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用户平衡和系统最优的基础上 ,提出了综合平衡配流模型 ,以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 .其目的是使交通规划更趋合理化 ,不仅考虑了整个系统 ,而且又不忽视用户 .同时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求解此模型 ,其结果是理想的 .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用户平衡(UE)与随机用户平衡(SUE)共存的情况.首先将交通系统分成遵循UE及SUE原则的两个子系统,在考虑弹性需求及两系统用户相互影响的情况下,给出了用户平衡与随机用户平衡共存的弹性需求组合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符合UE及SUE路径选择条件的一阶条件,和推出了弹性需求函数形式,最后给出对角化及MSA组合算法.  相似文献   

3.
对常用的非平衡算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通过摸索国际上流行的商业交通模型软件中的平衡分配模型算法步骤,推荐一种算法相对简单的用户平衡算法。  相似文献   

4.
在对用户平衡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限制车流径路条件下交通流分配问题的特点,构造了基于用户平衡原则的数学模型,并说明了两种模型在意义上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传统的求解用户平衡配流(UE)的数学规划模型的局限性,应用非线性互补(NCP)将用户平衡问题进行重构,使其能够在路径费用是路段费用非叠加性增函数的情况下适用,然后采用间隙函数将NCP转化成一个等价的无约束非线性规划,并提出了解法。  相似文献   

6.
弹性需求下拥挤道路收费的模型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拥挤道路收费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提倡。研究了弹性需求下的拥挤道路收费问题,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以用户盈余最大化为目标,下层模型满足弹性需求下的随机用户平衡(SUE)。基于双层模型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了一个基于步长加速法和惩罚函数法的启发式算法,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路网系统随机用户平衡发生了变化。本文把交通流诱导系统的效益费用和交通流诱导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平衡结合起来,以交通流诱导效果和建设费用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寻找交通流诱导系统建设和随机网络平衡的综合优化方案。文章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了系统最优和交通流诱导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平衡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灵敏度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随机用户平衡配流的基本思想和交通流理论,提出了道路交通状态的概念,以便讨论交通拥挤情况下的交通量分配问题.将道路交通状态定义为行程时间和道路拥挤度的线性加权和.假定在路网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出行者以行程时间和道路拥挤度最低为路径选择准则,建立了基于道路交通状态的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等价性和唯一性,给出了该模型的连续平均求解算法.一个小型网络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出行者在随机路网中的路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部分随机用户平衡的可靠性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交通事故导致的路网性能不确定性,基于部分随机用户平衡描述交通事故影响下的路网状态,建立了可靠性网络设计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将期望总行程时间作为路网可靠性指标,并将其与投资费用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综合考虑出行者信息的不完备以及交通事故影响的局部性,扩展了部分用户平衡模型,描述交通事故发生时的交通流模式.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算例表明:与已有确定性网络设计方法相比,本文方案鲁棒性更好,在需求水平为100、150和200辆/h时,社会成本平均增加了18%,社会成本的增加率随交通需求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连续平衡网络设计问题是在连续决策变量的条件下,寻找最优的用于道路网络中某些路段扩建的投资决策方案。文中从代表性消费者理论出发,建立了该问题的基于弹性需求和多用户类型随机用户平衡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考虑了路段能力约束。基于双层模型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了基于混沌优化方法的启发式算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广义巢式Logit 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考虑具有不同时间价值的多种 用户类别出行者,构造了基于广义巢式Logit 的多用户多准则随机用户平衡的等价数学 规划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等价性和唯一性进行了证明.设计了求解所提出的随机用户平衡 模型的基于路径的相继平均法,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分析了分散 系数变化对交通分配结果的影响,最后与多项式Logit 的分配结果进行对比.算例结果表 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克服多项式Logit 模型的IIA 特性,设计的算法具有较高的求 解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互通立交布局原则,从高速公路规划决策者和用户角度出发,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高速公路网互通立交布局优化问题。其中上层规划模型是从交通规划者的角度出发,优化互通立交布局,使得整个系统达到最优;下层规划模型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采用随机用户平衡模型来描述用户的出行规律,合理安排出行者的出行路线,使得用户最优。上层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连续平均法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模型迭代至19代即得最优解,效率较高,该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路网容量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设施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双层规划模型从城市动态变通和静态交通的相互约束关系出发,以城市道路网动态交通容量及服务水平为约束条件,预测城市中心商业区可以容纳的最大停车泊位数量,在双层模型中,上层模型以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停车泊位数量最大为目标,约束条件是城市道路网路段上动态变通流量不超过相应的容量;下层模型是普通的用户平衡分配问题,用来优化用户出行的路线选择行为。文章的最后,应用该双层模型具体研究了大连市的中心商业区的停车泊位数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公交物表示方法及有关基本概念,并建立了适合公共交通分析的公交阻抗函数,最后提出了公交网络中具有弹性需求和能力限制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设计了模型的求解算法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5.
弹性需求下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及求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文中研究了弹性需求下的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给出了相关的一些证明,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最后用一个简单算例进行了编程计算,指出了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文中研究了弹性需求下的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给出了相关的一些证明,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最后用一个简单算例进行了编程计算,指出了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从用户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体系的界定和网络定义分析,根据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用户出行需求的方式吸引函数。建立了实现综合变通运输体系网络交通分配模型,并对交通量分配作了流程分析。从理论上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交通流量分配平衡。  相似文献   

18.
运用瓶颈模型理论,在用户均衡条件下,对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并存的交通系统出行分布进行分析与扩展。分析公共交通的运行特点,考虑到公共交通存在的拥挤风险费用。而扩展包含了3个方面:一是在原有的交通系统上增加轨道交通这一交通方式;二是考虑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限制,运用拥挤风险费用进行分析;三是在考虑到私人小汽车与公共交通方式相互干扰的情况下,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在用户平衡的前提下,通过计算出行者在选择三种交通方式成本的平衡点,得到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分布。最后,给出一个简单的算例。  相似文献   

19.
多能互补型微电网将具有互补性的多种能源集中于同一并网系统,可有效提高微电网的能源利用效率及供电可靠性.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友好并网. 然而,在非理想运行情况下,当电网电压出现不平衡时,传统的VSG控制不具备抑制负序电流的能力,将导致微电网三相并网电流不平衡,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电-氢多能互补型微电网的VSG平衡电流控制方法. 本文搭建了包含光伏及储能系统的电能系统模型,和包含电解槽-氢储能-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系统模型;分析了VSG的基本原理,通过VSG并网小信号模型的分析,对控制参数进行了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裕度;定量分析了不平衡电流的产生原因,通过改进dq坐标系下电流指令计算方法,抑制了负序电流,保证电-氢多能互补型微电网的电能质量. 最后仿真验证了多能互补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证明VSG平衡电流控制方法能在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实现并网电流三相平衡,最终将冲击电流由52 A抑制至27 A,并显著减小了功率波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路段走行时间可靠性的路网容量可靠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基于路网容量可靠性概念的分析,构造了基于路段走行时间可靠性的路网容量可靠性双层规划模型,根据模型中反映的路径选择行为为用户平衡的特点,用灵敏度分析法求解路网容量可靠性模型,并给出了1个简单的算例.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用于评估随机环境下的路网性能,并为路网性能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