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根据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自行车行驶系统动力学模型,按ISO2631推荐的车辆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以载重车为例进行分析计算,绘出人体所受的垂直加速度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有效地减轻裁重车的振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面向汽车设计的人体建模CAD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开发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是实现汽车设计过程多学科,多领域集成化和并行化的必要条件,是缩短整车开发时间的必然要求,介绍了国外各种人体建模CAD系统,提出了人机工程虚拟设计的概念,重点论述了面向汽车设计的,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即人体测量模型,人体几何形体模型,人体模型的姿势操纵与运动控制,对我国人体建模CAD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也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想做一次完美的假期旅行,不妨让德国HP Velotechnik公司的Street Machine Gt斜躺式自行车帮你来实现。这款“Street Machine GT”可躺式自行车完全按照人体工学设计而成,它具有一种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骑坐相当舒适的全避震靠背座椅。同时,这款可躺式自行车还结合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和  相似文献   

4.
海外信息     
德国人精心打造高品位可躺式自行车德国HP VELOTECHNIK公司不久前开发成功了一款按“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打造、取名为“Street Machine GT”的可躺式自行车新品。这款专门为长距离骑行的骑车者所设计的可躺式自行车, 配有骑坐相当舒适的全避震靠背座椅、选用优质钢 (4130铬钼钢)精心打造而成的特种车架、成套的液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探讨了自行车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作了些许思考。介绍了自行车产品的设计原则,提供了自行车设计需要用到的人体尺寸数据参考,讲述了人与自行车系统各部件的关系,希望对读者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车-路虚拟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高度沉浸感和实时交互的特点,已成为研究人-车-路系统协调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提出了人-车-路虚拟仿真系统的结构,并在基于Creator的基础上,虚拟了场景建模、驾驶人车速控制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Vega视景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开发。通过应用碰撞检测、三通道视景同步显示、Multi—Agent车辆行为建模等技术提高了场景的渲染逼真度,获得了良好的虚拟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汽车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汽车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理论、方法、作用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作了简要的综述。应用汽车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可以较精确地建立整车或总成的分析模型,进而实现虚拟样车的设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及优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IS05982:2001 (E)推荐使用的人体坐姿低频振动模型,基于1/4汽车垂向振动模型,建立了车辆-人体振动系统的力学与数学模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线性二次型调节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分别对被动悬架与主动悬架的性能进行仿真,时域和频域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的车辆-人体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反映人体振动特性,设计的主动悬架线性二次型调节控制器使汽车平顺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BBB最新一体化设计将把接头(管)和把横管有机融为一体,从而保证车把在拥有最大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将重量减至最轻。该BHB26山地自行车组件由3K全碳素纤维材料制造,且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和人体工程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质量矩阵奇异时传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失效和外力模型与约束力模型耦合时的解耦问题,基于复杂多刚体系统层级堆聚建模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扩展层级建模方法.以挖掘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工作装置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子系统质量矩阵奇异时,扩展层级建模方法利用质量补充矩阵可得到子系统动力学解析模型通式;当子系统的外力和约束力耦合时,扩展层级建模方法借助约束方程的二阶形式可获得解耦的外力模型,该模型仅与系统广义位置、广义速度和时间变量相关;仿真结果连续、收敛,表明扩展层级建模方法在挖掘机器人中的应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许涛 《天津汽车》2011,(4):22-24
汽车机械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求解始终是动力学的关键问题,为快速准确地求解分析,文章借助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拉格朗日法对汽车悬架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并采用九点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以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同九点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汽车碰撞过程人体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旭光  黄世霖 《汽车工程》1992,14(3):129-137
本文在多刚体动力学Kane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二维多刚体系统矩阵形式的动力学方程。用于一个具体的汽车乘员/座椅系统模型,计算了汽车正碰过程中人体的运动姿态、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以及安全带的受力等特性。与试验结果比较,证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本文在实例计算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系统参数变化对人体响应的影响以及安全带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范小彬  邓攀 《天津汽车》2013,(12):47-50
为提高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自适应控制性能,需要对轮胎/路面附着系数进行精确的识别或估算。鉴于附着系数估计的复杂性,文章综述了目前路面附着系数估算中的汽车动力学建模和轮胎/路面摩擦模型建模,重点讨论了轮胎/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算法中传感器的直接检测估计法,以及基于车辆动力学、回正力矩和状态观测器等动力学模型的估计算法,并对各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对开发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和提高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德国BMW开发的此款电动-"巡洋舰"自行车,是继Smart-电动自行车之后、德国汽车制造厂商所推出的第2款电动自行车。该车现已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目前仅以小批量方式生产。这儿有一系列有关德国BMW新型电动自行车(配备BOSCH驱动系统)的图片及相关细节介绍的资料可供您细细品味。德国BMW现在拥有一款真正的巴伐利亚-电动自行车。这家汽车制造厂商其实在今年3月就已将上述电动-巡洋舰自行车批量推向市场。在初期阶段,配备新型BOSCH驱动系统的这类电动自行  相似文献   

15.
用于不平路面车辆动力学仿真的轮胎模型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管迪华  范成建 《汽车工程》2004,26(2):162-167
介绍了轮胎在不平路面的动力学特性。在回顾不平路面轮胎动力学模型发展的基础上,以近期的研究工作为重点,对用于不平路面车辆动力学仿真的轮胎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概要地阐述了各种轮胎模型的建模理论、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总结了不平路面轮胎力学建模的核心问题及发展方向,对不平路面车辆动力学仿真选择合适的轮胎模型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空气动力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是方程式赛车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文章的设计与分析是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方程式车队设计的一辆方程式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完整的赛车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最后通过CFD软件分析得出加装空气动力学系统的赛车在风速20 m/s的工况下的负升力从-34 N提高到411 N,加装前翼后前轮受到的阻力减少了约33%。  相似文献   

17.
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清珂 《汽车工程》1990,12(3):61-64,F003,43
建立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之上的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软件是机械计算机辅助工程(MCAE)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国内外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软件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这类软件的功能、结构和建模方法,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指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浮环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散体单元法引入到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中,并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特性模拟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计算了浮环与轴颈的转速比,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双轴转向8×4货车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弹簧、阻尼器以及橡胶衬套的非线性特性,并以ADAMS软件为二次开发平台,建立了整车非线性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对双轴转向8×4货车整车模型的参数化自动建模功能;按照国标试验工况的自动仿真分析功能;符合汽车评价标准的仿真结果数据后处理功能。最后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车的随机输入平顺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动自行车是以自行车技术标准为基础设计而成的,并一直延续至今,没有形成电动自行车独立的产品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使电动自行车从设计到产品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至于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概念属性以及一些重要技术参数都存在意见不一的情况。因此,如何科学定义和科学设计电动自行车已是我国电动自行车发展前进道路上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数学建模对电动自行车设计的科学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