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交通组织和道路设计两方面分析了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难点,指出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是互通立交设计的重要考虑指标。提出了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改善措施,分别从竖曲线、平曲线、坡度、匝道选型、进出口设置等方面,总结了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提高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交通转换,需在城市建成区设置互通立交。而城市建成区受控因素较多,互通立交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对城市的服务水平。以某项目为例,对城市建成区高度公路互通立交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枢纽互通式立交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周边开发强度较高,设计指标受周边现状或规划地块影响较大。以盐城市潘黄枢纽方案设计为例,阐述了在周边条件受限时,城市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指标参数取用细节,可为类似情况设置枢纽互通式立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互通立交曲线匝道的超高设置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匝道端部附近的超高设置,在立交设计中也堪称难点。虽然规范中对此都有明确规定,但本文中将对此更详细地加以总结归纳,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志宏 《北方交通》2002,25(4):34-35
互通立交曲线匝道的超高设置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匝道端部附近的超高设置,在立交设计中也堪称难点.虽然规范中对此都有明确规定,但本文中将对此更详细地加以总结归纳,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主干道立体交叉设置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兵  曾平 《湖南交通科技》2005,31(2):125-127
现有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在对城市主干道和主干道相交的交叉口是否设置立交没有规定,使得工程师在对这类交叉口进行规划和设计时缺乏理论和实际规范的指导。从平面交叉口延误理论出发,通过对平面交叉口车均延误和交通量、红线宽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在一定的服务水平约束条件下,推导了红线宽度和设置立交临界流量的关系,探讨了此类交叉口设置立交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由于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涉及到很多因素,因此,要想做好城市立交的设计与选型,必须深入调查与研究,从立交的交通功能、工程造价、桥梁美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使立交的选型与设计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8.
金盆互通式立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金盆互通式立交场地限制因素,提出了多个立交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选择经济、合理的立交方案,总结出诸多场地限制因素下立交设计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由于道路交又口的设计涉及到很多因素,因此,要想做好城市立交的设计与选型,必须深入调查与研究,从立交的交通功能、工程造价、桥梁美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使立交的选型与设计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2005,3(3):57-57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5MR103遵照《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等规范要求,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相关规定,借鉴工程实例,分别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城市立交总体设计和线形设计的内容、深度及绘制方法等作了示例。内容包括城市立交设计概述、城市立交设计流程、常用城市立交基本形式及适用条件、城市立交线形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城市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总体设计及线形设计)和城市立交初步设计图纸(总体设计及线形设计)分别选择了半个苜蓿叶型立交和一个Y型立交作为实例,进行了设计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