给出了声速理论计算公式,制作了带裂缝的混凝土试件,对预先设置在混凝土试件中的裂缝进行了超声检测,将得到的检测数据与相应的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裂缝超声检测及声速理论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对裂缝的检测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移动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动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实时获取交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移动检测技术的概念及优缺点,对当前移动检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如检测车辆占车流的百分比,利用移动检测技术估计和预测的交通指标以及估计、预测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指出如何确定检测车在车流中所占百分比,利用该技术对旅行速度、旅行时间进行估计和预测,以及基于链路的估计、预测方法优于基于路段的估计、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道路环境中行人目标检测的准确率,改善现有检测算法对不同环境视角下漏检率较高、耗时过长、实用性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CapsNet的行人检测模型. CapsNet由神经元所构成的 Capsule组成,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对物体的实例化参数进行表达和传递,保留了各特征对象间的空间层级,采用 Caltech公开数据库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在检测准确率及算法耗时等方面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主流检测算法,本文算法在确保检测效率的前提下,对数平均漏检率最低可降至 9.17%;且在 Caltech、INRIA和 NICTA数据集的交叉验证实验中,也能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物交互检测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目标检测、行为识别、视觉关系检测的交叉学科,人物交互(human-object?interaction,HOI)检测旨在识别特定应用场景下人与物体的相互关系. 本文对基于图像的人物交互检测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及论述. 首先,从交互关系建模的原理出发,把人物交互检测方法分为基于全局实例和基于局部实例两类,并对代表性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进而,根据所采用视觉特征的差异将基于全局实例的方法进行细分,包括融合空间位置信息、融合外观信息与融合人体姿态信息;然后,讨论了零样本学习、弱监督学习以及Transformer模型在人物交互检测中的应用;最后,从交互类别、视觉干扰以及运动视角三方面出发,总结了人物交互检测面临的挑战,并指出领域泛化、实时检测和端到端网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种典型的路面弯沉检测设备的使用性能,弯沉检测中的注意事项,采集数据蕴涵信息的描述,总结了3种检测设备弯沉测试的关键所在。通过几段试验路的现场比对试验,给出了3种弯沉检测设备检测数据之间相互转换的推荐公式,从而为新型、自动化的弯沉检测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种典型的路面弯沉检测设备的使用性能,弯沉检测中的注意事项,采集数据蕴涵信息的描述,总结了3种检测设备弯沉测试的关键所在。通过几段试验路的现场比对试验,给出了3种弯沉检测设备检测数据之间相互转换的推荐公式,从而为新型、自动化的弯沉检测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宋云峰 《北方交通》2006,(5):127-129
首先对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及二者的优缺点的比较,得出了适合于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之后,从检测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理论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小管径微流量不解体油耗检测的超声波传感器选用方案,同时经过实验佐证提出适合于不解体油耗分析的超声波检测方法——时差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道路探地雷达厚度检测技术原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同时结合实际检测工作对雷达厚度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检测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道路环境中行人目标检测的准确率,改善现有检测算法对不同环境视角下漏检率较高、耗时过长、实用性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CapsNet的行人检测模型. CapsNet由神经元所构成的 Capsule组成,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对物体的实例化参数进行表达和传递,保留了各特征对象间的空间层级,采用 Caltech公开数据库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在检测准确率及算法耗时等方面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主流检测算法,本文算法在确保检测效率的前提下,对数平均漏检率最低可降至 9.17%;且在 Caltech、INRIA和 NICTA数据集的交叉验证实验中,也能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喷粉桩的质控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定 《湖南交通科技》2000,26(3):58-59,65
结合广和大桥喷粉桩施工现场监理的实际,介绍了抽芯检验方法,桩身质量一方法及依据,静载试验检测的依据、方法,对静载试验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系列关于喷粉桩的质控与检测程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施工中推广开展无损快速检测技术, 有利于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促进公路施工技术健康稳定地发展。 文章以公路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 以公路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为研究对象, 阐述了无损检测技术中路面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 探地雷达、 车载落锤弯沉仪和激光自动弯沉检测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和病害治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总结了基于无损检测和基层脱空病害注浆加固的施工流程和工艺, 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CNG气瓶的使用现状,经过分析CNG气瓶检测的工艺流程,选用 MVC框架对气瓶检测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基于B/S架构的系统界面设计和软件开发环境需求,完整的设计了气瓶检测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方案。通过建立基于 Web的车载气瓶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气瓶检测整个过程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广东省公路工程检测实施的特点,对检测数据自动化处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基本思路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道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对于提高路桥的坚固性、稳定性、应用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点,本文从道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展开,对道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内容予以说明,在此基础上就当前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试验检测指标不标准、试验检测仪器精确度不高、检测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工程实际、施工材料检测范围模糊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试验检测技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对射线、超声和超声波成像几种检测方法检测管道焊缝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对超声波配合超声成像检测现行管道焊缝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提出了碎石桩的基本原理、施工参数、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