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现阶段桥梁抗震规范为基础,对甘肃省某公路桥进行抗震计算,运用反应谱法对变截面连续梁桥进行抗震计算,通过计算软件Midas Civil软件,分别进行顺桥向E1、E2地震作用下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验算,结果表明,该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顺桥向均能满足抗震规范要求,该桥计算结果可为其他公路桥梁抗震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热电动势E(t)和温度t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本文通过对正E=at+bt~2+ct~3的理论推导,论证了它是可以积分的,因而並不如有的作者所认为的是一个经验公式。文中还提出了怎样精确计算温度系数a、b、c的方法,並对E=at+bt~2+ct~3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认为这对高、低温的精确测量和智能化数字温度仪表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交通事故的多发引起人们对交通安全的密切关注,交通安全设施的研究方兴未艾。振动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其作用机理就是以振动的方式对人进行提醒,进而改善交通安全状况。从车辆模型的计算出发,拟定路面激励的形式,对振动带激起的振动加速度进行计算,并以人感觉到舒适与不舒适加速度作为评价标准,对振动带的合理尺寸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三维轨道—隧道—土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用移动荷载模拟地铁列车运行,研究了石家庄地铁1号线北宋站至谈固区间的列车振动传播规律,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振动预测,评价其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双线运行对岩土及周围建筑物振动影响区别不大。(2)地铁振动传播主要以垂直方向为主,该方向上传播衰减较快,加速度变化程度最大。(3)列车无论单双线运行时,附近地面建筑物处产生的最大噪声均大于我国标准要求的65dB,建议采取一定措施减振降噪。  相似文献   

5.
平面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平面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进行了逆运动学分析,由末端执行器的位置计算得到主动关节角的位置.分别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和PID+速度前馈补偿+加速度前馈补偿的方法对并联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比较2种控制方法的轨迹跟踪效果和比较由连接在连杆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的振动大小,证明了PID+速度前馈补偿+加速度前馈补偿的方法能更好地实现轨迹跟踪.  相似文献   

6.
以中山西外环高架桥某三柱门架墩为例,在静力计算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两种计算方法对结构进行抗震验算,分别考虑E1和E2两种作用,弹性验算没通过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塑性验算,以确保结构安全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7.
声学灵敏度反应了结构振动引起的辐射声压与结构表面法向振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基于边界元法的结构振动声辐射计算原理,推导了声学敏度.用有限元法计算结构动力学响应,以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构振动速度为边界条件,基于边界元法计算结构振动幅射的声压及声压对振动速度的灵敏度.以一六面体的振动为研究实例,得到了其振动的外场声压及其对结构振动法向速度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声学灵敏度只与结构几何形状及设计域点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8.
大跨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国家经济财产安全.采用粘弹性阻尼器对大跨空间桁架结构进行减震控制,计算阻尼器相应的力学参数,并对加与未加粘弹性阻尼器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无论在Taft地震波还是在E1 Centro地震波下,在大跨空间桁架结构中加入粘弹...  相似文献   

9.
以介休市汾河大桥为背景,该桥是一座(65+120+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采用TDV RMV8i有限元软件对该桥进行三维空间有限元建模,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得出该刚构桥的结构自振频率及自振特性,同时对该桥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可供类似桥梁在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失重性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SUS +HFV) 3组。 7d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SOL)称其湿重 ,计算其湿重体重比。采用组织酶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比目鱼肌I、II型肌纤维比例、横截面积 (CS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CON组对比 ,SUS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明显减小 ,同时I型纤维比例减少而II型纤维比例增加 (P <0 .0 5 )。SUS +HFV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及I、II型纤维的构成比与CON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频正弦波振动能有效地对抗模拟失重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