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建福厦高速铁路17500t转体刚构为背景,采用实体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桥墩类型及桩基布置对墩底平转转体中转盘受力的影响,并对桥墩及桩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实体墩对上转盘受力最有利,其次是空心墩,最不利的是双薄壁墩;增加墩底实体段能够有效降低空心墩、双薄壁墩上转盘的主拉应力;随着墩底实体段高度的增加,主拉应力降低的幅度逐渐变小;球铰正下方有桩基时对下转盘底部受力更加有利;距离球铰中心距离越远,桩基受力越小,适当增加中桩桩径,可使各桩基应力状态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2.
秦寰宇 《铁道建筑》2020,(2):45-47,74
以新建福厦(福州—厦门)高速铁路17500 t转体刚构为背景,采用实体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桥墩类型及桩基布置对墩底平转转体中转盘受力的影响,并对桥墩及桩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实体墩对上转盘受力最有利,其次是空心墩,最不利的是双薄壁墩;增加墩底实体段能够有效降低空心墩、双薄壁墩上转盘的主拉应力;随着墩底实体段高度的增加,主拉应力降低的幅度逐渐变小;球铰正下方有桩基时对下转盘底部受力更加有利;距离球铰中心越远,桩基受力越小,适当增加中桩桩径,可使各桩基应力状态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3.
结合包西铁路通道黑龙沟大桥设计,从墩顶纵向水平刚度限值、空心高墩设计、陡坡上桥墩基础设计、主墩桩基直径选择等方面探讨U形深谷高桥墩及基础设计方法,并给出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铁路简支梁桥墩刚度及墩顶位移计算的准确度及通用性,克服桥墩及桩基设计中无法实时考虑桩-土耦合作用对刚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联动迭代及利用Heaviside函数的铁路桥墩刚度及位移计算的广义柔度矩阵法。该算法通过将桩基计算“m”法相关参数代入广义柔度矩阵,实现瞬态反馈桩长及地质变化对桥墩刚度的影响;基于力学等效原则推导集中荷载与分布荷载的等效节点力表达式,并通过将各荷载工况边界条件与Heaviside函数等效置换,得到桥墩单元作用任意形式集中荷载或分布荷载的等效节点力通用完备解;将该算法编入设计程序,实现铁路桥梁桩长、刚度、墩顶位移等参数的精准耦合计算。以变截面圆端形空心桥墩共同作用制动力、纵向风力及土压力为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与3种有限元软件计算的墩顶位移最大误差均在0.600%以内,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5.
以某(84+160+84)m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建立考虑主梁-桥墩-桩基-土层的有限元模型,对桥墩高度、桥墩截面、双肢薄壁墩间距等影响因素分析,同时也对典型截面的内力与位移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桥墩高度为60~100 m范围内,中墩顺桥向剪力基本稳定,不再随桥墩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桥墩高度为100 m时梁体中跨跨中截面顺桥向与横桥向位移达到139.1和97.5 mm;从抗震角度分析,圆形截面桥墩对位移影响较大,空心矩形桥墩截面与实心矩形桥墩截面形式对墩顶内力的影响不大,故空心墩较节约材料;对于文中连续刚构桥分析,双肢薄壁墩间距为8 m时,梁体位移与桥墩墩顶内力均达到最小,合理的双肢薄壁墩间距能有效降低墩顶受力与梁体位移,能有效提高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6.
铁路快讯     
广西最长铁路深水双线大桥首个水中墩11月底将浮出水面 广西境内最长的深水双线铁路桥——湘桂铁路柳江双线特大桥,是湘桂铁路扩改工程的重点控制工程,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大桥下部结构的施工,6个水中墩均已开工。其中2个水中墩已完成桩基浇注,正在转入桥墩水下承台的施工,首个水中墩可望11月底前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铁路快讯     
广西最长铁路深水双线大桥首个水中墩11月底将浮出水面 广西境内最长的深水双线铁路桥——湘桂铁路柳江双线特大桥,是湘桂铁路扩改工程的重点控制工程,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大桥下部结构的施工,6个水中墩均已开工。其中2个水中墩已完成桩基浇注,正在转入桥墩水下承台的施工,首个水中墩可望11月底前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昆山南站站房改造工程对既有高铁桥梁安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昆山南高架站站房改造工程,通过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实体分析模型,研究新建结构物对邻近高铁桥梁桥墩、基础承载力、变形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昆山南站新增建筑结构建成后,既有高铁桥墩墩身承载力、局部应力仍满足规范要求;(2)新建桩基从施工到上部荷载加载过程中,对邻近高铁桥既有桩基的摩阻力、剪力和弯矩影响不大,对桩身轴力,上部荷载加载后则有明显增加。桥墩发生向新增建筑区域倾倒的变形趋势,但桥墩墩顶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的变化值不大于控制限值1 mm;(3)水泥搅拌桩对地基有加固作用,但其施工时会对桥梁桩基产生不利影响,应保证搅拌桩与桥墩桩基有一定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9.
对京哈线滦河特大桥桥墩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上游水库放水,下游挖沙加速了河道下切,受河流冲刷、冻融破坏等影响,桥墩发生了桩基外露、钢筋混凝土腐蚀等病害。对大桥6号~12号墩建桥时河床面高程与现状进行对比,确定了主河道改变后对桥墩冲刷的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如下整治措施:在河道中设置导流坝分期导流,清理河道内建筑垃圾,对桩基进行围堰加固、浆砌片石防护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某高速铁路大桥桥墩在架梁期间出现的异常沉降及其发展过程,阐述堆载预压处理方案,并从累计沉降量和相邻墩高差较差两个方面对该桥墩桩基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堆载预压处理后的桩基稳定性能够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和轨道平顺性要求的结论,并通过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长期观测数据,佐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和堆载预压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地基融化时的抗震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魏庆朝  刘林 《铁道学报》2005,27(4):104-109
采用弹簧单元模拟地基对桥梁基础的嵌固以及轨道桥面系对梁体的纵向约束作用,建立桥梁-轨道桥面-地基共同受力的全桥整体模型。分析了未来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变暖引起冻土退化、地基对桥梁桩基嵌固作用降低时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当冻土退化而导致地基嵌固作用降低时,桥梁墩身的地震弯矩减小,桩身弯矩和墩顶位移增大。轨道桥面系的约束作用使得边跨桥墩的地震反应降低,中间桥墩的地震反应增加。还探讨了桥墩高度、桥梁长度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桥墩局部冲刷计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桥墩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和有关参变量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现有公式使用经验,从能量平衡理论出发,用量纲平衡方法导出桥墩局部冲刷新公式。根据天然实测资料引入泥沙不均匀系数,并用大量室内试验和天然实测资料对新公式进行系数和指数调整。对现行规范中斜交时墩型系数及桩基承台计算公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某高速铁路联络线桥梁孔跨调整的问题,设计采用纵向Y型桥墩,避免了重要管线迁改。通过查阅文献,采用杆系单元和实体单元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纵向Y型桥墩的受力特点,包括纵向线刚度、立柱疲劳应力、墩顶受拉区应力以及对两侧简支梁挠度的影响等。研究表明:通过增加桩基的纵向间距来提高基础的抗弯刚度是提高桥墩纵向线刚度的主要措施,亦能保证两边简支梁的竖向静活载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Y型墩的内侧倒角部位为主要的应力集中区,应从外形和钢筋布置两方面来保证应力的合理过渡。  相似文献   

14.
新型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桥墩引起的局部河床冲刷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因其因素复杂,研究大都采用了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六十年代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的桥墩局部冲刷公式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公式中的路桥渡勘测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大尺度墩形,需要研究其墩形局部冲刷系数,通过对实验室实验对原公式中的墩形系数进行了扩充研究,填补了近年来跨江,跨海大距度桥梁设计中发展的两种新型桥墩局部冲刷墩形系数,采用与原有墩形系数相同的实验方法和水沙实验条件,使新墩形系数和原有墩形系数具有可比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铁道建筑技术》2009,(1):I0006-I0006
金水沟特大桥位于陕西省合阳县境内,中心里程K64+162,桥跨设计为(88+5×136+78)m,全长855m,为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箱梁桥。桥墩采用矩形薄壁空心墩,4#墩最高98m,桩基为Ф1.7m钻孔灌注桩,最大成孔长110m,每个承台24根群桩。该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  相似文献   

16.
以厦门BRT高架桥为实例,探讨桥墩设计参数对主梁内力的影响方式及影响大小。改变桥墩的顺桥向宽度及墩高,分析不同的桥墩刚度对主梁内力的影响;改变墩梁固结个数,分析不同超静定次数下主梁内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比较,对同类型桥梁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城市立交应遵循的桥梁美学原理,并介绍了在众多城市立交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几种墩型和墩型截面纵横比例的选择,墩顶“允许”水平位移采用的的建议值。分析了隐式桥墩盖梁纵桥向斜截面强度问题、变高度长悬臂桥墩盖梁抗剪问题、连续桥面墩顶水平力分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低配筋铁路重力式桥墩的延性性能,提出1种墩底设置无黏结钢筋的铁路重力式桥墩。设计制作配筋率分别为0.2%和0.3%、钢筋完全黏结和墩底设置无黏结钢筋共4个模型桥墩,采用拟静力试验,进行墩底设置无黏结钢筋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墩底设置无黏结钢筋铁路重力式桥墩破坏时仅在墩底形成1条贯穿裂缝,区别于钢筋完全黏结桥墩破坏时墩身出现多条裂缝的破坏特征;在保证承载能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桥墩的极限位移增大,延性提高,但刚度略有下降,滞回曲线形状“捏缩”效应明显,且配筋率越大,“捏缩”效应越明显;在墩底设置无黏结钢筋,可有效改善低配筋铁路重力式桥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收集到的1000多个我国铁路桥梁桥墩横向振动的试验资料,从桥墩类型、上部结构类型和墩高等方面对我国目前铁路桥墩进行了分类统计。从墩高、自振频率、车速和墩顶横向刚度四个单一参数和相关综合参数两个角度对墩顶横向最大振幅进行了规律分析,提出了综合指标的新概念,以方便进一步对桥墩横向振动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以高烈度区实体双薄壁矮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以桥梁下部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为分析重点,基于三水准设防目标,提出实体双薄壁矮墩连续刚构桥的延性抗震体系选择方法,系统探讨实体双薄壁矮墩的截面尺寸、纵筋配筋率与结构抗震性能的关系。研究结论:(1)对于高烈度区连续刚构桥实体双薄壁矮墩,应根据桥墩的剪跨比判断其破坏模式,并选择相应的延性抗震类别和设计方法;(2)在多遇地震激励下,主墩截面尺寸及配筋设计由纵桥向地震反应控制,随着墩壁厚度的增加,主墩控制截面纵桥向弯矩显著增大,且增幅显著大于横桥向激励的结果;(3)在横向罕遇地震激励下,因实体双薄壁矮墩横桥向的剪跨比较小,桥墩横桥向只能采用完全弹性或基本弹性结构,导致桥墩及桩基的配筋率显著增大,成为控制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4)纵向罕遇地震激励下,壁厚增大,主墩塑性转角需求减小,在壁厚与纵筋配筋率的三种组合条件下,主墩塑性铰区截面塑性转动能力均能达到"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需求,且其变形能力安全储备基本相当;(5)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