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汽车作为现代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汽车维修技术可以保障汽车安全运行,进而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而电子诊断技术作为现代维修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汽车维修中,使得其受到越来越多汽车维修人员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子诊断在汽车维修技术中应用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电子诊断在现代化汽车维修技术中的应用特征及具体应用,希望发挥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来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确保汽车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保有量逐年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 具之一。汽车需求量的扩大,对汽车质量和使用功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汽车在维修方面的需求 也逐步增加,车辆维修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需要不断 创新发展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特别是电子诊断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维修中。阐述了电子诊断技术的优势和发展现状,探讨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 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叶好 《时代汽车》2023,(5):169-171
现代维修技术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实现了创新与进步,本文基于电子诊断技术发展现状,结合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情况阐述运用电子诊断技术的重要性,电子诊断技术是先进技术,能够帮助技术人员了解汽车情况,提前预判与分析故障,对现代汽车维修有丰富价值,将会影响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电子诊断技术在现代汽车维修中,可以实现发动机的维修、油样检测以及汽车诸多设备的检修中,为现代汽车维修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重视将电子诊断应用在汽车维修中,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从汽车维修的方式、特征入手分析,对电子诊断技术在现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主要从内燃机检测、金属磨粒检测及发动机检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道路交通的建设,人们出行也愈发方便,目前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私家车,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提高,对汽  相似文献   

5.
正一、概述现如今,人们对汽车综合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工业不断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相关法规也日趋完善。为了满足发展需求,将电子控制技术运用到现代汽车工业中成了发展的必然趋势。仅通过传统的人工检测与诊断方法来诊断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已经无法满足汽车售后服务站的需求了。现代汽车的售后维修更讲究质量和效率,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需求,在现代汽车工业中已经大量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但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对汽车综合性能进行自动智能化检测与诊断的能力。汽车售后故障综合性诊断的应用需求就显得愈加突出和必要,为了打破国外汽车厂商的技术垄断,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和汽车企业也联合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应用于汽车故障诊断领域,推广使用汽车售后故障诊断的应用,从而达到降低汽车售后服务维修的难度和成本,提高汽车检测诊断的自动化程度的目的。因此汽车售后故障诊断的升级与应用是必然趋势,更具较高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不断增多,汽车逐渐走进了中国千家万户.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汽车维修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信息化时代,电子诊断被运用到汽车的维修技术之中,传统的维修汽车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本文就电子诊断运用于汽车维修新技术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均趋向于智能化。汽车的生产制造也愈来愈科技化,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汽车维修的需求,汽车维修的要求也越高,这也为汽车人工修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同时也为电子诊断在汽车修理的应用提供了机会。电子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的应用减小了汽车维修的难度,并且提高了汽车故障后的检测效率以及检修质量,使得汽车的使用年限大大加强,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等,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文章通过电子诊断技术的论述,探讨与分析它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8.
丁坤山 《时代汽车》2023,(9):168-170
在时代改革发展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人们对新能源汽车质量与性能要求更加严格,在一定程度上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并且电子诊断技术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广泛应用。对于电子诊断技术来说,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应用范畴更加广泛,和传统诊断技术比较,电子诊断技术应用更加显著,将其运用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活动中,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快速发现并处理汽车中故障问题并处理,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和使用效率。本文就以电子诊断为探究对象,结合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中电子诊断技术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交通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4亿辆,机动车数量的增长,进一步激发了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由于机动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路况、汽车工艺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汽车可能出现故障。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推动了电子诊断技术在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电子诊断技术在现代汽车维修应用的优势,以及电子诊断技术在发动机维修、内燃机维修、油样检测、底盘输出功率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同时电子诊断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诊断技术是一种优质的技术,其应用范围与传统诊断技术不同,电子诊断技术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与保养,能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效率。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应用策略,以期为汽车维修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照灯检测仪是在假定车身位置摆正的前提下进行检测的,实际检测中停车位置往往很难做到没有偏差.影响了检测精度。介绍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车身位置偏差自动补偿前照灯检测仪的实现方法和检测原理.详细地论述了斜拍校正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以及自然光线下高精度实时角度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主要探讨中外合资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里能否存在自主品牌汽车,能否出新的自主品牌汽车。  相似文献   

14.
以简化的直背式轿车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为工具,应用不同的湍流模型和离散格式对轿车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湍流模型和离散格式对直背式轿车外流场数值计算精度的影响,同时对SIMPLE算法及其两种修正方法PISO和SIMPISO算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雷诺数Spalart-Allmaras模型和QUICK格式最适合汽车外流场的计算,采用SIMPISO算法的计算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龚刚 《客车技术》2020,(1):10-13
通过AVL-Cruise搭建了纯电动城市客车仿真计算模型,结合某车型相关参数,并根据其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下仿真结果[1],计算了电机和后桥主减速器的平均工作效率,分析了不同主减速器传动比对整车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薛矫智 《天津汽车》2009,(10):45-48
单向离合器可以单向接合2个部件,单向离合器在分离时能产生超越作用。文章介绍了单向离合器在自动变速器中的作用和用于自动变速器的限制条件,指出具有超越作用的单向离合器,在齿轮变速机构中能够消除降挡冲击,因而在自动变速器中得到应用。使用单向离合器会使汽车失去发动机制动的作用,必要时要取消单向离合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恒  章一舫  唐华  王鼎鼎 《上海汽车》2008,(1):20-23,27
根据整车技术环境发展方向,提出了汽车发电机的技术要求.结合这些要求,阐述了汽车发电机的各种特性与整车之间的设计匹配关系,以及各种技术使用的原因和背景,并针对使用中的故障给出处理策略.在整车设计阶段合理地利用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特性,有利于提高轿车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可靠性理论在公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公交线路的布局及其发车频率两因素对乘客候车难易程度的影响,以公交网络拓扑为基础,借鉴工程可靠性理论,从直达站点对、非直达站点对以及公交网络3个层次提出了乘客候车可靠度概念,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设计了可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直达站点对、非直达站点对的乘客候车可靠度指标反映了在给定的公交站点对之间乘客候车难易程度,公交网络乘客候车可靠度反映了所有站点对之间乘客候车难易程度的平均值。乘客候车可靠度图中各站点对之间用线条连接,其宽度表示乘客候车可靠度值大小。该图可反映乘客在站点对之间出行时等候公交车辆难易程度的分布规律。算例证明了乘客候车可靠度及其图形能够为公交网络的定量、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八项规定发布以来,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整治收到了极大的成效,但是廉政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机关车队管理方面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着政府的权威和形象,也不利于机关单位开展工作。笔者将结合当前机关车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社会形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机关车队更好地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1.5T发动机在台架实验中出现的连杆螺栓断裂问题,通过断口分析得知螺栓断裂是由于夹紧力不足引起的。通过材料的力学特性曲线,详细论述了导致螺栓夹紧力不足的原因,并通过台架实验予以验证。文章最后对螺栓装配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