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建基 《铁道建筑》2005,(12):69-71
针对冻结无缝线路在成都分局小半径曲线上大量应用的现状,提出了冻结施工的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对冻结无缝线路在养护过程中的轨缝拉开值、轨缝拉开规律、固定区温度力的分布规律、钢轨爬行、接头螺栓扭矩与接头阻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阐述,对冻结无缝线路的养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结合宁波地铁5号线前殷停车场的无缝线路设计方案,建立无砟轨道无缝道岔的空间耦合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7号无砟道岔无缝化后的钢轨强度、轨道稳定性、间隔铁受力及冻结接头受力等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荷载作用下,道岔基本轨承受一定的附加力作用,钢轨最大温度力出现在辙跟基本轨处;尖轨尖端纵向变形最大,基本轨纵向变形较小;冻结接头受力在岔头位置出现最大值;7号无砟道岔采用冻结接头的无缝化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3.
无缝道岔接头冻结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原义 《铁道建筑》2003,(12):75-76
在辙叉前后采用冻结接头的形式来实现无缝道岔,利用冻结接头可提高夹板与钢轨上下颏接触面间的抗剪强度与摩擦力,使之不能相互滑移或适度控制滑移,以达到增强接头整体性和提高抗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超长无缝线路中胶接绝缘接头使用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在超长无缝线路上使用时,应根据生产工艺和胶的性能分别在区间线路和道岔区应用,在区间线路上宜使用热胶接绝缘接头,岔区宜使用常温固化胶粘接的钢轨绝缘接头和冻结接头。文章对胶接绝缘接头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和限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曾红权 《铁道建筑》2015,(10):164-166
无缝线路的长轨条贯通区间,并与无缝道岔焊连形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提高轨道结构强度、优化行车条件、减少养护维修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拉日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介绍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情况,阐述了高海拔地区钢轨接头和绝缘接头胶粘作业的方法及流程,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无缝线路的长轨条贯通区间,并与无缝道岔焊连形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是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质量是提高轨道结构强度、优化行车条件、减少养护维修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拉日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介绍了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情况,阐述了高海拔地区钢轨接头和绝缘接头胶粘作业的方法及流程,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几种钢轨冻结接头技术性能的试验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几种类型的钢轨冻结接头技术性能试验 ,通过比较对采用钢轨冻结接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本文利用无缝道岔稳定性公式和有限元方法对高原大日温差某车站无缝道岔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在年温差70℃左右、日温差40℃左右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可能性,并对该车站及两端区间轨道进行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采用胶冻结接头的方式消灭道岔和缓冲区有缝钢轨接头,在西藏地区第一次铺设桥上无缝道岔,一站两区间实现了跨区间无缝线路。通过一年时间在线监测和安全运营,积累了大量高原大日温差跨区间无缝线路可靠数据和运营经验。研究结论:(1)验证了在年温差70℃左右、日温差40℃左右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2)胶冻结接头作为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连接方式是可行的,可为既有非无缝线路无缝化提供又一个技术方向;(3)在大日差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关键是无缝道岔,一定要注意道岔的轨道几何形位状态和尖轨、心轨的位移,出现不良状态时及时加强养护。  相似文献   

9.
重载铁路道岔与正线钢轨连接处需要一个位移限制作用强的接头,冻结接头恰好能够满足要求,但接头的存在破坏了钢轨的连续性,造成轮轨之间产生较大的动载冲击作用,长期作用下轨道结构易产生伤损病害。鉴于此,首先通过对运营现场服役过程中的冻结接头进行大量的静态测试,分析接头平顺性的波形特点。其次,选取典型的病害接头进行列车动态试验,对其动态冲击特性进行现场实测。最后,通过有限元建立列车-钢轨接头三维耦合模型,对接头的维修标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冻结接头在轨缝附近易形成局部的低塌下凹不平顺;对这种凹接头进行动态行车测试后,接头轨缝左右两侧钢轨动位移在垂向空间存在一个明显的错台分布,迎轮侧钢轨的动位移要大于顺轮侧钢轨的动位移,当车轮驶过这种凹接头时易产生逆轮错牙冲击模式;从接头夹板的动弯应力来看,车轮在经过接头轨缝左右侧时分别产生了2次较大的冲击作用,驶过轨缝后产生的冲击作用更大;对重载车轮驶过接头的动态作用力进行分析得,运营现场冻结接头最大低塌深度应控制在0.5 mm以内。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冻结接头现场服役状态及维修加固措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提出将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应用于无缝线路钢轨接头,并分析其与钢轨U74钢的闪光焊接工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接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